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子涵 ,李扬 ,刘平 (齐齐哈尔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大学校园景观不但应该具有美化校园的功能,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教育功能,现代大学更加注重强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和人格的塑造,因此,大学校园景观文化的教育功能是它的重要内涵。身处大学校园里,人们能够充分地感知到校园中的一草一木,包括蕴含深刻寓意的单体景观小品、五彩缤纷的花丛植物以及统一风貌的建筑形式等。一个好的校园景观能够启发人的思想,激励人积极向上的思考,能够净化人的灵魂。大学校园景观文化的创造不是空洞、抽象的说教,其需要将单纯的物质设计与人的行为活动、精神生活联系起来,综合把握、细部推敲,以获得充满阳光与活力的大学文化教育精神。
校园景观贴近大学校园的师生日常生活,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的审美和品味。校园景观能培育师生们的荣誉感以及自豪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格。这种深植灵魂的品格使学生能够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可以以一个自信、从容的态度面对。使学生们在科研中和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亮,为社会做出杰出的贡献。
生态化已然成为现代大学校园规划的关注焦点。如同21世纪以来扩展至全球21个国家的“绿色校园”计划倡导的那样,“让校园环境由人工景观环境为主,兼有部分自然环境向很多本地、非人类物种繁茂生长的场所转变”。构筑起相互交错、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使其产生良好的生态功能,保护校园生物多样性,为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工作环境。提供更多的共享公共空间,促进公众心理健康,保护校园生物多样性,为在校师生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工作环境。在生态意识日渐提高的今天,大学校园景观营造应该与教学楼、图书馆、小广场、口袋公园等公共空间形成连续,使景观的界面、高度、体量、风格、材质与周边环境以及校园整体相协调。大学校园建设需要立足于环境保护,持续发展的立场,将校园环境视为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科学分析、合理选址、适度开发,维持自然环境的原生性,通过校园景观营造对原有环境进行修复与改善,从而推进校园生态化的进程。
齐齐哈尔地区冬季气候环境恶劣,绝大多数室外水体景观无法正常使用。再加上齐齐哈尔地区降雨量不够充沛,冬季多风沙、干燥。由于严寒地区的气候恶劣,干燥、多风沙、冬季寒冷漫长不利于植物生长,一些水体景观在冬季也无法显现出原有的面貌,这些地域环境因素对于严寒地区校园景观产生了较大的制约。通过笔者调查发现,在2014年之前齐齐哈尔大学西校区第一教学楼前曾经有过一处水体景观,并且是以喷泉的形式来营造的,但是2014年末,由于寒冷的气候条件西校区的喷泉水体景观出现上冻和水管胀裂的情况,如今它已经被填平,并且被硬质铺装所取代。在寒冷地区运用水体来营造校园室外景观成为设计师们棘手的难题。
齐齐哈尔大学位于齐齐哈尔市的建华区,校园沿着中华西路和劳动湖成带状延伸,校园景观的设计也没有充分的考虑与劳动湖的有机融合。齐齐哈尔大学校内的部分景观规划缺乏层次感和整体感,忽视细部设计,只停留在表面,也没有与周边环境和场地有机的融合成一体,缺乏场所精神,略显单调、乏味、品质低下。
很多大学园区内虽然营造了一些绿化景观,但不重视绿植和花卉间的色彩以及层次搭配。再者使用大量硬质铺装,材质和色彩也比较单一,更是大大降低了实用性。没有与校园其他景观小品、照明设施相互协调,略显生硬和突兀,缺少校园艺术氛围、视觉美感。这就使得校园景观失去其真实的存在价值,没有将校园的文化精神注入其中成为华而不实的空架子。设计规划出富有层次感、文化积淀、空间美感的校园景观是设计师应该深度思考的问题。
在进行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区域地理位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进行大学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该了解城市和地区营造需求,展示一些高度可见的与地区特色相结合的景观。这样设计出来的校园景观才能不脱离地域,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
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域文化都会对校园景观设计产生较大影响。在规划设计中应该结合实地环境,做到依实规划,使景观富有生态功能又能富有严寒地区特色。大面积水体的引入在南方雨水充沛的地区美化效果非常好,但是在严寒地区雨水较少的气候条件下,水管会出现冻裂的情况,增加了维护费用也影响了水体景观的使用。结合地域特色对高校校园景观进行设计,其设计结果不仅要具有生态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地域因素是严寒地区高校校园景观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和特色背景,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地域特色来打造具有严寒特色的高校校园景观。
