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020-12-23 04:58杨森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养花群文考点

杨森

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然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作为多文本阅读的一种,群文阅读自提出到推广的历史并不算悠久,但是在这十年时间内已经在全国卓有影响力,成为阅读教学改革的一股强有力的潮流。其实,群文阅读教学对中考考点的训练也是很有意义的,而且效果显著。下面举例来谈一谈。

理清文章线索并分析其作用,这一考点其实是考查梳理文章及作者写作思路的能力,这是比较常见的考点。如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寻找线索》,我所选的篇目为:《阿长与〈山海经〉》《散步》《养花》《我家的男子汉》。

教学环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观人找线

《我家的男子汉》围绕儿子来写他的三件事:对事物的兴趣、独立的要求以及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由此得出结论:文章描写的对象是儿子,这里的儿子就是线索。这个线索从对象上来看是“人物”,我们可以说:人物是线索。此时总结寻找线索的方法:(1)从题目入手;(2)寻找关键字词;(3)反复出现的人、事、物。

二、因事取线

阅读《养花》,寻找线索。通过老师指导和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养花》围绕养花,写了为什么养花,养什么花,养花的乐趣等。所以养花就是线索,这里的线索从对象上来说是“事情”,所以事件也可以是线索。

三、双线合一

阅读《散步》,老师提问:文章写了哪件事?它实际想表达的是什么?得出结论:文章写了散步,很明显能够看出来,文章写的就是这件事。也就是说“散步”(事件)是这篇文章的线索。其实,本文作者的情感变化也是一条线索,只是因为它被隐藏了,好像是在“暗中行事”。这里的两种线索就是“明线”和“暗线”,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嚴谨。由此总结:任何线索都有这样的作用——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

四、定情看线

同学们再看《阿长与〈山海经〉》,找一找写了哪些事情?“我”的情感又是怎样变化的?将这些散乱的故事串联在一起的是什么?学生小组交流后,明确是“我”的情感变化贯穿了全文,线索就是“我”的情感变化。课堂小结:同样是线索,但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同一篇文章,可能拥有不同的线索。有同有异,这就是线索的魅力。

这个案例是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训练学生在阅读中梳理文章以及作者写作思路的能力,学生通过对几篇文章的深入探究,懂得了线索的几种表现形式,通过比较整合,发现异同,集体建构,这也是群文阅读的设计要求、方法和目的。

总之,纵观现在的初中语文试卷中的阅读题尤其是中山市期末考试试题,我们感觉到试题的设计已呈现出多文本趋势。学生在解读文本与答题时必须激活、调动记忆中相关联的隐含文本。这就要求学生有这样的记忆与积累,并能激活与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尤其是比较整合的经验,才能够有思考的正确路径,进而才可能得到阅读题的高分,提升阅读能力。如果学生长时间受到这种训练,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易见效果的。

参考文献:《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养花群文考点
养花人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春天是个养花的人
巧制养花神器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养花让我如此美丽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统计知识考点解析
解读分子结构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