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自1998年至今,体育加试项目设置、评价标准和实施办法都没有发生过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现行的考试项目设置是否合理?该如何变化?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项目设置进行了分析,得出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招生考试有必要采取“身体素质+专项技能”的模式;招生考试项目与具体考试内容的设置需进一步优化等结论。
关键词:安徽省;体育专业招生;项目设置
一、选题的依据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是为国家培养教练员和运动员,为广大中小学培养师资力量以及培养国家倡导的全民健身,社区体育所需的各级指导员等而设立的术科专业考试。其宗旨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通过科学、严谨的考试方法,以达到对考生专业水平及素质进行客观、准确评定的目的,以利于各高校根据本校体育专业培养要求,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体育专业新生。
安徽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考体育加试实行全省统一考试,考核四项素质(1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原地推铅球、800米跑),这种模式是只考身体素质,不考专项技术。近30年来,安徽高校体育招生从招生项目设置、评分标准制定与评分方法选择都很少发生变化。但放眼全国,特别是发达地区省市都在不断变化,逐步形成一套合理、有序的组织形式。随着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安徽省通过这套现有考试方法入学的学生相对于其他省份考试入学的学生整体素质和专项素质偏低。这样一来,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现行的考试方法是否能适应新形势,能否提高安徽省体育专业学生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
二、全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项目设置历史过程
各省、市、自治区体育专业素质测试的项目数量呈现递增,项目分类更加细化,选择余地更大。身体素质测试占体育总分的演变呈现出起伏状态,经历了50%(1977—1985)、70%(1986—1988)、60%~70%(1989—至今)的变化。相应专项测试也经历了50%、30%、30%~40%的变化,其升降幅度在正负10%之间。专项技术考试项目日益增多,网球、羽毛球、艺术体操等陆续出现在专项技术考试项目中。
按照《1989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工作暂行规定》《1989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体育考试评分标准与办法》的规定:身体素质考试四大项。
(1)速度素质:100米跑。
(2)力量素质:原地推铅球、原地后抛实心球、连续挺举(上肢力量)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二级蛙跳(下肢力量)。
(3)耐力素质:800米跑、1500米跑。
(4)灵敏素质:十字变向障碍跑、三角障碍跑、5米三向折回跑。
在这四项素质考试中,规定速度素质(100米跑)为必考项目,后三项由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选择性调整。
1990年教育部对于《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议》的颁布成为体育高考改革的历史时刻,专项技术考试在20世纪末至今期间各省不断推陈出新,项目扩展包含田径、游泳、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武术、体操、艺术体操、跆拳道、速度滑冰共计13个大项。全国范围内,考试模式多样化,考试内容丰富化,对于更好地选拔优秀体育人才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项目设置现状与分析
安徽省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项目设置几经变化。身体素质测试项目由1977年2类(速度力量)3项,发展成现在的3类(速度、力量、耐力)4项。其中1983、1984这两年测试了灵敏素质,曾经的专项技术考试项目由1977开始止于1985年,1988—1997年各校单独招生考试,各校根据本校具体情况,有的加试专项,有的不加试。从1998年至今,全省统一在安徽师范大学考试,只考查身体素质,不考查专项技术。
1.对各项目设置态度的调查
通过调查295位学生对目前安徽省体育高考项目设置满意度发现,100m、原地推铅球、立定三级跳远这3个项目满意度较高,分别为94.9%、86.7%、89.8%;800m满意度较低仅为53.5%。800m满意度较低的原因在于,学生普遍认为在训练过程中耐力普遍会提升,800m没有必要作为测试项目。
2.对测试项目公平性的调查
安徽省高考体育项目测试环节的公平性,每个学生持不同态度,其中81%的人认为测试项目的测定是公平的,仅1.8%的人认为测试存在不公平,特别是测800m项目和原地推铅球项目。
3.对测试项目能否反映学生综合素质调查
安徽省4个项目的测试能否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持不同意见,认为非常能够的占17.6%,较为能够的占34.2%,一般的占31.2%,不能够的占17%。由此可见,认为能够的占51.8%,仅占一半,所以安徽省高考测试项目有待进一步优化。
四、结论与建议
1.結论
(1)安徽省普通高校体育招生考试有必要采取“身体素质+专项技能”的模式,目前只考身体素质的项目已不能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
(2)安徽省体育专业招生考试项目与具体考试内容的设置尚需探讨,比如四项考试设置仅有速度、力量、耐力类项目的内容,缺乏灵敏以及柔韧方面内容;800m项目考试满意度较低有没有取消的可能。
2.建议
(1)深化体育招生改革,科学设置考试项目。组织专家对考试内容办法进行修订。体育专业招生考试要逐渐从考试内容、形式的变革来适应教育结构的优化、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建立合理可行的选拔模式。
(2)注重考查身体素质项目的科学性、全面性,增加柔韧类和灵敏类项目,同时增加专项测试项目,注重专项项目的选择,既要反映各项目的特点,又要平衡各项目的难易和质与量的问题。
(3)广泛采用高科技测试手段,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对成绩的影响。
作者简介:刘犇,男,汉族,单位:铜陵市第三中学,职称:中学二级,研究方向:安徽省高考训练与政策。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