在冬季,严寒地区大学校园内被积雪覆盖,一片苍白没有其他颜色。例如齐齐哈尔大学东校区的景观营造,校方最初的想法是安放一个纪念性的主题雕塑,但是设计师的解读是学校真正需要的不是校园中心的纪念碑,而是一个集合人文与功能为一体的集聚性空间,让学生休憩的同时还能举办一些校园活动,并且适当的对外开放。但是到了冬季,松懈的校园景观管理,和对冬季校园景观“再设计”的忽视使得这个中心纪念性广场变得毫无生机。
齐齐哈尔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普遍没有构筑起相互交错、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没有使其产生良好的景观互动性。学生是景观设计的服务对象,但在景观设计中并没有真正考虑到使用者和观赏者的感受,学生主体没有在景观营造过程中参与设计。营造的景观环境给人一种不易亲近的感觉,缺乏学生的融入就会产生与环境的疏离感。从美学上讲,创造一系列连续变化的绿地空间,符合美学的抑扬顿挫、开闭有致的原则,使人居环境掩映于绿树丛中,如此可以为师生的视觉提供一个赏心悦目、富有生机的开敞空间。
红色文化是铸造时代的力量,缅怀先烈是华夏中国亘古不变的文化内涵。缅怀英雄,是为了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高校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一批又一批有灵魂、有本事、有品德、有纪律的优秀青年。在严寒地区,很多大学的校园景观营造忽视对“红色文化”的建设。齐齐哈尔地区拥有丰富而独特的红色资源,它们拥有悠久的历史,且类别繁多,形成了独特的严寒精神,这些都可以为齐齐哈尔大学的校园景观注入“红色基因”。把“红的基因”融入校园景观建设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齐齐哈尔自古以来就作为严寒地区承接,建城后,黑龙江将军衙门移驻齐齐哈尔,有“扼四达之要冲,为诸城之都会”之称。
大学校园景观环境本身就是地域性文化与民俗文化的反映与体现,评价一个校园规划是否具有特色时,能否体现这种地域文化是重要的评判标准,所以齐齐哈尔大学校园景观建设应根据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确立其主题,在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注入精髓。例如同济大学校名取自成语“同舟共济”,经过112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然成为一所特色鲜明,享誉海内外的综合性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应该体现地域特色,春赏花、夏听雨、秋望月、冬观雪,四季各有不同。松树顶的白雪、玻璃上的雾气、枯枝间的暖阳等等,与其他地区相比,严寒地区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美。根据这些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将齐齐哈尔大学的校园文化精神注入其中。
在冬季,由于寒冷的气候条件,校园会显得没有亲和力。既然这样,不妨使用这一独具特色的自然条件,改被动为主动,利用齐齐哈尔市天然的冰雪资源建设景观。在植物的搭配上注意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赋予层次感,从而产生更好的造景效果。在景观观景营造的基础之上积极开展冰雪运动,增添校园活力,形成独特的严寒校园人文环境。例如浇筑冰场,开展校园冬季运动会,开设滑冰、滑雪体育选修课程等。鼓励师生在校园开展冰雕、雪雕的作品创造,形成严寒地区校园景观冬季的特色。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复杂程度和多样化的概念,是自然生态的延伸与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景观营造应该与生态相互融合,与城市生态系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但是崇尚神态与自然地景观并不是随心所欲放纵任其自然,而是要独具匠心,在自然的状态下稍加修饰,不留下太多人工雕琢的痕迹,于不经意之间,有如神来之笔,堆叠出诗画般的美妙意境。
如东北农业大学挖掘绿地景观的内涵,以“农”作为景观主题,以“田”为表现形式,打造了一个具有特色的“五谷园”。深受在校师生的喜爱,真实表达了田园风光的简单、淳朴、自然、大气的特点。校园中的试验田区展现了农田实景,还可以作为教学的辅助用地。这可以为齐齐哈尔大学校园景观营造提供借鉴的案例。
新时代中国的大学正在快速发展。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肩负学习就业的任务,也同样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使命。营造一个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校园景观是高校软环境提升的一个关键点,尤其是北方严寒地区的高校更是如此。
本文经过调查并结合了齐齐哈尔大学所在地理区位对其校园景观营造提出了建议,对齐齐哈尔大学的文化和历史进行梳理,结合校园所处的地域特色和校园景观现有状况,针对性地提出了齐大校园景观营造方式方法,一方面增加了校园内部的交流空间,同时又推进了齐齐哈尔大学校园生态化进程,使校园景观营造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