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究

2020-12-24 05:27许宗瑞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岳 莉,许宗瑞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则指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夯实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责任,高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责无旁贷。课程思政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和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提高全体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有助于改变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德”、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单兵作战的现象,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3]

一、“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一)“课程思政”是高校办学的正确导向

全球化带来多元发展,各种文化、思潮、意识形态势必相互影响。在不断发展的时代,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国高等教育必须严格对标国家发展战略需求,明确教育事业的初心使命依然是“立德树人”,这不仅与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休戚相关,而且是“教育”二字的应有之义。如果仅仅依靠思政课堂,势必会忽视其他课程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德育功能,各高校都应充分依靠并利用自身多学科优势,发挥各课程潜力,挖掘其隐性思政资源,辅助思政课主课堂,打通课堂到立德树人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三全育人”。

(二)“课程思政”是新型的认知理念

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任何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都应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同时,课程思政也可看作一种新型的认知方式,即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德育使命,主动结合学科和课程特色培养学生德育思维,利用课程的显性思政要素,挖掘课程蕴含的隐性思政要素,与课堂教学动态结合有机融入,让课堂成为德育理念具象化的载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家国情怀植入学生心灵深处。

(三)“课程思政”是育人工作的核心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宏观设计和统筹规划,教育本身所具有的“教书”和“育人”这两个重要功能往往被割裂开来,形成“两张皮”。这种情况在高校尤为突出,不少教师认为课程教学只需针对相应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即可,与育人事务、化人工作毫不相干。然而,教育的根本是育人,是要为国家解决“培养什么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和“怎样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既然课堂是教育工程实施的主阵地,育人工作就应该立足这一阵地,各课程教师都要站稳讲台,转变教学理念,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一)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属性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人文教育的组成部分,其目标主要是教育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和掌握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了解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和思维方式,培养多元化的包容态度,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课程本身除具有工具性之外还兼具人文性。正如有学者强调的那样,“大学英语课程强调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直接跟进世界最新科技的发展,认识世界优秀的文化和文明,还要学会使用英语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和价值观,传递中国声音和展示中国形象。”[4]同样,思政课程的着力点在于立德树人,强调思想引领作用,帮助学生提高认知,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这一点而言,大学英语课程和思政课程不谋而合。大学英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程所具备的语言文化优势,精心筛选中国文化素材,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将其融入课堂,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不断提高他们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二)大学英语课程的自身特点

目前在全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具有一些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可以归结为课程历时较长、课时较多、内容包罗万象、影响范围广泛等。修满大学英语课程学分往往需要四个学期,虽然不少高校已开始缩减课时学分,但大学英语仍占据较大比重,整体教学过程适合融入中国文化、中国国情等知识内容。另外,大学英语教材内容覆盖面广,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社会等诸多方面,课程思政的显性和隐性元素极为丰富。即便教材所选内容完全和西方国家有关,中国文化、中国国情的知识内容也可随时插入,将中西方文明文化进行对比,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增强其文化理解力与适应性。再者,大学英语课程受众广泛,基本面向全体非英语专业学生,便于在结合学生专业的基础上挖掘与之紧密相关的契合点并产生广泛影响。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该课程可以有机融入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实现同频共振。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发展空间

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围绕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忽略了课程本身与思政教育的契合,其思政功能处于明显缺失状态,这其中有两方面原因。其一,不少大学英语教师本身思政意识淡薄。作为语言类课程教师,课堂教学往往只侧重语言要素,忽视了价值引领作用的发挥。其二,大学英语教材中引入的西方文化元素过多,缺乏对中国文化的追溯和引申。虽然学生可能会意识到讲述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性,但因为教学过程缺乏相关素材指引,很难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精髓要义,用世界通用语言讲述特色鲜明的中国故事。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以讲授西方语言文化为契机,因势利导,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英语词汇和知识、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引导其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坚持英语课程的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和情感认同,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5]。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为实现教、学以及课程思政三方面的高效融合统一,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培养主动意识并发挥自身作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需求,以教材内容为依托,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方法,圆满完成教学过程,最终实现教学效果并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整个过程,可以归纳为教师意识转变、思政资源挖掘、教学框架设计、教学效果实现四个方面。笔者以所在教学团队参加全国外语教学大赛的经历(2019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为例,围绕上述四个方面尝试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课程思政。

