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四老爷的书房: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2020-12-24 06:25高利
中学生天地(C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鲁四心气四书

课 文:《祝福》[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材(必修二)]

作 者:鲁 迅

●原文摘录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①的大“壽”②字,陈抟老祖③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④。我又无聊赖⑤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⑥,一部《近思录集注》⑦和一部《四书衬》⑧。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课本注解

①朱拓:用朱红色的颜料从碑刻上印下文字或图形。

②“壽”:“寿”的繁体字。

③陈抟老祖:五代、宋初道士,道教中被当作神仙崇拜的一个偶像。老祖,祖师。

④“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语出宋代朱熹《论语集注》。

⑤无聊赖:与下文的“百无聊赖”都是指精神无所寄托,感到非常无聊。

⑥《康熙字典》:清朝康熙年间由皇帝下令编纂的一部字典,共收四万七千多个汉字。因篇幅大,又是线装本,分册较多。

⑦《近思录集注》:《近思录》是一部理学的入门书,由朱熹、吕祖谦从周敦颐、程颢、程颐和张载四位宋代理学家的文章和语录中摘选编成。清初茅星来、江永先后为这部书作过注释,都称《近思录集注》。

⑧《四书衬》:清代骆培所著的一部解释“四书”的书。“四书”,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图/烧饼漫画

●注解溯源

在鲁迅的《祝福》中,鲁四老爷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小说开篇描写的第一个场景就是“我”回到鲁镇后暂住鲁四老爷家的情景。以上文本节选自小说第2 段,在这段文字下面,课本用了8 个注释介绍了鲁四老爷的书房墙上的装饰情况以及案头书籍的编写情况和大体内容,可谓是不厌其详。

书房总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布置的,它是努力彰显自己的信仰和个性、宣告“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地方。所以,作为展示小说重要人物的重要场景,这书房里的一切都是了解鲁四老爷的“重要依据”,我们不应该觉得这是一处闲笔就放过它,而是要结合注释提供的“巨量”信息认真分析。

鲁四老爷古板守旧、外强中干的封建卫道士形象,在这个书房中一览无余。

只要通读过《祝福》就会发现,鲁四老爷把这个书房拾掇得太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形象——“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了。

总体来看,这个书房装饰是典型的中式江南乡绅风格,反映了传统乡绅儒道合一、带着浓郁世俗气息的价值观与信仰。墙壁上的“壽”字,是道家的高寿长生向往;剩下一边的对联“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是儒家的平和与坚定信念——这就是鲁四老爷所追求的;书桌上的理学著作、儒家经典注释和字典,是他打磨和修炼“道”的工具。

作为鲁迅在《祝福》中重点批判的对象,鲁四老爷这个古板守旧、外强中干的封建卫(伪)道士,他所要捍卫的“道”以及“道”的力量源泉,在这个书房中一览无余。如果再来深究几个细节,就会发现鲁四老爷的形象更加鲜明。

其一,这个书房的陈设严肃却陈旧:对联脱了一边,《康熙字典》已经不全。在这个场景下,鲁四老爷曾当着“我”的面大骂康梁维新党。这让我们感受到鲁四老爷所坚守的“道”在无奈地走向式微,而他在这式微中努力挣扎。

其二,这些陈设主要呈现的是宋儒的理学入门内容和清人对经典的注解。作为学术研究,前者并不深入;作为经传,后者都是清人的集注,难称经典。由此可见,鲁四老爷所学所宗的是宋理学的皮毛, 是愈演愈烈的封建礼教钳制人思想甚至偏离儒家原典追求的东西,而非“读原文,悟原理”。可见,他所保卫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者的“伪道”,这正是鲁迅要批判的。

其三,对联的完整版“品节祥明德行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语出朱熹《论语集注》,通读《祝福》我们就会发现鲁迅在此处的讽刺意味。

在小说中,祥林嫂因为丈夫去世,逃离婆家出来做工,后来被寻上门的婆家人抓走。对于祥林嫂被婆家人抓走一事,鲁四老爷连说两遍“可恶”,这气愤既因为自家少了个麻利的佣人,更因为这件事“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么”。面对祥林嫂在祝福前夕瘐毙街头的变故,他“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看来,鲁四老爷并未做到他所追求的“心气和平”,在对待祥林嫂的去留上,也没有心存善念,表现出“品节祥明”——也难怪这一边对联脱落了。

所以,鲁四老爷就是个外强中干、名不副实的假“儒者”,是个控制不住脾气、极度自私的“伪道士”,“道”不是他最真心的追求,至少他没有悟到真正的“道”,“道”只是他谋取私利的手段和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

综上来看,这个书房的所有,就是鲁迅精心构思的批判鲁四老爷的最可靠“物证”,它们和后面鲁四老爷对待祥林嫂的过程中所呈现的“事实证据”一起,把鲁四老爷的形象和气质“拿捏得死死的”!而鲁迅想在小说中批判的主要东西——封建礼教的吃人、对生死的迷信等,在此处描写中都有体现,都到齐了。

三处与书房相关的场景和故事在推动情节发展上贡献很大。

书房的场景在小说《祝福》中共出现三处,以上分析的是第二处。

第一处是小说第1 段的末尾,“我” 回到故乡,住到了鲁四老爷家。鲁四老爷“单是老了些”,与“我”寒暄了一下即“大骂其新党”,“我”知道这不是在骂“我”,“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第三处是在“我”遇到祥林嫂,和她进行了一段关于生死的对话后:“但是我总觉得不安,过了一夜,也仍然时时记忆起来,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综合三处我们就会发现,正是书房洋溢的鲁四老爷的气质太强,“我” 每次在书房都会产生强烈的不适——“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鲁迅在此场景中反复强调“我”的“不投机”“无聊赖”“无聊”“不安”,表明“我”将带动读者,对这个书房呈现形式与内容两方面的抗拒和批判。

不得不佩服鲁迅“闲笔”的妙用:礼教吃人、神权吃人——所有要批判的都聚集齐了,所有该有的情绪也调度到位了。我认为,这就是此处需要8 个注释详细解释的理由。

猜你喜欢
鲁四心气四书
从万木草堂到时务学堂的《四书》教学*
基于“线粒体动力学”机制探讨糖尿病心肌病“壮火食气”的科学内涵
当代人如何读“四书”
《四书辑释》在朝鲜王朝的传播与影响*
从鲁四老爷的“胡子”说起
暖“心气”,聚“人气”,接“地气”
陈澔对《礼记》的诠释特色
心气不够要慢养生
“心气”不够要懂慢养生
鲁四小姐人物创造目的及艺术效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