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恢复和发展粮食产业的重大举措

2020-12-24 13:28丁声俊
黑龙江粮食 2020年5期
关键词:水库黄河工程

丁声俊 (特约撰稿人)

中篇:治水为民,兴水强国,江河安澜,开发水源。

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党和政府就把恢复和发展农业粮食生产置于头等大事的位置,号召完成这一具有根本性、宏观性、中心性和紧迫性的重大任务。其中,从客观经济规律和实际出发,把积极培育和壮大生产资源作为要素,在实行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国家采取了大规模兴修水利、大声势开垦荒地、大建制创办国营农场等举措,从而开发和开辟大量当时还在沉睡的农业粮食资源。

一、大规模兴修水利,消除水患,造福人民。

水利是农业粮食生产的命脉,是极重要的生产要素。自古以来,治水是中华民族安邦治国的大计。在旧中国,江河泛滥、水旱频仍,造成无尽的苦难和悲剧。当年偌大的国土上,只有22座大中型水库,江河堤防仅4.2万公里,许多江河都缺乏控制性工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立即把兴修水利、根治水患置于安民兴邦的头等大事,将其视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粮食生产的重大策略;追求治水为民,兴水强国,江河安澜,人民幸福,山清水秀的崇高目标。

实际上,早在建国前夕,国家便开始草创治水规划。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政府便不失时机开始大规模兴修水利,不仅制定重大水利建设的决策方案和重大水利方针,而且许多主要领导亲自参加治水劳动。当时,政务院(即后来的国务院,下同)即在推进土地改革的同时,大力抓紧兴修水利、根治水患的大事,坚持既治标、又治本。其重点包括治理淮河、汉水、黄河、长江等几条大江大河,以及江、浙、沪的海堤修复,以加强堤防。与此同时,还开始了很多开创性的治理工程。毛主席先后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黄河的事办好”的伟大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响应领袖号召,谱写出中华民族治水史上辉煌壮丽的画章

二、修好淮河,根治心腹之患,建设国家大粮仓。

1950年10月14日,政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确立了上中下游按不同情况实施“蓄泄兼筹”的方针。新中国水利建设事业的第一个大工程拉开了帷幕。

在我国历史上,淮河流域是众所周知的重灾区,仅从16世纪至1948年的450年中,淮河每百年发生水灾多达94次、旱灾多达59次,成了27万平方公里面积、2亿亩耕地、1.5亿人口的心腹之患。

新中国成立还不到一年,1950年七、八月间,淮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河南、安徽两省共有1300多万人遭受灾害,4000多万亩土地被洪水冲淹。毛主席得知有的灾民爬到树上被毒蛇咬死的惨况后,掉下了眼泪。他彻夜难眠,于7月20日明确批示:“除目前防救灾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随后,毛主席亲笔题词,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气壮山河的伟大号召。

在经过充分准备之后,治理淮河的第一期工程于1950年11月底正式开工。数十万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奋战在治淮工程的工地上。1951年5月,中央治淮视察团把印有毛主席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四面锦旗,分送到了治淮委员会和三个治淮指挥部,极大地鼓舞了治淮大军的士气。到1951年7月下旬,第一期工程全部完工。这期工程共完成了蓄洪、复堤、疏浚、沟洫等土方工程约19500万立方米(其中沟洫工程土工约1亿立方米),石漫滩山谷水库一座,板桥、白沙两处山谷水库的一部分,润河集蓄洪分水闸一座,其他大小涵闸62处,谷坊155座。治淮一期工程的竣工,保证了1951年淮河流域的丰收。满怀喜悦的农民,纷纷给毛主席写信报告丰收情形。1951年冬季,淮河两岸人民又投入到治淮二期工程的战斗中。到1952年7月,治淮二期工程胜利竣工。经过紧张的筹备,1953年又开始了新的治淮工程。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经过皖、豫、苏三省数百万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战,经过8个年头的不懈治理,到1957年冬,国家共投入资金12.4亿元,治理大小河道175条,修建水库9座,库容量达到316亿立方米,还修建堤防4600余公里,极大地提高了防洪泄洪能力。昔日旱涝频发、苦难深重的淮河流域,如今已转变成中国的现代农业基地和大粮仓,成为保障当今中国粮食安全的大粮仓。历代唱着花鼓戏乞讨四方的淮河儿女,实现了安居乐业,过上了小康生活,端上了自己的“饭碗”。