(一)教师意识转变

改变思想、付诸行动主要依赖个体认知水平和意识程度。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授业”,更应该发挥“传道”的引领作用,从而达到“解惑”的终极目标,成就教化育人的伟大事业。教师应具备以“道”为先的意识,需要自主自觉地提升认知水平,充分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会干扰专业课程自身的教学活动和减弱教学效果,相反还会提升教学的思想性、人文性,深化教学的内涵,提升教学的效能”[6]。

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开展了多次集体讨论,进行了大量准备,从思想上首先明确当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在课堂中实现语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立德树人目标的统一。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利用教材中隐含的教化素材,结合语言教学所要求的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的实操,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人文素养,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时设计本身需要具有清晰的结构框架,从而对学生的思维模式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和指导性,帮助学生认识到教学过程的逻辑性,感知教学素材中的思政元素,并结合自己所学内容进行分析研判,修正自己的既有观念,最终创造性地用英语进行输出和表达。也就是说,只有教师主动适应课程思政的新变化新要求,才能身体力行,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二)思政资源挖掘

各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知识体系,各课程也都蕴藏丰富的德育资源,只要深入思考,不断实践,就可以科学有效地进行挖掘,因势利导实施课程思政。目前使用率较高的大学英语教材基本以西方文化知识材料为主,教材中介绍中国本土文化的材料虽正在不断增多,但也比较有限。教师可以在立足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补充,针对教材中西方文化内容选取对应或相关的中国文化要素,加以梳理、对比,打开学生心灵之窗,帮助他们用包容的视野加深文化认知,实现两种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

笔者所在团队选择的视听教学素材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创作的著名肖像画《蒙娜丽莎》。该素材本身就蕴含深刻的思政元素,可以深度剖析。首先,素材本身具有独特的人文性,这幅名画是全人类的艺术瑰宝,大学生应该了解画作的基本信息,能够简单描述。其次,该视听内容也极具创新性,并非简单介绍画家年份等信息,而是把主要焦点放在对这幅世界名画的分析上,指出画作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革命性意义,并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它究竟在哪些方面突破了当时广为流行的肖像画的框架束缚。另外,整个视听材料的内容在语篇层面上结构清晰,要点鲜明,在表达中主要采用了“总分总”结构,提纲挈领,给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呈现方式。

在深入分析了教学材料的特点后,团队还选择补充介绍中国文人画特点的一段英文视频。这样的增添,使得教学过程不再是单向的英美文化输入,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平等对话与交流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描述现象、分析问题、陈述理由的能力,真正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思辨能力和思想教育融为一体[7]。补充的视听材料,旨在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然后洞悉中西绘画文化的差异。课堂教学的实施,把文化的知识性和语言能力素质的提高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学生的认知内驱力被全面调动起来之后,教师又注意进一步落实课后小组活动,让学生查找中国宫廷画素材并与课堂中所掌握的中国文人画进行比较。宫廷画作为中国传统画作的重要组成,是特定文化背景的产物,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画和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小组协作完成课后任务,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也可促进他们进行思考以及与同伴一起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搜集到的素材与课内素材进行比较,能有效锻炼并提升学生批判思维能力。

(三)教学框架设计

课时设计的思路结构是一堂课整体构架的宏观体现,从整体的教学框架着眼,课时设计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统筹合理,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教和学双向交互,融合互通,比例均衡。在整体设计时就注重教学设计的逻辑性和内在层级性,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对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起到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也是培养学生进行批判思维的一个重要步骤。

