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奇妙的动物世界里,为了生存,大家都练就了一身本领。有的是为了保护自己,有的是为了猎取食物。人类在进化中练就的本领可能就是我们的大脑了。
甲壳虫的“化学武器”
在昆虫界,蚂蚁几乎无所不能,但它们并不总是成功。投弹手甲壳虫对付蚂蚁的方法很奇特,那就是用爆炸的方式。也就是说,当一只蚂蚁、蜘蛛或者任何一种别的掠食者带有敌意地咬住这种甲壳虫的腿时,它们立刻就会发现自己被一股化学喷雾所轰炸,这股喷雾就像沸水一样热。
那么,如此微小、冷血的生物是如何产生爆炸的呢?这完全是由其体内的化学物质引起的:在这种甲壳虫的腹部末端有两个完全一样的腺体,它们并列地分布在两边,在腹部的尖端有开口,这就是投弹手甲壳虫的天然微型燃烧室。每个燃烧室都有一个内室和一个外室,内室含有氢的过氧化物和对苯二酚,外室含有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当内室的化学物质被迫通过外室时,这些化学物质之间就产生了化学反应,于是投弹手甲壳虫就有效地制造了一次爆炸。
更令人惊讶的是,投弹手甲壳虫的腹部还能朝任何一个方向做270°的旋转,这样它就能准确射中它的对手。
带刺的“拳套”
在海洋里大家互相帮助是很普遍的事,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寄居蟹和海葵——海葵帶刺的刺丝囊能保护寄居蟹,同时寄居蟹多余的食物会给海葵吃。拳击蟹似乎比寄居蟹更得寸进尺。它们个头特别小,壳的长度只有1.5厘米,所以是许多动物的猎物。当它们遇到对手时就会用双螯挥舞着微小的、带刺的海葵来击退对方。拳击蟹挥动着海葵,就像拳击手戴着手套一样,每一次刺戳都会刺痛对手或者令对手死亡。有人曾经看到一只拳击蟹击退过一只剧毒的蓝环章鱼,可见它的防御是非常有效的。拳击蟹之间也是用海葵作为进攻的武器,但是它们之间的争斗只是出于好玩,几乎不会用海葵触及对方,而是用自己的腿来进行格斗。
当一只成熟的拳击蟹到了要蜕皮的时候,它就必须放下海葵,等到它的新外壳长硬之后,它又会去抓新的海葵。如果它只找到一只海葵,那它就会把这只海葵一分为二,而海葵也很乐意被分成两只。令人奇怪的是,在面对要捕食拳击蟹的动物时,海葵似乎并不反对被拳击蟹抓起自己并挥舞着进攻,至少我们从没见海葵临阵脱逃过。
剧毒的箭毒蛙
这种个体很小的青蛙用它体内的有毒物质进行防御,因此被归类为有毒动物(有毒动物就是指那些利用身体的某一部位,如尾巴、螯、刺或者牙齿等等,作为武器向其他动物投放有毒物质的动物)。不过只有当箭毒蛙受到攻击时,它的毒液才会令攻击者中毒,因为它并不希望受到伤害。箭毒蛙通体鲜亮,其中以黄色或者橙色者最为耀眼,似乎在炫耀自己的美丽,其实是在警告潜在的敌人它是很危险的。
事实上,金黄色的箭毒蛙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毒的动物。它皮肤内的毒液毒性非常强,任何动物只要沾上一点,就会中毒,甚至死亡。1只箭毒蛙分泌的毒液可以使100多人致命。虽然这种仅仅分布在哥伦比亚地区的毒蛙直到1978年才被科学家发现,但是印第安人很早以前就发现了这种毒蛙,并且用它们皮肤分泌的毒液去涂抹他们的箭头和标枪,然后用这样的毒箭去狩猎,以使猎物立即死亡。
这种金黄色的箭毒蛙是从其他动物那里摄取蟾毒素(也可称作蛙毒)的,很可能是依靠食用一些小的甲壳虫获得的,而甲壳虫又是通过植物获取的毒素。
喷血御敌的角蜥
被当地人们敬畏了上千年的得克萨斯州角蜥有一系列能耐,它主要以蚂蚁为食。
这种蜥蜴可以依靠自身的“盔甲”防御。它有伪装色,如果危险来临,它会一动不动。它的角和背上的刺能刺穿蛇或鸟的咽喉,当它遇见一种产于北美大草原的狼以及狐狸和狗时,它也可以通过发出嘶嘶声或把自己鼓大来恐吓对手。角蜥最令人称奇的防御手段是从眼睛后的凹处喷出污秽的血液。不过它只在自己受到危险袭击时才喷出,毕竟喷出自身1/4的血液也会危及自身。
令人生畏的膨胀
