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霞
【摘 要】 立德树人的实践载体是课程,实践途径是课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进行德育渗透,实现学生教育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教师需要在与读者的对话当中渗透德育,与作者的对话当中渗透德育,与编者的对话当中渗透德育,实现立德树人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落地生根。
【关键词】 德育渗透;小学语文课堂;对话
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要求,需要找到落地生根的载体与途径。在所有学科进行立德树人渗透,既是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教师需要从读者、作者、编者的视野出发,设计相关的教学环节。
一、与教材的读者对话中渗透德育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当中进行德育不是一个单项预设的教学内容。这里的德育是建立在学生言语发展基础上的一个浸润过程。如《司马光》一课,是小学阶段教材中出现的第一篇文言文,具有文言文教学的启蒙功能。教师在组织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课程中,需要发现其中的德育元素。如“众儿皆弃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所有的小孩子都跑掉了,从正常的儿童心理发展角度来看,当一个小孩子不小心掉入了一个很大的盛水容器当中,孩子感到害怕,四处奔跑是一种自然的心理表现与行为特征。这时候司马光挺身而出,砸破了瓮,救出了这个落水的小孩儿。如果老师仅仅把德育放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就窄化了德育的视野。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进行德育渗透。
师:同学们,当一个小孩儿掉进了水中,一起玩的小孩子都跑走了。你们想一想,他们会喊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生1:快来人呀,快来人呀,有人掉到水里去了。
生2:救命啊,救命啊,有人掉到水里去了。
生3:他们会去喊大人。
生4:他们会打110(其他学生纷纷指出当时没有110)。
师:是呀,孩子们,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寻求大人的帮助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那么,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我们接着来看司马光的表现。
在这里,教师就非常好地把文中小孩子四散奔跑与德育建立起联系,实现了在语文学科的育人作用。
再如,在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教学“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一句时,教师设计了两个不同的教学环节。
环节1: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媚”这个字。它是一个女字旁加一个“眉”字。(教师出示一幅古代的美女图)。看老师带来的画,这个女子的眉毛好看吗?
生(齐):好看。
师:“媚”这个字,在古时候就是“美好”的意思。那“相媚好”呢?
生:相互美好。
师:是呀,但“相媚好”一般是形容年轻的男女的。在这里,这对老夫老妇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生1:他们会说,我们的大儿子真勤劳呀!二儿子真能干呀!小儿子真可爱呀!
生2:这里的景色真优美呀!
生3:老翁可能会握住老妇的手说,你辛苦了。
环节2:
师:同学们,“媚”就是相互美好的意思,联系辛弃疾的词,说一说这首词当中,“美好”表现在什么地方,是不是还有“不美好”的地方。
生1:美好表现在环境优美。
生2:美好表现在一家五口其乐融融,大兒子在锄豆,二儿子在织鸡笼,小儿子在剥莲蓬,很可爱。
生3:美好表现在老翁老妇喝了点小酒,说着家常,过着小日子。
师:是的,这些都是辛弃疾眼中所见到的美好,结合生活经验,你觉得有什么“不美好”的地方吗?
生1:他们家的房子不够美好,“茅檐低小”,就是又矮又小的茅草房子。
生2:插图中小儿子趴在地上剥莲蓬,而老翁老妇年龄都很大了,他们生活会不会很艰苦?
师:孩子们,这是你们从诗句中,从插图中的发现,你们的发现,诗人辛弃疾发现了吗?
生(齐):发现了。
师:既然辛弃疾也发现了,那诗人为什么还觉得这一切是“相媚好”呢?
生1:因为他们的孩子有的勤劳,有的能干,有的可爱。
生2:老翁老夫的感情很好。
生3:这里的景色很美。
师:是呀,孩子们,幸福是一种感觉。它不是以物质为基础,它是以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对生活的一种期许,对生活的一种感受为根据的。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这份幸福,再好好读一遍这首词。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文本当中蕴含德育元素的课文还有很多,《小猴子下山》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目标专一,否则会两手空空;《青蛙卖泥塘》告诉我们,通过一步一步的劳动,就能够让自己的家园变得美好;《桥》告诉我们,共产党员是一面旗帜,当危险来临的时候,共产党人会挺身而出;《诺曼底号遇难记》告诉我们忠于职守,忠于岗位;《青山处处埋忠骨》告诉我们伟人具有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教师需要从这样文本当中,找到德育的载体,带给学生丰富的德育认知。
二、与教材的作者对话中渗透德育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当中每一篇文章都文质兼美,字里行间,有的流露出浓浓的亲情,有的包含科技的素养,有的是美丽的景色,有的是对传统文化的赞美。从中发现德育元素,有利于在学科中育人。
如,冰心的《繁星》三首。冰心的所有小诗都清新自然,饱含童真,蕴藏母爱,通过反复诵读小诗,想象画面,就能够在孩子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如,教学“晴朗的夜空,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这三句话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渗透德育。
师:同学们,从这三句话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生1:在一个夏天晴朗的夜空里,晚风轻轻吹拂,在摇曳的藤萝叶子下面,冰心的母亲把小小冰心抱在膝盖上,给她讲故事。
生2: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月下母子温情图。
师:同学们,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生1:有一次,妈妈抱着,给我讲《三只小猪》的故事。
生2:有一年夏天,妈妈抱着我纳凉,她一边搂着我,哼着催眠曲,一面摇着扇子,为我赶蚊虫。
生3: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抱着我,给我喂药。
师:同学们,天下的母爱都是相同的,今天晚上回到家,你准备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生1:我准备对妈妈说一句,妈妈,您辛苦了。
生2:我准备回家为妈妈画一幅画。
生3:我准备回家帮妈妈洗碗。
生4:我今天晚上回家准备给妈妈洗脚。
在这样的教学环节当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冰心,发现作者现代诗中所蕴藏的“母爱”主题,自然而然地在课堂上渗透了感恩教育。这样的德育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不着痕迹,为孩子带来了认知的回忆,行为的改变。
三、与教材的编者对话中渗透德育
一篇文本进入教科书,编者会围绕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进行取舍与删减。这些删减、修改的地方往往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
如,《鲸》这篇课文。在之前的版本当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国曾经捕获过一头4万公斤的鲸。”在后来的教材当中,就改成了“我国曾经发现过一头4万公斤的鲸。”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1996年中国加入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成为了爱护海洋、保护海洋动物的国际组织成员。爱护海洋生物、不捕杀鲸类也成为所有国民的自觉行为,自然要修订文本。所以,编者就把“捕获”改为了“发现”。当老师有了与编者对话的意识之后,就可以把这一内容作为德育渗透的一部分,也就为学生保护海洋、爱护海洋生物提供了视角。
再如,《松鼠》一課。编者去掉了“据说,有时候松鼠过河是靠尾巴……”这样一段描述。编者为什么要去掉这样的描述呢?因为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讲究的是条理清楚、有理有据。“据说”这样的言语表达形式,不符合说明文的要求。教学中,教师说明一段话的时候,除了要说清楚、说明白,还要有根据。这不仅是写作的要求,更是做人的道理。有证据的说,看似简单,却很不容易。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渗透德育,需要教师精心发现教材当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在与读者、作者、编者的对话当中,实现德育的有机融合,让立德树人在小学语文课程当中落地生根,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让学生的德育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鹏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02):24-25.
[2]单晓宇.课本上启智,教学中立德——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J].江西教育,2017(08):295-296.
[3]张玉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5(09):36+38.
【备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五彩陶娃:乡村小学学科跨界整合课程开发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为XC-b/20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