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分析

2020-12-25 01:06:50王慧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7期
关键词:康柏西雷珠老年性

王慧敏

(鄂温克族自治旗人民医院伊敏分院 五官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 引言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和年龄相关的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眼底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因此亦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在黄斑区的光感受器、视网膜色素上皮Bruch 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的进行性变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是首要致盲原因之一,患者多为50 岁以上[1]。老年性黄斑变性主要指湿性黄斑变性,黄金治疗时间为发病后3 个月,在发病早期如果及时正确的治疗,可大大减少失明机会,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6 月收治的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90 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 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玻璃体腔注射,观察组给予康柏西普治疗,对照组给予雷珠单抗治疗。观察组患者中男20 例,女25 例,年龄53~82 岁,平均(68.5±2.5)岁;病程最短1 个月,最长5.5 个月,平均(3.2±0.8)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19 例,女26 例,年龄52~83 岁,平均(66.5±3.5)岁;病程最短1.2 个月,最长5 个月,平均(3.5±0.6)个月。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可以进行对比性研究。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康柏西普治疗,康柏西普通过玻璃体腔内注射,0.5 mg,一般初始3 个月,每月1 次,之后改为每3 个月1次。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的变化更改用药方案,但两次注射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得<1 个月。

对照组给予雷珠单抗治疗,雷珠单抗注射液,用于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该药使用方法为玻璃体腔内注射,0.5 mg,每3 个月注射1 次。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复度、CNV 渗漏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数据应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组间比较,应用t 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进行对比

对照组患者45 例,治疗前(0.09±0.05)度,治 疗 后 1 周(0.40±0.18)度,治疗后 4 周(0.38±0.13)度,治疗后3 个月(0.43±0.10)度;观察组患者45 例,治疗前(0.10±0.06)度,治疗后1 周(0.40±0.24)度,治疗后4 周(0.36±0.15)度,治疗后3 个月(0.39±0.08)度;两组患者治疗前最佳视力比较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同期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2.2 对两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进行对比

对照组患者45 例,治疗前(415.5±92.8)μm,治疗后1 周(348.5±59.8)μm,治 疗 后4 周(346.7±35.2)μm,治疗后3 个月(310.5±50.2)μm;观察组患者45 例,治疗前(412.9±72.5)μm,治 疗 后1 周(359.1±70.9)μm,治 疗 后4 周(336.2±80.0)μm,治 疗 后3 个 月(293.3±52.8)μm;两组患者治疗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视网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两组患者眼底荧光造影检测CNV 渗漏情况进行对比

对照组患者45 例,注射后1 个月,CNV 渗漏停止14 例(31.11%),渗 漏 减 少25 例(55.56%),渗 漏 持 续2 例(4.44%),无渗漏增加,复发4 例(8.89%),有效率为86.67%;注射后3 个月,CNV 渗漏停止12 例(26.67%),渗漏减少23 例(51.11%),渗漏持续4 例(8.89%),渗漏增加2 例(4.44%),复发4 例(8.89%),有效率为77.78%。

观察组患者45 例,CNV 渗漏停止13 例(28.89%),渗漏减少23 例(51.11%),渗漏持续4 例(8.89%),无渗漏增加,复发5例(11.11%),有效率为80.00%;注射后3 个月,CNV 渗漏停止14 例(31.11%),渗漏减少26 例(57.78%),渗漏持续1 例(2.22%),无渗漏增加,复发4 例(8.89%),有效率为88.89%。

两组患者治疗后CNV 渗漏明显改善,1 个月后对照组有效率86.67%,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80.00%,两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个月后对照组有效率77.78%,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88.89%,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可能是由于黄斑部脉络膜毛细血管缺血、玻璃膜变性破裂,色素上皮对视细胞代谢产物吞噬消化能力下降,结果使未被完全消化的盘膜残余小体潴留于基底部细胞原浆中,并向细胞外排出,沉积于玻璃膜,形成玻璃膜疣。玻璃膜疣也见于正常视力的老年人,但由此继发的种种病理改变,则导致黄斑部变性发生。临床上老年性黄斑变性分为萎缩型和渗出型,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2]。

采用新生血管抑制药,采用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抑制新生血管再生,提高视功能。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的药物浓度最高,半衰期最长,而血药浓度低,安全性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体内其他部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干扰,减轻毒性反应,是本品的最佳给药方式[3]。雷珠单抗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所诱导的局部渗漏与药物浓度及剂量有相关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血药浓度远低于体外细胞增生法测得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50%抑制浓度[4],注射后1 d 达血药浓度峰值,最小稳态浓度为每日0.22 mL。

康柏西普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与人免疫球蛋白Fc 段基因重组的融合蛋白,可通过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竞争性地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受体结合,从而阻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受体激活,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5]。本品不仅结合力强、亲和力高,而且半衰期长、药物代谢特性好。康柏西普为142kD 的生物大分子,通过玻璃体腔内注射很难通过正常的血-视网膜屏障[6]。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两组同期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同时间观察组患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后CNV 渗漏明显改善,1 个月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差异不明显;治疗3 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总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应用康柏西普治疗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有效控制渗漏,提高视力、减轻黄斑中视网膜厚度。

猜你喜欢
康柏西雷珠老年性
康柏西普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得了老年性骨质疏松怎么办?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7:50
康柏西普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治疗湿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医学概论(2021年19期)2021-01-21 17:16:43
护理干预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效果分析
不同剂量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评价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2-13 16:31:58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光动力疗法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