三、实施“荆江分洪工程”,兴建荆楚农粮渔业基地。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作为长江中下游干流的荆江,上起湖北枝城,下至湖南洞庭湖口,347公里的江段蜿蜒曲折,水流宣泄不畅,古往今来都是长江水患最严重的地方。史料记载,1949年前的300多年间,荆江大堤溃决过34次,到了近代,更是平均5到6年就发生一次大洪水。可见,自古以来荆江一直是长江防洪的重点河段。每逢汛期到来,两岸人民群众提心吊胆,忧心忡忡,故有“荆江不怕刀兵动,只怕南柯一梦中”的民谣。这充分说明,治理荆江水患是民心工程,也是兴农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就决定在公安县境内兴建荆江分洪工程。1950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宣告成立,立即着手谋划和筹备实施荆江分洪工程。1951年冬,毛主席亲自审阅批准长江水利委员会向中央报送的荆江分洪工程方案。为庆祝水利史上的这一壮举,毛主席题词:“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周恩来总理也题词“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伟人的题词,充分彰显了人民利益至高至上思想,极大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冲天热情和干劲。

1952年4月5日,我国首个大型分洪工程全面动工。当时,从全国汇聚4万工人、16万农民、10万解放军,总计达30万建设大军,在广阔的工地上摆开战场,在75天内创造奇迹,以惊人速度、争分夺秒赶在汛期之前完成工程,建成了荆江分洪区主体工程——208公里长的分洪区围堤构成一座天然蓄水库,蓄洪容量高达54亿立方米。还有进洪闸(北闸)、节制闸(南闸),分洪区蓄洪面积达921平方公里,占据公安县近半个县的面积。还包括荆江右岸沙市对面上游15公里处的虎渡河太平口进洪闸、黄山头东麓节制闸和分洪区南线大堤等主体工程,分洪区蓄洪面积达921平方公里。到1953年,这一浩大工程胜利完成。它标志着我国第一次在长江中下游干流上建成国家级“分蓄洪工程”,即荆江分洪区,树立起长江水利史的一座丰碑。半个多世纪以来,荆江分洪区充分地发挥了蓄洪、泄洪作用,分洪区人民无条件奉献,保障了长江中下游的安全,显著提高了荆江的安全泄洪能力。

四、治服“黄龙”,消除大患,实现黄河安澜。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四渎之宗”。黄河发源于青海的腹地巴颜喀拉山北麓。这是一个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的椭圆形盆地,内有100多个小水泊,似繁星点点,又似晶莹的粒粒珍珠。黄河流经9个省区、在山东东营注入渤海。广袤古老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在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的时间延绵3000多年。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一直位在黄河流域,在中国八大古都中,这里就占有5个;中国古代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都产生在这块土地上。

(一)消除黄河水患,中华儿女的夙愿。

与灿烂的黄河文明相对照,黄河如桀骜不驯的“黄龙”,“三年两决口”,“十年九水害”,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远在北宋朝代,几乎每年都要发生黄河泛滥,共计达154次之多。每每黄河泛滥和下游河段改道,淹没大片农田庄家,毁坏无数村庄家园,造成人畜大量死亡,直接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不可估量。长期以来,治服这条“黄龙”、免受洪涝灾害成为黄河儿女梦寐以求的夙愿。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治理黄河,又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全国的大江大河中,黄河的治理任务最为繁重。黄河流域西北紧临干旱的戈壁荒漠,流域内大部分地区也属干旱、半干旱区,北部有大片沙漠和风沙区,西部是高寒 地带,中部是世界著名的黄土高原,干旱、风沙、水土流失灾害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据目前的调查研究资料,流域内风力侵蚀严重的土地面积约11.7万平方公 里,水力侵蚀面积约33.7万平方公里,通称水土流失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严重的水土流失使黄河多年平均来沙量达16亿吨,年最大来沙量达39亿吨, 成为世界上泥沙最多的河流。上中游地区土壤侵蚀产生的大量泥沙不断输往下游地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冲积塑造了黄淮海大平原。同时,黄河的频繁泛滥、改道又给下游平原地区造成巨大的灾难,黄河洪水威胁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治理和开发黄河,是防止荒漠化继续向东南扩张的前哨战,是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再造山川秀美西北地区的重大措施,也是消除下游水患,保障广大平原地区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党和政府翻开人民“治黄”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消除民族心患、实现黄河安澜视作一项重大任务。实际上,党和政府领导治黄的事业早在建国前就开始了。1946年,冀鲁豫解放区就成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 开始了治理黄河的斗争。在建国后不久,1952年10月,毛主席第一次离京外出巡视,首先就是视察黄河。 随后又与1953年、1954年和1955年先后三次视察黄河,做出很多重要指示,谆谆嘱咐:“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1964年,他不顾70多岁的高龄,还一再提出要徒步策马,上溯黄河源,进行实地考察,念念不忘治理与开发黄河。周恩来总理在第一线直接领导“治黄”工作,从1949年前的“反蒋治黄”斗争,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做出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决议,乃至三门峡工程建设,以及1958年抗洪斗争等,许多“治黄”工作的重大决策,都是周总理亲自主持做出的,是为“治黄”事业鞠躬尽瘁,操尽了心。纵观我国的“治黄”历史,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所谓治河实际上只局限于黄河下游地区,并以防御洪灾为主。但是从1946年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黄河,治黄史册翻开了新篇章。

