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是办法 干才有希望

2020-12-24 02:11戴江,赵芳,王菁
今日民族 2020年10期
关键词:西畴精神

西畴公路建设 李光聪 摄

走进西畴县兴街镇江龙村,一条环绕村庄、宽阔平坦的进村入户水泥路,洋溢着现代气息的幢幢楼房,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橘子林,让大家看到了小康村、生态村、文明富裕村的崭新风貌,体验到了“小康是干出来的,不是等靠要来的”真实含义;老黑箐苗族村,在田间地头、村舍道旁、校园课堂,随处可以见到身着民族服饰的男女老少,听到动人的歌声,看到传统的舞蹈,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这里盛开;在三光村石漠化整治区,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石头地埂,一块块平整连片的石漠梯地,一片片猕猴桃果林,一套套高效节水灌溉的输水管网,让大家看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

横向来看,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实属寻常,但结合西畴县严苛的自然环境、艰辛的改造历程看,镌刻在石漠荒山上的汗水和成绩,最深刻地体现着中华民族不朽的“人民伟力”。

于绝境中开天辟地。西畴人的坚强、奋斗、不认命,点燃了“西畴精神”的火把;西畴人的智慧、创新、不服输,更让“西畴精神”在传承发扬中历久弥新。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比石头还要坚硬的信念,比大山还要高昂的斗志,西畴人民才从内心深处喊响了“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最强音,在改革发展和脱贫攻坚实践中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

“西畴精神”践行者群像

上世纪 90 年代的西畴县,放眼望去,视野范围内尽是一个一个的白色或灰褐色隆起,这些密密麻麻的隆起不是别的,都是石头。

全县 99.9% 的面积属于山区,其中裸露、半裸露的岩溶石漠化面积占75.4%,被外国地质专家断言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是全国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汉、壮、苗、彝、瑶、蒙古等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一代代西畴各族人民就在这样的石头缝里扒生活。

“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长在石窝窝;春种一大坡,秋收一小箩。”一首久传的民谣,道出西畴人的困境与愁苦。

面对“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难题,西畴人甩开膀子干起来,为生存发展寻出路。

王廷位:炸石修路第一炮

“西畴精神”诞生地木者是一个典型缺水少土的石旮旯村子。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因自然环境恶劣、生活贫困,村民们为了生存,相互争地、争水、争山界,经常发生各种矛盾纠纷。为了改变“守着石窝过穷日子”的状况,找到一条让村民既不离村又能发展、解决吃饭难的路子,1990 年底,王廷位、刘登荣等基层党员干部带领村里 300 多名群众,男女老少齐上阵,以 105 天苦战,用炸药炸、铁锤砸、炮杆撬、錾子凿,硬生生在石旮旯里刨出了 600 多亩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 台地,当年就种上杂交玉米,亩产 400 多公斤,产量是以前的4 倍,一举甩掉了“口袋村”帽子。

李华明:12 年凿通“最后一公里”

岩头村“长”在悬崖峭壁之上,进村最后 1 公里路被一座悬崖挡住了,村民需要冒着很大的危险翻越这条坎坷崎岖的“猴爬路”。村民卖头猪,得请人把猪抬出山去,工钱就要花去猪价的一半。

党员、村民小组长李华明动员 15 户村民筹资干了12 年,硬生生在悬崖峭壁上劈出 4 米宽的进村路,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脱贫致富路,被誉为大山里的“现代愚公”。一公里,很短!12 年,很长!李华明深有感触地说:“干集体公益的事,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只要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就跟着干;认准的事情,就要坚持干,一年接着一年干,就像修长城一样,总有修好的那一天。”

或许有人会说,怎么老是造地、修路?干吗不搬出去?他们搬过,有搬到砚山的,有搬到勐海的,但“故土难离”,同时“人离乡贱”,更多的人还是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守望着这片山高坡陡但难以离弃的家园,坚信在汗水和自己的双手中,一定有生路。

