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微微 徐萌
摘 要:当今社会,粗制滥造的工业化产品越来越多,许多人都不知道类似宋锦一般“慢工出细活”的优秀手工艺的存在。分析宋锦纹样的题材、结构、色彩、形式对传承和发展苏州宋锦文化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纹样;宋锦;题材选择;形式美感;色彩特征
一、宋锦纹样的题材选择
(一)几何题材的灵活应用
在中国传统织物类纹样设计中,几何形态图案样式不管作为地纹还是主纹,都是最常见的。在宋锦织物中,时常可以见到像龟背、卍字、达晕这样的几何纹样。龟背纹,形似龟甲,以正六边形为骨架进行四方连续重复排列,表达了人们追求永生,不死、不灭、不老的愿望。卍字纹,是古代的一种特殊符号,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特殊图案,它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万事万物延绵不绝、顺顺利利。八达晕纹,它以圆形为中心,用垂直线、水平线、对角线向上下左右及四个斜角方向延伸,构成“米”字结构,意为四面八方、八路相通。
(二)动植物题材的抽象处理
传统宋锦纹样里,除几何题材外,自然界里的动植物题材也应用广泛。在手工艺不大发达的早期,象征祥瑞的龙、凤、羊、马、鹤等动物纹样常常被几何化,以图腾的形式出现,形态也相对简单,通常用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方式进行排列,给人一种整齐、严谨、有规律的秩序感。唐宋以后写实风格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此时宋锦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花鸟蝴蝶纹样,也有吸取各类植物纹样精华而进行再创造的纹样。就拿最常见的宝相花纹来说,将花头作变形的艺术处理,然后由中心向外散射绽开,丰富多变,极具形式美感。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前期高度几何化的吉祥动物纹还是后期逐渐艺术化的花卉植物纹,宋锦纹样在题材上虽然会随着时代产生相应的改变,但在主旨意图上,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是永恒不变的。
二、宋锦纹样的组合形式
在经过严谨的纹样处理和布局安排之后,传统宋锦能呈现出局部精致而又整体和谐的效果。因此,不同的组合形式能体现出不同的纹样美感。
(一)抽象题材的加工与再造
宋锦纹样大都以满地规矩的几何紋为特色,单独使用一种几何形态进行排列的方式较少,通常采用多种组合或针对一种进行加工处理。所谓加工处理,就是将一个单位的几何形态进行多次旋转反复拼接并连续排列,以此形成新的具有装饰意味的抽象纹样。这种排列方式错落有致、结构平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在内容上也不失变化。
多种组合,就是将几种单元形态组合起来形成骨架。球路纹、四达晕、六达晕、八达晕、龟背纹等就是宋锦纹样里最常见的多种组合型几何骨架。拿球路纹来说,其结构一般由大小不一的圆形构成两个或三个单元图案进行交叠错落,使纹样层次丰富、繁复规整。在这些几何框架形成之后,一般会填充大的主题花纹和小的缠枝折枝纹对图案进行补充,使得整个纹样严谨稳重。这些几何形态反映出了宋锦纹样雅致沉稳且富有理性色彩的风格特征,体现了宋锦的几何美感,让纹样的视觉效果更丰富多彩。
(二)具象题材的提取与转化
宋锦织物中所出现的具象图案一般经过了特殊的处理,将其外形经过提炼和转化之后,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有节奏、有韵律地进行组合,形成纹样。一方面,会将各色花卉纹样的花头与叶脉分开,花头为主,叶脉为辅,常以团花、缠枝或折枝的形式出现,使整个纹样主次关系明确且互不干扰,整体疏密有致。另一方面,一块完整植物类题材织锦上所能出现的花卉只有一种时,会提取该花卉题材的多种开放姿态进行组合,从而使纹样层次更加丰富。如环藤莲花宋锦,锦缎上的莲花有的花瓣全部盛开,有的则只开几瓣衬托着花心,还有的含苞待放。
(三)抽象与具象题材的组合
宋锦纹样常常将几何抽象形态与动植物等具象形态组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用。一般来说,几何抽象形态为骨架或底纹,动植物等具象形态为填充物或主纹,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
卍字纹作为几何形态,在宋锦中应用甚广,多用做地纹与其他纹样搭配使用。作为地纹,通常与牡丹纹组合,寓意为万世富贵;与荷花纹组合,寓意为万世不灭。传闻武则天因其图案形态可以无限延续,将它比作“万德吉祥”,寓意为万寿无疆。
现藏于苏州丝绸博物馆的灵鹫纹宋锦,是以大小不一的圆形构成的复式小联珠环骨架:大单位圆形主纹里填充着以生命树为中轴、翻转对称的神鸟灵鹫,根部饰以葡萄纹;小单位圆形辅纹填充着各色团花——大小单位依次组合,形成的图案使整个锦缎看上去华丽典雅,充满异域风情。
