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寄语

2020-12-24 22:43:15节选自巾悦
癌症康复 2020年3期
关键词:问渠日新月异行医

□ 节选自《巾悦》

编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清逸杯”作文比赛取得圆满成功。那些在平时不显山露水、默默工作的可爱的女职工们,她们在“我想对患者说”和“医者寄语”中道出了从医之人的厚道仁心。文章收录在《巾悦》文集。《癌症康复》杂志多年来关注医患关系话题,系列刊登这方面的文章。杂志选登《巾悦》文集中的部分优秀作品与读者分享。我们愿为医患关系和谐作出更多努力。

源头活水

我行医近二十载,仍每每如履薄冰,认真研读每幅图像,仔细分析每个病例,唯恐辜负肩上健康所系的职责,辜负患者和临床医生对这项检查以及检查结果的期许和信任。但总有一些时候,感觉眼前的征象无法解释,影像表现和患者的临床特征不甚吻合,思维陷入了混沌和死角。

每每这时,我会做两件事:寻本溯源,以病人为师,将他患病的前尘过往、来龙去脉和任何相关细节都事无巨细地再梳理一遍。往往发现的蛛丝马迹会如一滴活水或一缕清风,让混沌的死水显现清纯或再起微澜。再者,我会查找文献或翻阅相关著作、图谱,并与同行交流讨论,更新自己的知识,拓展思维的宽度,在新的认识高度探寻灵感和火花。这样做,往往会帮助我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

行医越久、经验越多,思维难免桎梏。在医学新知识新技术井喷式发展的今天,因循守旧的经验式诊疗无疑会被淹没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里。而唯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身观念,完善自身技术,提高自身能力和业务,才是明智之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医精诚者,不忘以病人为本的初心,始终走在推陈出新、不懈发展的路上……

(核医学科 李囡)

源头活水

对于我们科研人员来说,写标书、写论文时文思泉涌无疑是每个人都非常期盼的。然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和源源不断的信息输入,哪里能输出甘甜的琼浆呢!源头活水就是我们不断积累、提高、千锤百炼的科研能力。没有不断提升、与时俱进的科研能力,无疑坐井观天,更似无米之炊。

能力是理想生长的土壤。最近朋友圈里有这样的话:“当你的能力与梦想不匹配的时候,所有的努力都是弯路。”现代社会中,我们工作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无数的焦虑其实都根源于能力与理想不匹配,即“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只有能力的基础博大精深,才能长出顽强的苗儿、开出灿烂的花儿。

能力是成果产生的源泉。我们不能总是看着某某大牛又发了一篇大Paper(论文),又拿了个大项目,而不检讨自己比别人的付出少之又少。尤其是在知识和信息都日新月异的今天,一日不读书都落后别人一大截。别人都已经使用飞机坦克海陆空全面出击地搞研究了,我们若还局限于“小米加步枪”,无疑是要被淘汰的。

我们每一个人,就像一口汩汩的泉,越往深挖水越旺,潜力无限。

(病因学研究室 田巍)

猜你喜欢
问渠日新月异行医
日新月异
中华魂(2022年10期)2022-10-19 15:55:55
问渠那得清如许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中国(俄文)(2019年12期)2019-12-31 03:06:04
《问渠哪得清如许》油画
新闻传播(2018年11期)2018-08-29 08:15:38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板鸭”行医记(一)——中医在西班牙行医的特点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17
外国人来华行医不应免试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50
日新月异的空间电推进系统技术
太空探索(2016年3期)2016-07-12 09:58:43
章太炎好行医 无人敢求诊
山海经(2016年7期)2016-03-20 15:15:24
非法行医瞄上“义诊”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