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刘小利
(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重庆)
望、闻、问、切是中医临床的四诊要求,几千年来为中医辨证提供翔实丰富的依据,是中医临床疗效的有力保障。而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小儿疾病谱的加速更新,传统四诊日益显现其局限性。望、闻、问、切、查,五诊合参,有利于全面认识小儿疾病;应用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更有利于提高现代中医的诊断和临床实践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中医“四诊法”是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即望、闻、问、切,是中医在无解剖、无显微镜、无影像仪器时代,在不伤害人体的情况下,通过活体的“外像”,认识体内变化,以“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等方式认识疾病、诊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辨证的基础。但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西医对疾病的不断深入认识,传统四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辨病模糊,可重复性、可推广性差,不能满足现代人对疾病诊断的要求,容易造成医疗的疏漏。在辨病明确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即“辨病为先,辨证为次”的现代中医临床思维模式才是现代中医的特色。
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指出,应结合现代医学优势去发扬中医,采用西医查体、理化检查等手段诊断疾病,从而丰富中医临床辨病辨证内容,主张现代中医要“望、闻、问、切、查”五诊合参[1]。国医大师干祖望教授亦提出,150 年前的中医诊断依据,只能依靠望、闻、问、切捕捉得来,现在有了条件,应该再加上一个检查的查诊,发展为五诊[2]。夏克平教授主张,在望、闻、问、切四诊基础上加用仪器检查,包括内脏检查的视触叩听和影像、超声、心电图及实验室检验等[3]。
查诊,即:西医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病理检查等。将查诊纳入五诊范畴,扩大了中医收集辨病辨证资料的手段。特别在俗称“哑科”的儿科诊疗中,患儿无法说出或说清症状,数位家长众说纷纭,往往让医者难以收集有益的病情资料,以便清晰辨证用药。而运用查诊,以迅捷的方式,对疾病进行直观的反映,有助于医者能够准确把握疾病证候状态,继而进行有效干预治疗。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Irve)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急性肠道疾病,其主要病原为A 组轮状病毒,由于多在秋季发病,因此又称小儿秋季腹泻[4]。患儿临床表现以大便次数多、便质异常为主要症状。而小儿大便异常的常见急性腹泻还有痢疾。因其年龄小,难以将病情资料完整收集,仅依靠患儿尿布残留的大便、或家长带来的宿便进行肉眼辨别,无法明确辨病。辨病不清,诊治无状,易致患儿病情向危重发展。此时借助实验室检查,对患儿大便进行常规及轮状病毒筛查,能尽早明确疾病诊断,有针对性进行治疗,有效控制疾病,促进患儿康复。
运用查诊中的实验室检查,明确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辨病诊断后,结合传统四诊,可进行精准的辨证施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好发于6-24 个月婴幼儿,在中医儿科学,属小儿”泄泻”范畴。《中医儿科学》[5]将“泄泻”分为常证与变证。常证有:伤食泻,治以消食化滞,运脾止泻,方用消乳丸合大安丸加减;风寒泻,治以疏风散寒,化湿止泻,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湿热泻,治以清热利湿,安肠止泻,方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脾虚泻,治以健脾益气,助运止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脾肾阳虚泻,治以健脾温肾,固涩止泻,方用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赵坤教授将小儿秋季腹泻常证分为寒湿泻、湿热泻、伤食泻、脾胃虚弱型四大类[6],分别使用藿香正气散、葛根黄芩黄连汤、自拟健脾止泻汤、参苓白术散或七味白术散加减。彭学礼名老中医将婴幼儿秋季腹泻分为湿热兼滞泻症、寒湿兼滞泻症、脾虚兼滞泻证[7],分别使用葛根黄芩黄连汤、痛泻要方、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
西医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发展、传播、演变及预防措施理论已臻完善。其主要病原为A 组轮状病毒,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感染而致病。在流行季节,住院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极其常见[8]。该病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亦可侵犯多个脏器,可产生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等;50%左右患儿血清心肌酶谱异常,提示心肌受累。
患儿明确辨病后,按照粪--口传播疾病进行管理,能有效保护易感小儿,杜绝疾病的传播扩散,减少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运用查诊,根据病情对患儿适时进行血常规、电解质、心肌酶谱等的检查,及时判断疾病的进退,通过正确施治,能延缓或阻断病情向重症方向发展,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儿痛苦。
纵观中医2000 余年的发展史,是一个不断吸纳新知、取长补短、海纳百川的过程。中医“五诊”理论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吸收现代科技的成果,把先进的技术为我所用,对提高中医整体的诊疗水平、保障人民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特别在儿科疾病的诊治中,运用“五诊”理论,对提高辨病辨证能力,保障儿科医疗安全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中医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