(三)新中国人民“治黄”事业的特点。

治理与开发黄河,中央人民政府首先确立“条、块结合”的独特体制。1950年1月25日,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黄河水利委员会”为流域性机构,直属国家水利部领导,统一领导和管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并直接管理黄河下游河南、山东两省的河防建设和防汛工作,两省的黄河河务局和沿河地、市、县的河务部门,既是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的直属单位,又是各个省地市县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这种独特体制,有利于组织沿河党政军民团结治河,有效地加强了河防管理,对保障黄河防洪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保证作用。

新中国的人民“治黄”事业,一开始就从全面调查研究黄河河情入手,搞好全面规划,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学治黄”。早在50年代初期,黄委会和有关部门就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勘测工作和科学考察,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基础资料。1954年初,由国家计划委员会负责组织编制黄河治理开发规划。1954年10月底提出《黄河综合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它经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审议通过后,于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了《规划》的原则和基本内容。这一《规划》具有如下特点:(1)《规划》的编制是政府行为,批准后就是指导治黄建设的政策依据;(2)《规划》统筹全流域的治理与开发;(3)《规划》突出综合利用的原则;(4)《规划》对水和沙都要加以控制和利用,明确指出,对于黄河治理所应采取的方针,不是把水和泥沙送走,而是要对水和泥沙加以控制,加以利用。其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在黄河干流和支流上修建一系列拦河坝和水库,拦洪、拦沙、调节水量、发电、灌溉。二是主要在甘肃、陕西、山西等三省,展开大规模水土保持行动,既要防治上中游地区的水土流失,又要消除下游地区水害的根源。三是修建三门峡大水库拦洪拦沙,尽快解除下游水患。

与历史上众多的“治黄”方略相比,《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科学治理开发黄河的宏伟蓝图,是“治黄”事业迈向新时代的一个鲜明标志,对我国“治黄”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起到了重大作用。

(四)新中国人民“治黄”事业彪炳千秋。

遵照《规划》的宏大蓝图,一场规模空前的治理和开发黄河的建设高潮在大河上下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新中国的“治黄”事业,无论是关于黄河河情的勘测研究,还是治黄建设的规模,乃至治理和科学开发都是以往任何时代不能比拟的。经过半个世纪的大规模建设,谱写了中国水利史上蔚为壮观的新篇章。

一是形成了防洪工程体系。在黄河上中下游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开发,基本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蓄泄兼筹”的防洪工程体系;建成了三门峡等干、支流防洪水库,以及北金堤、东平湖等平原“蓄滞洪”工程;加高加固了下游两岸堤防,开展河道整治,逐步完善了非工程防洪措施,黄河的洪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防洪能力比过去显著提高。

二是广泛开展了水土保持工程。在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开展了水土保持建设,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配合,治坡与治沟并举的办法,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995年底,累计兴修梯田、条田、沟坝地等基本农田7755万亩,造林 11802万亩,兴建治沟骨干工程854座,淤地坝10万余座,沟道防护及小型蓄水保土工程400多万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输入黄河的泥沙逐步减少。依靠这些工程措施和广大军民的严密防守,连续50年黄河伏秋大汛期没有发生洪水决溢的灾害,扭转了历史上黄河频繁决口改道的险恶局面, 保障了黄淮海广大平原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三是全流域水资源得到较好开发利用。在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147座,总库容574亿立方米,引水工程4500处,黄河流域及下游引黄灌区的灌溉面积,由1950年的1200万亩发展到1995年的10700万亩,流域内河谷川地基本实现水利化,黄河供水范围还扩展到海河、淮河平原地区。在黄河干流上于1957年开工兴建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此后又相继建成了刘家峡、龙羊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三盛公、天桥等7座水利枢纽和水电站,以及小浪底、万家寨水利枢纽和李家峡、大峡水电站等干流工程,总库容563亿立方米,发电装机容量900多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336亿千瓦时,约占黄河干流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9%。这些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防凌、减少河道淤积、灌溉、城市及工业供水和发电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促进了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治黄50年,取得了除害兴利的巨大成效,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新中国“治黄”成果得到了检验。1958年汛期,黄河花园口发生223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这是1933年以来的最大一次洪水。经过河南、山东两省200多万军民的艰苦拼搏,在战洪最紧张的时刻,周总理亲自上黄河大堤与军民共同战斗,取得了防洪的伟大胜利,避免了滞洪区分洪的重大损失,消除了中华民族心腹之患,实现黄河安澜,广大中下游地区成为中华大粮仓,实现了中华民族和广大民众世世代代的夙愿。

