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艳华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民医院CT 科,内蒙古 科右前)
人文关怀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与门诊护理实践的结合,是一种全新的现代门诊护理模式[1]。随着我国医护水平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门诊护理过程中,如何在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和护理服务的同时,突显对患者精神和心理层面的照顾和安抚,提高医护质量;在让患者疾病得到治疗、身体得到康复的同时,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护理体验,越来越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重视。
门诊护理是患者疾病治疗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是疾病门诊治疗的延续和疗效的重要保障。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不仅可以确保治疗目标的达成,同时,还能够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承受的病痛、加快疾病的痊愈和身体康复[2]。因此,护理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就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护理人员不但要通过规范的护理操作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要关注患者在治疗全程的心理感受,充分展现门诊护理服务的人文关怀,让患者在接受治疗和康复的整个过程中,体会到精神关怀。
护患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一环,是建立和保持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秩序,离不开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3]。减少护患纠纷、护患矛盾,不仅仅对医疗护理环境和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而且也对整体社会环境稳定和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树立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提升门诊护理人员的人文护理能力,可以让患者在身体疾病康复的同时,感受到整体社会环境的美好,增强对社会的信心,更加乐于积极参与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去,有利于促进整体社会环境的和谐[4]。
护理人员在日常的门诊护理工作中,需要面对身患各种疾病的患者,患者往往因病痛的折磨而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和心理,不配合甚至抵触、拒绝护理人员的治疗护理操作,不但影响了患者疾病的治疗,而且也会给护理人员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健康[5]。因此,加强对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理念的培养,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护理服务理念,不仅可以提高门诊护理服务的质量,对缓解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压力、正确积极地面对日常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门诊护理所面对的,是诸多受疾病困扰和病痛折磨的患者,因而护理人员往往随时需要面对和处理一些患者的埋怨、误解甚至不理智行为,这就对护理人员的修养、素质和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处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6]。树立人文护理理念、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护理能力,可以让护理人员在面对这些情况的时候,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更多地站在患者的位置去理解他们的想法,通过与患者耐心地交流沟通,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缓解和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病情和治疗,采取更加乐观的心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这样对患者进行富有人文精神的关怀和帮助,能够有效地加强护患间的积极互动,取得患者和其家属对护理操作的良好配合,有效地缓解了护患之间的矛盾,营造出良好的护理服务氛围,提高门诊护理服务的质量。
随着人文关怀理念在门诊治疗和护理中的广泛应用,及人们对人文护理普遍认可,如何培养和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的人文护理能力,逐渐成为现阶段学校和门诊教学的重点。与通常所说的人文关怀相区别,人文护理理念更加需要强调护理过程中人文关怀的专业性,这一理念是建立在医护人员专业能力基础上的人文理念,是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受到疾病威胁中生命脆弱性的关怀;是通过护理人员在有效应对患者疾病的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运用沟通技巧、理解患者的需求、尊重患者生命价值、尽力满足患者人性化需要的人文关怀[7]。因此,提高门诊护理人员人文护理服务能力,从而为患者提供门诊人文护理服务,是当前护理学校和门诊教育应当积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护理行业的从业人员,大都是从护理学校直接进入到这一行业的毕业生,缺乏社会经历和生活经验,难以深刻地理解人文精神和理念在门诊护理中的重要性。因此,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人文精神和文人理念的教育和培养,对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后人文护理理念的树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在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组织他们进行这方面知识的学习,从课程的设置上,应在专业课的教学之外,增加哲学、历史、社会和人文知识等课程,加强对他们人文知识和素养的培养;通过组织座谈、研讨,请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现场讲座、交流等多种方式,让他们树立起行业自豪感,正面认识人文关怀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树立起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护理服务的理念。
在门诊护理的实践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加深护理人员对人文护理理念的理解,将人文关怀与对患者的疾病护理操作进行有机的结合和融入,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放在门诊护理操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之中,从护患沟通、治疗和用药指导、心理干预、康复治疗等等,全方位地融入人文关怀理念[8];同时,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护理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在让护理人员有机会从日常护理工作之中,不断学习、总结经验,让他们将这一理念的理论知识,逐步与工作实践结合,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关怀护理能力。
要提高护理人员的门诊人文关怀护理能力,还要注重规范和完善门诊护理制度、流程,建立健全门诊护理工作的标准、流程和评价体系。从门诊工作实际出发,让护理人员的门诊操作有章可循,通过门诊实践不断总结和完善相关制度;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让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受到患者认可、得到门诊实践证实效果显著的方法、措施等得到推广,让受到患者广泛好评的护理人员得到激励,为其他护理人员树立行业榜样。通过这样的制度和机制建设,才能确保人文关怀护理的顺利实施和持续发展,才能让护理人员的门诊人文关怀护理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