三、宋锦纹样的形式美感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虽然宋锦纹样的组合形式十分丰富,但其排列方式既有组织又有规律,大都体现了一定的形式美法则。
(一)变化与统一
平面设计上的变化与统一规律来自哲学上的对立统一,在设计中,统一强调画面中各个元素在某个方面要具有一致性,从而使纹样产生和谐的美感;变化强调画面中各个元素在某个方面要具有差异性,从而使纹样在视觉上有所跳跃,有所不同。变化与统一的形式美原则是在纹样整体的协调与统一之中包含着微妙的细节变化,使一幅纹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和更丰富的内容,这是宋锦纹样常用的基本法则之一。比如在红地方棋朵花四合如意天华锦中,严谨的构图方式和生动的纹样图案互相制约又互相补充,横平竖直的几何形态骨架,给人感觉画面十分规整。除此之外的填充纹样,如菱形方框内的主花纹样只有两种,但通过色彩的区分,会让人主观上觉得纹样更加丰富,远不止两种主花纹,在整体上增添了些许变化,使得纹样看着不会过于死板,避免了纹样频繁重复产生的视觉疲劳。
(二)对称与均衡
一幅对称与均衡的装饰图案,给人的第一视觉感受总是平稳、安定且庄重的。“均衡”讲究匀称美,无论是在画面构图、形象大小、色彩感觉上,都需力度均衡;“对称”讲究端庄美,是指图案会根据一个点或者一条线产生对应关系,使得两边图案完全相同,也可以说成是同样形状、同等体积的均衡。如上文所提到的灵鹫纹宋锦,图案复杂,细节表现丰富,以几何形态形成骨架,主要纹样以纵向中轴线形成对称,两边的灵鹫相背而立,形象动态完全一致。宋锦里对称式构图形式常见于以几何形态为骨架的织锦纹样中,这种构图形式使宋锦更显沉稳。
(三)连续与重复
连续性和重复性强的纹样会让人产生秩序感从而印象深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通常将这种连续性重复性强的纹样比喻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宋锦纹样大都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如万字不断纹,无论是作为主体花纹,还是填充纹样或陪衬底纹,都经过了重复的组合、延续与排列。这是宋锦的秩序与重复之美。
四、宋锦纹样的色彩特征
(一)对比变化
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是纹样色彩的三大对比关系。在色相对比上,互相对立的两种颜色搭配在一起时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色彩非常跳跃,传统宋锦通常在颜色上会尽可能少用,即使是某一纹样大胆使用了红绿、黑白对比色,但只要使用面积十分克制,一样能体现其沉稳冷静的特点。在纯度对比上,一般情况下,宋锦纹样在使用两个及以上不同纯度的色彩组合时会产生过于明艳的视觉效果,这时会选择调和色调进行过渡,或用白色进行钩边以降低纯度对比。在明度对比上,同类色相不同明度的变化容易产生一种细腻的晕染效果,而不同色相不同明度的色彩在运用时,会在该纹样整体色调依旧保持和谐稳定的情况下,相互交错、相互叠加以产生新的视觉效果。
(二)调和统一
宋锦不同于其他织锦的特点之一是不过于明艳、富贵,它常常将不同色相、不同明度、不同纯度的色彩进行调和。就拿色相调和来说,它与色相对比不同,色相调和常常采用色相相近的颜色相互组合,形成色调明确的纹样,这种配色方式使得整个画面严谨且具有章法。除了独立调和之外,色相调和又经常与明度调和、纯度调和联系在一起进行统一的调整,使纹样整体色调十分和谐,美感十足。
(三)秀丽明艳
在古代,宋锦作为一种深受文人名士和阶级贵族喜爱的丝织锦缎,虽然没有唐朝织锦的豪华奢靡,但其纹样的形式和色彩依旧秀丽明艳,这和纯度、明度、色相息息相关。纯度和明度越高,色彩越艳丽;纯度和明度越低,色彩越温和。而在色相上,暖色调给人的感觉热烈,冷色调给人的感觉冷淡。宋锦纹样有时会使用金色的材料进行点缀或者钩边,织金在光线下光彩夺目,给人以明艳华丽的感受。
(四)质朴典雅
大部分的宋锦纹样都呈现出质朴典雅的艺术风格,这类纹样的配色无论在明度还是在纯度上都相对较低,多数以冷色调为主,且同类色的色相之间差异较小,整个纹样主要是通过同类色的微弱明暗对比拉开层次,因此色调清冷质朴、沉稳典雅。
参考文献:
[1]钱小萍.中国宋锦[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68.
[2]戴健.南京云锦[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43.
[3]黄修忠.蜀锦[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73.
作者简介:龙微微,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染织艺术。
徐萌,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環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