五、修建官厅水库,发挥综合功能。

官厅水库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和北京市延庆县界内,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库。它距北京105公里,大部流经黄土地区,含沙量大(最高达32.2%),有“小黄河”之称。下游受到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常泛滥成灾。为了根治永定河,1951年10月开始兴修官厅水库,1954年5月5日建成。水库建于官厅山峡入口处。这里旧有官厅村,水库由此以“官厅”命名。官厅水库的建成,不仅在汛期减少了上游下泻的洪峰,而且拦截了大量泥沙,使永定河得到了彻底根治,在防洪、发电、灌溉等方面一直都发挥着巨大作用。毛主席曾亲临官厅水库视察,并且题词:"庆祝官厅水库工程胜利完成"。

官厅水库建成以来,发挥出综合功能。水库总面积达280平方公里,常年水面面积为130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41.6亿立方米,水库流域总面积4.34万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470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4.6立方米/秒,设计洪水流量11450立方米/秒,总库容21.9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50万亩,发电装机容量3.0万千瓦。水库运行60多年来,为防洪、灌溉、发电发挥了巨大作用。

官厅水库运行60多年来,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和兴利效益。

1. 防洪效益。官厅水库水库防洪效益显著,基本上免除了永定河下游的洪水灾害。水库建成后拦蓄大于1000立方米/秒的洪水有8次,削减洪峰流量70~96%,发挥了拦洪调蓄作用,使下游没有出现洪水灾害,为保障京、津、冀及永定河下游广大地区防洪安全方面也发挥了显著作用。1959年7月底到8月初官厅水库上游出现瞬时流量2660立方米/秒,入库洪峰2499立方米/秒。为保证水库安全,主要利用输水隧洞和发电引水隧洞,进行水库调节;共开启闸门79次,泄水1.78亿立方米,最大泄量为600立方米/秒。同时在官厅山峡洪水较大的情况下,为减轻下游河道负担,输水道泄流在时间上作了适当的调整,水库做了错峰的尝试。

2. 供水效益。官厅水库是下游供水的重要水源。截止2000年,水库累计向下游供水398亿立方米,其中供京、津、冀地区农业用水84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138万亩,北京工业用水173亿立方米,城市地下补水及生活环境用水25亿立方米。为促进首都工农业发展,改善首都城市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发电效益。北京官厅水库旁官厅水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自动化水电站。于1954年4月开工建设,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建成。依赖于能蓄水22.7亿立方米的官厅水库的水作为动力来发电,每年可发相当于万多吨煤炭发出的电力。至2000年,共发电82亿度,为首都及华北地区提供了大量电能。

4. 综合经营效益。水库管理者在确保水库安全运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水土资源优势,前后开展了绿化造林、栽植果树、发展养殖业和饮食服务等项目。林业技术人员还引进培育的新品种——骏枣,以其果大皮薄、香、甜、脆的特点成为水库的一大特产。此外,水库还收获大量农副产品,像捕捞鲜鱼等。

5. 观光旅游效益。官厅水库大坝建于两山之间,将永定河拦腰截断。官厅水库与周围众多旅游景点相接,南距北京德胜门仅70公里,距驰名中外的八达岭长城7公里,东距延庆的龙庆峡8公里,湖边就是康西草原。官厅水库在面积上与密云水库不相上下,被夹在两列山脉之间,水质良好,水面开阔。在南岸一侧有着陡峭的岩岸和细腻的沙滩,再加之附近沙地上盛产的含糖量很高的各种水果,以及便利的交通,对北京人来说,实在是一个周围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官厅水库沿岸修建有园林,成为北京附近风景游览区。

猜你喜欢
水库黄河工程
漳河有一水库群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