李向飞
(山西运城市第一医院,山西 运城)
慢性鼻-鼻窦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该病具有常见性以及多发性的特点,患者通常伴随着鼻阻塞、嗅觉功能减弱以及头痛等临床表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患病率也在显著上升,对人类的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威胁,慢性鼻-鼻窦炎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猜测可能与环境污染、患者的身体机能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但目前医学上并没有统一定论[1-2]。本次研究以20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此类患者实施鼻内窥镜手术的效果,详细情况如下。
将我院于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200 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110 例,女性90 例,年龄18~75 岁,平均(58.9±9.4)岁,患者均实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协议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
200 例患者均实施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前均需实施鼻窦CT 扫描,对病变程度、范围以及位置进行明确,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使用鼻内窥镜手术对患者实施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实施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对需手术的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在鼻内镜的指导下对鼻部钩突进行切除,摘除鼻息肉,在清理中鼻到息肉与肉芽之后,对钩突进行切除,使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根据患者的病情切除中鼻甲下缘,术后使用凡士林纱条对患者鼻腔进行填压,术后2~3 d 后将患者鼻腔填塞物取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清理,直至术腔完全上皮化。
研究结束后,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痊愈: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完全消失,鼻道、窦道等部位通畅,嗅觉正常;显效: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具有明显的好转,窦道等部位轻度堵塞,嗅觉恢复明显;无效:患者病情未得到明显改善,病情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人数×100%。
使用SPSS 21.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0 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患者为98 例,显效患者为97例,无效患者为5 例,治疗有效率97.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慢性鼻-鼻窦炎属于临床的常见病,该疾病常合并鼻息肉,其发病机制医学上暂无统一定论,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多数研究表明,细菌感染以及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的相互作用是导致慢性鼻-鼻窦炎的关键原因,患者通常具有鼻涕增多、嗅觉障碍、病情反复发作以及鼻塞等临床表现,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具有明显增高的趋势,为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构成一定的威胁,为此类患者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上十分必要。临床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显著,多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为患者治疗,而传统手术因手术范围较大,容易对鼻窦生理功能造成损害,术中出血量较多易对手术视野产生影响,使患者息肉切除的难度增加,导致术后复发率增高,因此通常不予使用[3]。
上世纪九十年代,鼻内窥镜手术被开发,目前在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方面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其治疗效果也受到临床医师的肯定,鼻内窥镜手术主要是传统手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优势为,在对慢性鼻-鼻窦炎实施治疗时,可以保留患者鼻腔内粘膜和中鼻甲,在切除病变组织的时候,可以对鼻窦引流和鼻腔通气进行重建,促使患者鼻腔生理功能得到恢复,此外该手术在鼻内镜的指导下完成,因此可以将其病灶充分暴露,虽是在狭窄的鼻腔中进行手术,但可以保证术者具有开阔的视野,不会对临床组织造成损伤。鼻内镜的照明度较好,镜头细小,3.5 mm 的小孔可放大数倍,有助于更为清晰地观察患者病变部位,在直视手术之下,能够到达较为隐秘的病变部位,使手术操作更为精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留患者鼻腔生理功能,具有创伤小、术后复发率低等显著优点,鼻内窥镜不仅在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等方面效果显著,在鼻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同样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4]。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能否成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手术医师手术的熟练度、术中血管损伤以及病变程度等[5]。所以,在术前对患者的鼻窦情况,以及鼻窦和周围解剖情况进行全面充分的了解,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此外,术前消炎、止血以及激素等治疗同样必不可少,术中需保证视野清晰;对部分患者可选择控制性低血压全麻,降低术中出血量[6];对于术中造成的血管损害,需使用止血棉在鼻腔处填充,使局部血管的作用完全压缩;术者必须具有丰富的经验以及熟练的麻醉技术,能够对患者病情进行正确的处理,保证麻醉深度合理,确保患者手术的安全,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因该病解剖部位较为复杂,若术中操作失误,极容易使患者的邻近组织受到损伤[7],因此,术前应对扫描片进行熟悉,观察解剖部位与毗邻之间的关系,可利用吸引器头做标记,术中注意深度以及方向,防止过于向上或者深度过深,影响患者预后。慢性鼻-鼻窦炎手术治疗以及转归的过程较为漫长,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使病变组织彻底清除,改善通气情况,促进患者各个功能恢复,术后按时清理换药是手术过程的一种延续,可帮助鼻腔粘膜转归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患者尽快恢复[8]。在本次研究中,200 例患者经治疗后,治疗有效率可达97.5%,且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可使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并且具有创伤小、复发率低等显著优势,更易被患者所接受。但值得一提的是在为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增强变应原检测,在术后给予患者综合治疗,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将鼻内窥镜手术应用到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