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兵,杨铭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是两种传统的单式补泻手法,笔者在学习这两种手法过程中曾疑惑不解,重插轻提意为下插时用力重上提时用力轻,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用力重其速度必然快,用力轻则速度亦慢,如此则会形成疾进徐出的情况,与徐疾补泻之徐进疾出为补之意相悖,笔者查阅大量文献后疑惑渐解,以下浅谈笔者见解以期抛砖引玉。
《灵枢·官能》篇“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处”指出徐疾补泻为补泻手法的基础,《灵枢·小针解》说:“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意思是徐而疾则实,以针身由浅入深慢由深出浅快,为补法;疾而徐则虚,以针身由浅入深快由深出浅慢为泻法。《素问·针解》说:“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徐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此说法则侧重于进针与按压针孔的快慢,而此操作如今临床运用较少,对于徐疾补泻之意大多医家认同《灵枢·小针解》的说法,现代针灸教材《刺法灸法学》与《针灸学》亦多采用此说法。
《难经·七十八难》说到:“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针灸大成》上说:“夫营卫者阴阳也。经言: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先深而后浅,从内引持而出之;补者先浅而后深,从外推内而入之,乃是其阴阳内外而进退针耳。[1]”上述说明,针灸时,待针下得气后,行提插补泻,先浅部后深插由浅入深为补,先深后浅由深入浅为泻。从《内经》、《难经》、《针经指南》到《医学入门》,提插补泻的基本操作方式一直是比较明确的:向下插针为主者为补法,向上提针为主者为泻法。现代观点,杨兆民、陆寿康、王富春分别主编的《刺法灸法学》教材的核心操作均为:针刺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以下插用力为主者是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以上提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疾徐补泻”和“提插补泻”都是在从浅层插入深层和从深层提至浅层的过程中进行的。两种补泻手法的作用也相同,补法以向内按纳为主,目的在于引导阳气深入,使阳热胜过阴寒,故有热补的作用,泻法以向外提引为主,目的在于引导阴气外达,使阳邪外泄,故有凉泻的作用。
然而从字面意思及临床操作中则会发现二者存在矛盾,若行提插补法则下插为主,下插力量大,从物理学能量转化角度则速度快[2],如此一来则与徐疾补泻之徐入疾出为补相悖。若行提插泻法则会遇到同样的矛盾。
历来各医家对此矛盾有不同的见解。大部分医家认为争论的焦点体现在提插补泻的“轻”、“重”两字上。有医家认为提插补泻侧重于指力的大小,不涉及速度[3];有医家认为提插补泻的“轻”、“重”应理解为“侧重”和“轻视”注重进退针幅度的大小,不涉及速度与力量[2],然难免顾此失彼,无法做到重与慢轻与快的结合。
笔者认为徐疾补泻与提插补泻并行不悖的关键在于搓法与得气。《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明代《类经·经脉应天地呼吸分补泻》解释“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转,搓转也,谓之催气”,此处明言“转针”之“转”为“搓转”,目的是催气。后又补充:“所谓转针者,搓转其针,如搓线之状,慢慢转之,勿令太紧”,《针经指南·真言补泻手法》:“搓者,凡令人觉热,向外针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金针赋》亦有“犹如搓线,慢慢转针”的描述可见搓法在古代的针灸操作过程中比较多见,而现行针灸教材则未收录此种催气手法。
《针灸大成》:“凡转针如搓线之状,勿转太紧,随其气而用之。若转太紧,令人肉缠针,则有大痛之患。”可见搓法之得气不同于针刺意外的滞针,区别在于紧的程度,搓针之得气目的在于产生手下沉紧感,而应注意避免滞针。临床上针刺搓法的减少可能与针具变细有关,古代工艺技术不如今日发达,针具较粗,近代以来针具较细,当运用搓法时,旋转距离相同情况下细针会相对旋转角度更大,或者圈数更多,比较容易滞针,这样就更容易滞针,比较难把握,故而搓针自近代以来文献记载较少。有人认为古代的捻转法为单向捻转而民国之后捻转手法逐渐变为往复旋转[4]。
搓法经过漫长的发展已经转变为滞针法,此滞针非指针刺意外之滞针,而是通过肌丝适度缠绕针身来达到增强刺激松解粘连的一种手法,有较好的临床效果[5]。而这里的搓针不是一味单方向转针,根据临床应该是当转针到有适当阻力感时,便不再转动针身。正如《针灸大成》中所述“气至针缠莫就移”,如持续转动,定会引起剧烈疼痛和滞针,这符合《医宗金鉴·刺法心法要诀》中“若转之太紧,必至肉缠针头,邪气滞涩而不能除矣。”的描述。
得气这一说法,起源于《黄帝内经》,称为“气至”。《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吹云。”《素问·针解》:“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这些都是《黄帝内经》对得气的描述。元代《标幽赋》又有进一步的阐述“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明代杨继州《针灸大成》对得气的描述为:“如针下沉重紧满者,为气已至,……如针下轻浮虚活者,气犹未至”。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针刺得气强调的是刺者的指下感受,强调针刺者通过手法达到这一感觉,而未描述或较少描述患者的感觉。而在清代之前的中医文献中很难找到把病者(受刺者)的酸麻胀痛等主观感觉为得气现象的记载。把酸麻胀痛等受刺者的感觉定为得气的标志,应是民国以后近代医家的观点。临床操作过程中许多穴位针刺后并未使患者产生针感,却依然能有很好的效果。
《难经·七十难》有云:“欲为补泻,当先候针下之气。”《针灸大成》亦指出:“候气至穴而方行补泻”。由此可见得气是实施针刺补泻手法的基础现行针灸教材亦认为针刺得气后方可施行补泻手法。综上所述针刺后首先应行搓法即缓慢转动针身以催气达到针下沉紧的得气感,此为行针刺补泻手法的基本条件,但不可缠绕太过以免滞针。
若以古之搓法得气再行提插补泻则与徐疾补泻之旨并行不悖,行补法时当搓针得气后,此时向下插针因肌丝缠绕针身,此时向下插针则会有稍有阻力感即紧感,故用力也会稍重,下按一定深度后此时上提则肌肉会带动针身回复原位,故此时上提则相对轻松,故用力较轻,紧为侧重之意,行补法时,针刺得气后以下插为主,上提为辅,此时手法重在下插,由于插针时肌肉提供阻力故虽用力较重而其速度较慢,上提时肌肉提供动力医者用力虽轻,其回复速度也稍快,故为慢提紧按。行泻法则恰恰相反,针刺得气后重在上提,上提时肌肉提供阻力,回复时则为动力,所以上提时阻力较大为紧提慢按,如此则与徐疾补泻之旨相合,正如《金针赋》所言:“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二曰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此文详细的描述了从搓针到实行针刺复式补泻手法,其中烧山火与透天凉手法中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并行不悖。所以徐疾补泻与提插补泻有矛盾是因为医家没有注意到上提过程与下插过程所受力不同,而根本原因在于古之操作手法与今之迥异。
针刺补泻手法在针灸古籍中位置极为重要,在临床中也是取效的关键,在针刺得气基础上施行补泻手法可以达到很好的补虚泻实的效果,从而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然年久代湮古之针刺习惯与针具到今天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所以在研究针刺时困惑在所难免。然断不可因噎废食,放弃针刺补泻手法而自满于平补平泻。囿于笔者学识之浅陋,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期望有幸能得到针灸同道的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