搬家不如搬石头 吕兴仁 摄

西畴精神亮新魂 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时代的移山“愚公”李华明

微笑西畴侯寿高 吕德仁 摄

用“西畴精神”创造生命奇迹谢成芬 吕德仁 摄

石漠化治理带头人刘超仁西畴县摄影协会供图

谢成芬:癌细胞拼不过人的精神

海子坝村党员、村小组长谢成芬,带领乡亲们打基础、兴产业、建新村,10 余年来一直默默奉献。

2009 年 7 月,她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仍然抱病带领群众抗旱救灾、建设水泥路。2010 年 7 月,苦干近 3年,全长 8 公里的水泥路全线贯通,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输难、商品交易难等问题。路修通后,生命奇迹也出现了,谢成芬的身体渐渐好了起来,到医院复查,癌细胞全然消失了。医生说谢成芬创造了生命奇迹,村里人也说“真是好人自有好报”。

侯寿高:敢比愚公劈山修路建家园

肖家塘村与外界只有一条翻悬崖、越峭壁的羊肠小道,村民长期出行难。原有的 16 户人家有 12 户先后外迁他乡,村里只剩下 4 户人家。

28 岁的党员侯寿高是村民小组长,曾外出考察过村民搬迁的地方。他发现外迁也不能立刻解决贫困问题,更体会到了背井离乡的滋味实在不好受,还是守着故土比较踏实。再说,祖祖辈辈先前不也一直这样生活过来的吗?他不相信自己生活不下去。

2006 年,在侯寿高的带领下,4 户人家咬牙盟誓,决意自己修路,他们整整干了 6 年,在石山深处凿出了一条 5 公里的公路,让他们能走出大山,也能走回家乡。为此家家几乎“砸锅卖铁”倾其所有,邓招财一个手指被石头砸断;侯寿高的岳父姚仕斌带病坚持修路积劳成疾,最终还未完成通路的夙愿就离开了人世。路通后,侯寿高到文山城里开了一家快餐馆,生意红红火火。在他家堂屋里挂着这样一副对联——“敢比愚公劈山修路建家园,勤劳一家欢天喜地迎新年”。

刘超仁:花甲入党带头干

江龙村缺水少土,生存条件很差,群众年复一年地过着“半年粗糠半年粮”的穷日子,是一个拎着口袋四处借粮充饥度日的“口袋村”。附近村寨都在建设新农村,而江龙村的群众还是坐等观望,没有动起来、干起来,村里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都落后于其他村寨。

全村群众在 58 岁才入党的退休教师刘超仁等党员干部带领下,自筹资金铺筑进村入户的水泥路,建盖活动室,安装路灯,建设村内花园,发展“一村一品”增收产业。现在,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当时的 2000多元增加到 9300 元。

自己的家园自己建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西畴自近现代以来一直是抗法战争、抗日战争、援越抗法、援越抗美、南疆边境冲突的支前战区,历经战火的洗礼,西畴人对“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的理解更为深刻,对伟大祖国无比认同,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无比强烈,守土固边的信念无比坚定,守望相助的团结意识无比牢固,思想意识中从不缺乏共同建设好家园的自觉自尊自信。

“西畴精神”放光芒 李光聪 摄

西畴县江龙村柚子丰收 李光聪 摄

不是每个人的家乡都是插根筷子能成林的丰饶之地,严苛的自然环境对每一个西畴人出着共同的难题。“我们的家园病了,我们不去治,还靠谁呢?”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西畴人,都是一家人,家园“病”了,每个人都要担起对这片土地的责任,再苦再难一起经历,绝不能“一搬了之”。

这既有“故土难离”的不舍,也有“人离乡贱”的担忧,如果不愿意坐等受穷,那就只有选择苦干实干,挣出一条生路来。

自木者村开山炸石造地第一炮打响之后,村村寨寨的群众纷纷向石旮旯要地、向老天爷要水、向悬崖峭壁要路……

在西畴,各族群众自强不息、团结互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表现得十分突出,主体作用发挥得十分明显,为了求生存、求发展,他们没有坐等观望,而是始终以主人翁姿态,先干起来,用干的行动、干的壮举感动社会各界,赢得各方支持,变“党委政府要我干”为“我要干”,变“党委政府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政府在农村投入 10 万元资金,通过群众投工投劳、集资筹款,能干出二三十万元的项目来。

正是在思想上、认识上从被动“等”到主动“干”的深刻变化,燃起了西畴人不屈不挠、抗击贫困的火苗。西畴人民不悲观、不埋怨、不低头,他们用热血与汗水同自然抗争,用脊梁与激情向贫困宣战,屋里没粮食,搬石造地;地上没有路,劈山开道;山上没有树,封山造林……谱写出感天动地的“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

