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活起来

2020-12-23 04:58马建霞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师生生命

马建霞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而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

回顾教学,我始终习惯于把学生看作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课堂目标。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育而缺乏生活情趣;重知识积累而漠视文化认知;重教材示范而放松表达热情。因此,让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是我们老师一直思考并努力追求的大目标。所以,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源泉,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活力,喜欢语文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情感的投入

当我们看到上课时部分学生恹恹欲睡,提不起精神;教师提问,少数人回答,思维积极的往往只有几个。我们看到老师确实在认真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有些精彩的词句也在着力推敲,可学生不承情,没能打动学生的心。这样懒散的课堂气氛,教育资源浪费,师生的精力与时间也浪费了不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共同存在着一点,那就是缺少一个字“情”。平静中冷冷的,冰冰的,缺少青少年的勃勃生气,缺少学习中的热情洋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热情,更指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因此,课堂里有感情的浪花,师生就会精神振奋,独特的感悟、别有情味的语言就会如泉水叮咚,汩汩流淌。我们要让课堂成为生命交流的地方,用爱心构建平等、尊重的和谐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前需要我们努力做到:研透教材,挖掘丰富的情感因素。

语文具有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功能,无论是写景状物还是叙事写人,都饱含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师只有在备课时认真体会作者的情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用真情掀动学生情感的波澜,使他们置身于充满浓烈气氛的情境中,被深深感染。如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我为学生渲染了这样的情境:(配乐)太阳火辣辣的,越来越热,浅水洼里的水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可怜的小鱼儿们,你们怎么了?你们感受到什么?你们有什么话说?此时你们想起了谁?

二、课堂灵活,激发学生的情感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鲜活、灵动的学习平台,绝不能一成不变地让学生呆板机械地接收语文知识。只有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打动他们的内心世界,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

1.教师用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要用情感朗读激发学生情感。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可以将文字表达的情感变成易于理解的具有情感的声音。教师在朗读教学中,除指导学生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进一步满怀感情地范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如教学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教师可以简介作者的写作背景,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元二使安西之行中的困难与艰辛,抓住“更”字进行引导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此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2.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情感

語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于语文教学,使得课文描写的形象变成仿佛能看到、听到、触摸到的形象,就能使他们的感受更真切。比如学习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就可以运用表演和分角色朗读体验情感。在配乐朗读过程中,学生的喜、怒、哀、乐随文章的情脉而发:有的音量适度,快慢适中,如滔滔激流震撼心弦;有的又如春雨霏霏,滋润心田。通过朗读,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情趣,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

总之,课堂是师生们神采飞扬的“阳光地带”,是教师们焕发活力的“动感地带”,是教师们激情燃烧的“情感地带”。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大胆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在总结中追求更大的创新,就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激情四射,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想学、乐学、好学的场所,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师生生命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麻辣师生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