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斯图加特一带前往德国西部城市弗莱堡,接近目的地时,会经过一段蜿蜒山路。那是一段很奇妙的体验,原本是艳阳高照的下午,不戴墨镜简直无法开车,可是突然间变得阴凉,天空好似被两侧斜斜的高山所遮蔽,颇似黄昏。路边偶有民宅,就这样孤孤单单立于山路旁,连个围墙都没有。全程都静悄悄的,只有偶尔的风声和胎噪,那感觉就像在卡通片里误入仙境。山路盘旋,总让我觉得下一个转角能有奇遇。
后来我才知道,这段路就是传说中的黑森林。途中常可见小溪潺潺,有些在山间洼地穿流,有些沿山崖流淌,即使只是一瞥,也知其清澈。
没承想,进入弗莱堡市区后,仍然可以见到这样的小溪在城市内穿流。在这个保持着中世纪风貌,大街小巷多是石板路的老城里,人工水渠几乎无处不在。刚开始以为是污水渠,可后来看到孩子们在渠里嬉戏,才发现里面的水极为清澈,原来是如假包换的山泉水。别小看这条遍布全城的水渠,它不但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见证了一座城市在环保和发展问题上的拉锯战。
900多年前,弗莱堡的工匠们利用当地东高西低的地形,从黑森林的山上引来山泉,泉水在市区内穿流而过,最终汇入莱茵河。中世纪时,这些流经市内的泉水堪称“生命之泉”,除了作为生活用水和牲畜饮用水之外,更重要的职责是承担消防之用。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在家门口就能取水救火。自从有了这条水渠,弗莱堡从未发生过大规模火灾。
清澈小溪遍布整座老城。
19世纪时德国政府认为工业已然大发展,水渠已经过时,便将之遮盖。20世纪50年代,汽车逐渐普及,一些有车一族更是认为水渠会造成交通隐患,表示要将之填平。但弗莱堡人强烈反对,留住了水渠。到了20世纪70年代,弗莱堡老城被辟为步行区,机动车之中仅有轨电车可以驶入。在政府保护之下,水渠变成了一条城市小溪,流水潺潺。
在弗莱堡,你随时可以见到有人席地而坐,一边聊天一边用手戏水,甚至直接捧水饮用。还有人走着走着就停下来,将瓶装啤酒放进小溪里降温。
这条城市小溪还有一个传说:如果游客不小心踩了进去,就会得到一位弗莱堡的伴侣。
弗莱堡有多宜居?数字可以为证。这座城市50%的土地属于自然风景区和保护区,超过60%的面积被森林覆盖。城区内有2万多棵行道树和公园绿化树木,大大小小的花园有3800多个。
弗莱堡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几十年前就已经是一座享誉欧洲的环保之城。热衷环保的人都知道绿党,这是由环保非政府组织发展而来的政党,以生态优先、非暴力、基层民主、反核原则等为政治主张。世界上最早的绿党诞生于1972年的新西兰,此后绿党在欧洲迅速扩张,最著名的就是德国绿党。德国绿党的发端就在弗莱堡。
如今,你走在弗莱堡的居民区里,抬头看看,会发现红瓦屋顶上全是太阳能光伏板。这里可是全德国太阳能应用最发达的地方,平均每位居民拥有36.7千瓦帕的太阳光能容量,不仅是全德之冠,更在全球名列前茅。至于太阳能光电产业的产值,弗莱堡也位居德国之冠,带动了大量就业。
政府鼓励环保的措施很多,弗莱堡市民如果想在自家屋顶安装太阳能光电板,可获得10至20年不等的3%~4%低息贷款,以补助设备与施工成本,还能获得20年的电价优惠。
有意思的是,连酒店行业也投入其中。除了以太阳能发电实现能源自给外,当地不少宾馆还利用地下水循环系统保持夏日清凉,到了冬天,则会采用当地流行的高能木屑燃烧供热。
这个高能木屑很有意思,它其实是一种木屑压制而成的燃烧棒,这些木屑是当地家具厂和其他林木工厂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经过处理后,高能木屑的燃烧效率非常高,据说一家酒店一年使用的高能木屑,也只会产生两盆灰烬。
多年来,这座城市在气候保护、能源利用、交通规划和垃圾处理等方面都堪称德国典范。
(摘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德国的细节》 作者:叶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