刺鲀也许是有最多普通名称的生物了。仅仅在英语里,它就可以叫作有刺的河豚、箭猪鱼、气球箭猪鱼、棕色箭猪鱼、泡泡箭猪鱼、斑点箭猪鱼、跳远箭猪鱼、树篱猪鱼和气球鱼。所有这些名字都与它的防御硬刺有关,或者与它的膨胀能力有关,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当它处于松弛状态时,它看起来相当普通。但是如果它受到攻击,就会迅速使自己膨胀起来,变成一只全身带刺的球体,比它原来的体积大3倍,就像一只篮球,上面钉满了数百枚又长又细的钉子。
当刺鲀觉察到危险时,它立即吸入大量的水,胃就会展开,皮肤也会膨胀,鳞片——平常的时候紧紧贴着皮肤——这时会突然像刺一样弹起来。它不仅不再需要胃的正常功能,而且还不需要大多数骨骼(特别是肋骨,肋骨会影响它的身体的膨胀),除了脊椎以外。与刺鲀腹部膨胀相似的口腔膨胀也能用于防御。
斑纹鼬的可怕臭液
斑纹鼬发出的臭味能充斥到掠食者或猎物的整个鼻腔里,我们人类的感觉器官没有大多数动物的灵敏,但是如果风正朝我们这个方向吹的话,我们还是能闻到3.2千米远的斑纹鼬身上发出的臭味。也许我们可以尽量不去理睬某种最令人讨厌的气味,如呕吐物、粪便以及腐烂的物体的气味,但是我们避不开斑纹鼬发出的臭味。其他的动物,包括非洲艾虎、袋獾、狼獾,以及不同种类的臭鼬,当它们遇到威胁时,也会释放出令人讨厌的气味,但是它们发出的气味的强度和持久度都比不上斑纹鼬射出的臭液。
斑纹鼬射出的那种黄色的油状液体是在它尾巴下面的两块肌肉腺体里产生的,能方位精确地喷射3.6米远。这种液体里面含有令人作呕的气味,就像很臭的烂鸡蛋味。它还能使人暂时失明,如果近距离遭遇到它的话,喷射到衣服上的液体根本无法洗去,最好是把它扔掉。
目露凶光的草原霸主
狮子是一种大型的食肉动物,有“万兽之王”“草原霸主”的美称。雄狮身长约2米,重约220千克;雌狮的个头稍小一些,身长约1.7米,体重在150千克左右。狮子的身上覆盖着一层褐色的长毛,没有明显的斑纹。雄狮大约从2岁起,开始在颈部、胸部、前肢、腋下等地方长出鬣,即鬃毛,有金黄、棕黄、深褐、乌黑等颜色,十分显眼,尤其是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团火焰熠熠生辉。
狮子是唯一过着群居生活的猫科动物,只有一小部分“老弱病残”的狮子离群独居。雄狮的主要职责是保护领地,监护狮群,因而它的日子相对比较清闲,大部分时间都在休息和睡觉。雄狮偶尔会去捕猎,其捕猎方式迅速而猛烈,先用爪子将猎物的脖子打断,几分钟后猎物便会因气管、食道断裂而死。雌狮捕猎时则以“巧”取胜。它们一般会潜伏在草丛中,等待猎物的出现。当猎物走进其势力范围时,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猎物,将其扼死。
狮子有锋利的牙齿,钢钩似的脚爪,强有力的脖子、肩膀和前足,这些都有利于它捕食大型哺乳动物。此外,狮子还有一项绝技,那就是它的吼声。狮子的吼声非常洪亮,可以传到八九千米之外,非常具有震慑作用。它在捕猎时会发出吼声,用来威吓动物,有的猎物一听到这个声音,早已吓得魂不附体,没有力气再跑,只好乖乖地成为狮子的食物。
杀伤力惊人的食草动物
非洲水牛属牛科,平均高度约1.7米,体长3.4米,体重平均有900千克,而体形大的能超过1500千克。非洲水牛和亚洲水牛的亲缘甚远,其祖先世系尚不清楚。
非洲水牛是非洲草原上体形最大的动物之一,虽是食草动物,但却是最可怕的猛兽之一。它们集体作战,由一头成年雄性水牛带头,组成大方阵冲向入侵者,通常有数百头甚至上千头,时速可高达60千米,在这样的阵势下,入侵者往往会被踏成肉泥。在非洲草原上,如果你遇到了一两头非洲水牛,可能你还算幸运;但是当一群水牛朝你狂奔过来时,厄运就要降临了。非洲水牛每年杀死的人数要比其他任何动物杀死的都多。
事实上,人类是非洲水牛唯一的天敌。因为即使是狮子,也会给它们让路。狮群经常遭到非洲水牛群的恶意报复甚至挑衅,在这种情况下,狮子轻则受伤,重则毙命。最可怜的是狮群中的小狮子,往往会在水牛群的进攻中无一幸免,因为它们的母亲此时自身性命尚且难保。所幸的是,非洲水牛毕竟不是食肉动物,一般不会主动发起攻击,它们之所以发威,一般来说还是出于防卫式反击。
(摘自中国华侨出版社《可怕的现象》 编著:任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