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月锋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四大领域之一,也是音乐教学的难点。对小学生而言,仅凭一节40 分钟的音乐课,就要理解一首音乐作品,特别是管弦乐、交响乐这样的艺术形式,真的有点难。因为音乐欣赏作品与歌曲不同,无法利用歌词辅助理解,所以学生无法保持有意注意,坚持聆听相对冗长的乐曲。
突破欣赏教学难点的关键是解决“听什么”“怎么听”的问题。以六年级上册《木星——欢乐使者》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从言语、动作、视觉这三个层面引导学生智慧聆听,在能说、会想、能动、善看的过程中学会音乐欣赏,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言语指向,是指教师通过言语方式向学生传递音乐的内容、信息及学习规则,从而引导学生探寻音乐要素,提高音乐素养。课堂对话中,教师言语指向主要包括陈述性言语和探究性言语。
陈述性言语,是指教师向学生陈述学习要求,或介绍作品背景、乐器、音乐家故事等,让学生直接从言语中获取音乐学习的方法和知识点。陈述性言语一般用于表达一些音乐作品文化信息、音乐史学信息等,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师在《木星——欢乐使者》一课的导入阶段,用陈述性言语直接点明聆听要求:“同学们,今天我们来静听英国音乐家霍尔斯特为表现宇宙中的行星而创作的作品《行星组曲》,感受这个音乐作品的气势!”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明确提出了聆听要求——静听。首先,培养聆听习惯是欣赏教学的重要目标,因为只有静心聆听,才能感知音乐作品的特点。当然,聆听音乐的方式可以是静听,也可以是闭眼倾听等。其次,教师已经给出信息提示,请学生关注音乐的特点——有气势,便于学生明确聆听目标,捕获音乐特点。再次,教师在出示课题的同时,用简单的陈述性言语清晰明了地介绍了作者和音乐主题,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了整体感知。除了导入部分外,在欣赏第一主题的第三乐段时,教师可以用陈述性言语让学生唱一唱主题,强化旋律记忆。
探究性言语,是指聆听过程中的提问。通过提问,学生真正经历学习音乐的过程,产生音乐获得感。问题设计是探究性言语的关键,需要教师通过自问自答,厘清问题的意图,将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引向高阶。安德森等美国学者在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对认知过程维度进行了修订,将“记忆、理解、运用”定位为低阶认知,将“分析、评价、创造”定位为高阶认知,这也是提问设计应遵循的原理。例如,在欣赏第一主题第三乐段时,教师提问:“音乐有了什么变化?是几拍子的?”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感知音乐节奏的变化不是难题,但这类比较简单的低阶提问,可以让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直接获得答案,建立学习自信心,从而引向更深入的学习。高阶认知也需要从低阶开始,如初听第一乐段时,教师提出三个问题:“第一乐段的情绪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体验?作者是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这种情绪的?”这一连串的提问将学生思维引向对音乐要素的归因和思辨,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具身认知理论指出,动作体验可以为学生学习记忆提供帮助。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就是以体态律动的方式将内心的情绪转化为对音乐的研究。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动作体验感知音乐形象,深度理解音乐要素。
动作指向,是指教师要求学生用比较明确简洁的动作,或是借助小道具做简单动作,引导学生音乐体验,发现音乐特点。以《木星——欢乐使者》一课为例,第一主题第二乐段在整首作品中重复出现了两遍,第一遍铜管音色突出,力度相对较强,第二遍木管音色柔和,并加入了色彩性乐器。于是,教师给予学生非常明确的动作指向:用拳头和手指表现第一主题第二乐段的不同力度。虽然这两个动作非常简单,但给予学生聆听指向。学生随音乐律动,用拳头表现力度强,用手指表现力度弱,对第二乐段的力度变化有了感性认识。最后,教师用探究性言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引导学生归因,就能从动作变化中理解该乐段力度变化的意义,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生成是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指标,因为生成就是创造的过程。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在聆听音乐时经常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律动。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摇晃,也是人体对音乐作用的本能反应。因此,欣赏教学要充分引导、利用学生的即兴生成动作进行音乐体验,帮助他们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例如,为了让学生体会第一主题第三乐段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动作去感受这段音乐的节奏变化,于是学生分别选择压腕、扭胯、挥手、击掌等不同动作呈现音乐节奏的变化,通过自然生成的动作创新了自我表达的方式。但教师不能局限于此,还要及时捕捉学生在体验活动中的生成动作,让学生交流分享这一生成动作的指向性,并思考还有什么更好的动作可以促进体验,使学生创造出诸如同伴合作等更多的生成动作,获得更丰富的音乐体验,也促进了合作交往能力、身体协调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人类的认知绝大多数是靠视觉获得的。音乐欣赏学习同样离不开视觉感知。教师要通过视觉指向,引领学生获得可视化的音乐,通过对其感知、理解、分析、创造,获得深度认知。
图形谱,是指小学音乐教学中借助直观的图形、线条、符号呈现音乐形象的一种辅助手段,能破解学生音乐理解的难点,帮助学生领会音乐作品的意义。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第一主题第三乐段用六种不同音色的乐器反复出现了六次的目的,教师用课件动态呈现了六种乐器六次反复的图形谱(见下图)。学生在有目的的可视化聆听中,顺利捕捉到铜管乐器能渲染欢乐情绪的特点,并发现色彩性乐器的灵动性。通过这样的视听同步感知,学生不仅轻松理解了音乐作品的特点,而且记忆深刻。运用图形谱进行视觉指向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切忌滥用,虽然图形谱是常用的学习辅助手段,但要用在关键处,以免产生画蛇添足之嫌。二是切忌包办,由于教师和学生的阅历不同、处境不同,教师切勿用自己设计的图形谱替代学生的思考,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体验,由学生自主设计图形谱,让学生在完成同步视觉化的过程中深刻理解音乐,获得成就感。
视频体验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它不仅能真实再现音乐场景,也便于学生复习验证音乐,从而达到深度理解、印证音乐认知的目的。视频视觉指向的运用要考虑它的作用点,一般可以安排在音乐欣赏的疑惑点、模糊点、质疑点、错误点。因为漫无目的的视频欣赏,尤其是欣赏庞大的管弦乐作品,不仅耗时费力,而且难以把握音乐要素。例如,教师在学生完整聆听《木星——欢乐使者》后,为了让学生更确切地认知每一乐段的主奏乐器,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片段实现“音画同步”。由于音乐与乐器演奏同步呈现,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联结体验,立刻会发现每段音乐的主奏乐器,以及音色等特点,使原本音乐认知的模糊点因视频的辅助而变得清晰,从而能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此外,视频还呈现了音乐会的现场,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可以激发学生走进音乐厅的兴趣。同时,智能技术终端的联结,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行为表现,从而进行自省自悟和自我调整,点燃欣赏音乐的热情。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言语、动作、视觉这三个层面的行为指向,让学生的音乐欣赏从感官走向理智。学生准确把握了《木星——欢乐使者》以乐器音色为主线的特点,感知了作品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与情绪情感表达的关系,通过对整首作品的审美体验,习得了音乐欣赏的方法,培养了良好的聆听习惯,提升了音乐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