都是一家人 同过好日子

“西畴精神”是以西畴县为典型代表的文山州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激励各族人民“依靠自身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

进入新时期,为凝心聚力全力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西畴精神”也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发展为“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创新干”。

但无论外延如何拓展,内涵如何深挖,“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这一初心和起点从未改变。

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这片土地上常开长盛。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西畴县依托“西畴精神”,充分发挥各族群众主观能动性,广泛动员群众在创建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全县现已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 1个、民族特色乡镇 1 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12 个、民族特色村 5 个。2019 年,中共西畴县委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牢牢把握发展这一核心,西畴县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鸡街曼 彝族村、董马田湾瑶族村、兴街老黑箐苗族村等少数民族村寨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位于三光片区的老黑箐村小组长项文超感慨地说:老黑箐村的变化相当大,环境美了、群众富了、心情好了,每年村里都举办花山节,村里村外的各族群众都来参加活动,“各民族都来分享我们的民族文化,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团结和睦”。

大力保护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西畴县建设民族文化传习馆、汤谷村“太阳鸟母”文化传习馆、兴街镇者保壮族文化传习馆,实施了鸡街乡曼 村民族文化抢救保护项目、汤谷村壮族稻作文化抢救保护项目。曼 村彝族花倮“葫芦笙舞”、汤谷村“女子太阳山祭祀”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如今,西畴县荣获“中国壮族童谣之乡”称号,兴街镇也被评为“云南省十大刺绣名村镇”。目前,全县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 2 人,省级传承人 9 人,文化实力不断提升。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西畴县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并重,注重在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发展上“扶业”,成立“西畴精神研究和宣传教育中心”,开设了遍布城乡基层的“西畴精神”讲习所,建设“西畴精神”展览馆,通过加强对“西畴精神”的研究、宣讲、教育,提振干部群众的精气神,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实施少数民族村寨危房改造、提升人居环境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打造“三生三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投入 3.29 亿元,实施村容村貌整治950 个,建成美丽乡村 682 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3 个,州级生态文明村 51 个,被评为“全国精准扶贫旅游扶贫示范区”。

创造了从炸石造地转向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20 多年来,全县共治理石漠化 140 多平方公里,建成“三保”台地 10 多万亩,全县的土地复种指数高达 300%,森林覆盖率从 25.2% 提高到53.3%。最让人震撼的数字莫过于搬石头造地垒成的石埂,加起来长达 5 万多公里,连起来可绕地球一周以上。

构建“村村建有巡防队、户户参与大联防,禁毒防艾不放松、人人自觉拒毒品,法律知识进农村、矛盾纠纷不出乡,乡风文明治安好、多年多村零发案”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刑事、治安案件逐年下降。2012 年以来,全县 1774 个村民小组和社区中,有 1530 个未发案,创造了令人叹服的“发案少、秩序好、乡风文明、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西畴新现象,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生动实践,现已在全省进行示范推广。

围绕激发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创新“道德银行”积分制。加快建设符合有挂牌、有房子、有货架、有物品、有制度、有台账、有标价、有专人管理“八有”标准的“幸福超市”,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风尚,建立“道德银行”积分动态管理机制,采取以劳动换取工分、贫困群众通过辛勤劳动积攒工分到“幸福超市”兑现生活用品的方式,破除“等靠要”的消极思想,真切领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深刻哲理。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幸福超市”13 个,带动 8365 户贫困户实现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同步推进。通过实施生态建设、土地整治、道路建设、村庄建设、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等八大项目,昔日的石漠山区变成了生态绿洲。西畴县呈现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政治生态文明,山清水秀的良好局面。近 5 年来,全县 GDP 年均增长 1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15%。

2019 年 4 月,云南省政府宣布,西畴县达到脱贫标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不向穷山恶水低头,敢叫石漠荒山变样。可以说,西畴县的一切变化,一切成果都是“西畴精神”所开出的花,全县各族干群汗水浇灌结出的果。

在凝聚、锤炼“西畴精神”的实践中,各族群众共同面对、共同担当,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也为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打下了坚实地基。

猜你喜欢
西畴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西畴,在时代的大浪中扬帆起航
新时代“西畴精神”礼赞
披荆斩棘斗顽石
不朽的丰碑
西畴之秋(外一首)
“西畴精神”——写在石漠上的壮美史诗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精神长相”需要呵护——“精神美丽”才是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