笔者所在团队选择的比赛教学内容是《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册)》第三单元Art for Art’s Sake,单元主题涉及中西绘画艺术。在设计教学框架伊始,团队就明确了教学目标,即通过教材视听素材的信息输入让学生把握其逻辑思路,产出针对中国绘画艺术这一主题的思考和表达,提升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具体而言,教学目标体现了知识和技能两个必备要点,让学生利用宏观提纲结构的听力技能把握材料逻辑思路,然后再依据提纲结构作为表述框架产出介绍中国文人画要素的口头表达任务,深化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增强其对中国文化认同感。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贯穿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两方面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自我管控和自我约束。听前环节中,导入宏观结构听力技巧——提纲框架,在该结构的辅助下获取视听材料的总体思路,并使用“汉堡包”模型作为教具,类比听力素材中的提纲框架,使抽象的思维概念具象化。同时,设计信息图表,辅以匹配词汇练习让学生完成任务,对比中国文人画和宫廷画的差异。之所以绘制图表,设置匹配练习,都是为了利用直观的语料输入,帮助学生搭建好必要的“脚手架”,为视听理解中的重点难点词汇和教学之后的产出任务做好铺垫和预设。“汉堡包”作为思维主线,引导学生在听中环节掌握和巩固这种可用在表述中的提纲逻辑,安排多样化听中任务,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例如,第一遍听力任务设计是要求学生泛听篇章的整体结构,搜寻篇章中所利用的“汉堡包”梳理思路框架;第二遍听力任务侧重精听,要求学生利用之前课堂中强调的笔记技巧,抓住填充整体框架的细节信息,主要侧重其中与表达直接相关词汇结构,如主要动作动词和描述性的形容词、副词。随即设置听后任务,学生依然需要利用“汉堡包”结构,完成现实场景模仿任务——在校园文化节上简要介绍中国文人画的风格和特色。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为夯实课内语言技能,布置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表述中国宫廷画的特点,进一步拓展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整个教学框架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把文化自信的培养过程与语言技能的操练过程有机融合,课本素材的西方艺术与补充素材的中国画相互照应,填补认知领域的空缺,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交流自然会离不开文化的传播,这种传播应该是目的语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之间双向进行的”[8]。

(四)教学过程实施

从教师自我意识的树立到对教学环节进行宏观设计,再到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加上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最终都是为了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的重要功能。换言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现要依据教学框架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大学生的实际认知程度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把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汇入教学过程,阶梯式推进各个教学环节。笔者所在团队按照既定的设计结构,分步完成听前、听中、听后三个主要阶段的课堂活动,再辅以课后小组任务设计,开展了有效的课堂教学。

听前过程主要以资料查找和补充阅读为主,旨在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选择与课堂内容贴合度高的思政元素,例如,强调中国画作蕴含的内省、包容等精神,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整理思路,增强学生自身的德育意识,训练自我思考能力,对课堂教学环节起到预热作用。就课堂视听素材《蒙娜丽莎》而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口语表达中的提纲层级,结合生活中常见的汉堡包作为类比分析,把思考过程具象化,有效锻炼了逻辑表达能力。

听中环节可以利用具体的教学任务设计,逐层推进,融入思政要素。例如,补充听力材料中的中国文人画介绍本身就是对课堂西方文化单向输入的弥补,因为文人画这一艺术分野极具中国特色,需要中国学生有基本的认知能力。另外,听力练习结束后还设计了口头陈述环节,训练学生语言技能,体现技能教学中的知识化目标。国际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传承和展示,是当代中国大学生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他们人文素养的体现。

听后的小组任务主要采取合作研究式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搜索与中国宫廷画有关的资料介绍,而且还要与中国文人画进行比较。这样的活动旨在提升拓展任务的挑战度,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锻炼其思辨能力中高层次的比较、分析、综合认知能力,并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同时,在反思课中所掌握的素材的基础上,学生对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加深,激发了自身积极进取的求知精神,学会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实现“四个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有效方式。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丰富,课堂氛围良好,既让学生掌握了人文知识,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又让课程思政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做到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使学生“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9]。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深化认识,勇于实践,探索行之有效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路径。高校要加强顶层设计,鼓励教师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相关研究,组织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在教学评比、评奖、考核等过程中增加对课程思政内容和教学效果的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上下联动的有机体系,不断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科学素养视角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