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程
摘 要:以《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为轴心,构建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形成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课程优势,创新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学生评价机制,提高教学效果,在课程思政的基础上满足学生专业的需求,培养学生专业素养,丰富历史学专业教学内容。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构建原则;构建机制
《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是高校历史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上承《中国古代史》,下启《中国当代史》,在整个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如何整合中国近现代史课程资源,形成搭配合理的课程群,发挥优势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积累,结合“学科思政”的新理念,以《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为主线,辅以中国近现代专门史和专题研究,结合学生实际,打造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提升了中国近现代史教学的效果,形成灵活便捷易于操作的学生评价机制,既满足了专业学习的需要,又发挥“学科思政”的优势,是一种创新性的探索。
一、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构建的原则
课程群建设是信息化时代课程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学科优势,打造课程特色品牌。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整合中国近现代史课程资源的同时,更好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满足学生更多的专业需求,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在进行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构建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有的放矢,有序进行。
1.专业性原则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的构建必须坚持专业性原则。《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是历史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在进行课程群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符合历史学专业教学的实际,专注其专业性,更好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满足专业需求,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群建设就应该围绕《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而展开,其他课程的设置和开展以服务于这两门专业课程为宗旨,是这两门课程的拓展和延伸,目的就是为了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形成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整体认知和完整知识结构,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脉络,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线索,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规律,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在系统完整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节点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形成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正确认知,提升学生学术水平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思政性原则
中国近现代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教材,构建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必须围绕着“课程思政”,利用好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材料,既体现课程特点,有凸显思政效果。认真梳理中国近现代史中所蕴涵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专业深化与思想提高并进,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站位,自觉将自身的学习、工作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大学生在价值观形成并趋于稳定的过程中,老师要因势利导、答疑解惑,参与其人生的选择,成为他们人生中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者。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选择,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而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必须赢得广大的知识青年,为党注入新生力量和旺盛的战斗力。因此,构建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如何做好人、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不仅是课程建设的需要,更是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把理论知识、政治信念传输给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核心价值观武装新时代的大学生,占领大学课堂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阵地,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延伸性原则
这里的延伸,不是课堂的向外延伸,而是课程体系的内在关联的延伸。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的创建,专业上内容的拓展是题中应有之义,以《中国近现代专门史》和《中国近现代专题研究》为主线进行课程的设计和展开,拓展专业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满足历史学专业学生的专业需求,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其专业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挥中国近现代史的专业优势,结合本地丰富的革命史资源,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课程,并根据不同院系的专业特点,继续拓展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形成具有不同院系特点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如结合音乐教育的特点,利用沂蒙地区独具特色的红色歌曲,开设相应的课程,结合美术专业特点形成山东根据地美术教育课程,根据体育专业特点进行红色运动会的研究和教育,还有,利用山东根据地剧团活动资料、政权建设资料、法制建设资料、文化艺术史资料、红色教育资料、新闻报刊史资料等,对应相应的院系设计特色中国近现代史课程。这样,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不断向外延伸,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群,不仅针对历史学专业学生专业的提高,也相应地丰富了其他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在其中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其教学效果就会相应提高。
4.创新性原則
创新是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构建的灵魂。对于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的构建,其创新性体现在多方面。首先是课程结构体系的创新,课程群并不仅仅是三两门课程的组合,而是以中国近现代史为核心,结合本地优势资源,根据不同院系的具体情况开设一系列的相关课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艺术、教育等多个门类和学科,使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涵盖更广泛,内容更加详实,既单独成为一门课程,又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整个课程群体系完备,内涵丰富。其次是课程评价体系的创新,不再用单一的考试或考查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而是实行“N+1”的考核评价机制,全方位考察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授人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理念,帮助其在中国近现代史相关课程的学习中,感悟历史,领悟真知,真正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中国近现代史的演进与发展,发现历史性的规律,从历史发展中汲取力量,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历史站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进。
二、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的结构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的构建是一个实践基础上的探索过程,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和修正,使课程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和科学,具有可操作性,从而提高其实效性,突出其特色性,最终形成一批优质课程。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改革,而更应该是课程群理念下的教学教育实践,实现了对教与学关系的关切,使二者有效衔接,学生在提高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进行了“四史”教育,具有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使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使培养目标更加明确。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的构建应该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以实现对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形成优质课程,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对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就是课程群构建的过程。对课程群的构建首先明确的就是课程群的结构和分类。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主要有主体课程、专业相关课程、通识课程和发散性课程四个部分组成。
1.主体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的主体课程就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我们习惯上把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称为中国近代史,也就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而过去历史学专业的《中国近代史》课程就是采用的这一习惯划分。而在理论上中国近代史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历史时时期,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目前的《中国近代史》课程所讲授的已经是理论上的中国近代史了。
而中国近现代史,就是指中国自1840年以来的180年的历史。就其课程内容而言,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新时代,而现行教材几经修订也更加明了清晰,知识点有明确的逻辑结构,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应该让学生明了的是,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群众和仁人志士为救国存亡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而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带领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书写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中国社会将在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分两步走用三十年的时间全面实现现代化,把中国社会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将通过共建共享的发展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新进展。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谱写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为世界实现和平发展繁荣进步、为人类社会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贡献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此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有了一条与西方不同但又极其可靠而现实的途径。
2.专业相关课程
专业相关课程包含很多内容,必须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各自的興趣和需求,开设不同的课程。具体的步骤就是开设《中国近现代专门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两门课程,包括政治制度研究、军事斗争研究、经济发展研究、思想研究、文化研究、外交研究等,旧民主主义革命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过渡时期的历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改革开放时期史和新时代发展史等。《中国近现代专门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面宽泛,要想对每一个专题和每一门专门史进行面面俱到的讲授困难较大,这就要求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由学生自己选择具体的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选择建立兴趣学习小组,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疑难问题和争论问题,由各学习小组汇总到教师,再由教师有针对性进行解答,统一认识。通过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其知识结构,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
3.通识课程
按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精神,结合本地红色资源优势,开设《沂蒙文化与沂蒙精神》通识必修课。这是一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沂蒙精神、沂蒙红色文化的学习、思考、理解和领悟,全面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崇尚荣誉责任、健全人格品德,增强爱国意识、集体意识、创业意识、奉献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专业理论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自觉成为具有“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临大特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让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通识课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以沂蒙精神这一“红魂”为主线,着重突出沂蒙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重点阐述沂蒙精神的历史渊源与时代价值、主要特征与主要内涵、沂蒙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学习观、事业观的关系。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沂蒙红色文化、沂蒙精神概说、沂蒙精神内涵阐释、沂蒙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等专题内容。
本着理论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结合发展实际及时引入新的研究成果,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把握热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下功夫,更好地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同时加强集体备课,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把沂蒙文化与沂蒙精神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开设同时课程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对沂蒙红色文化和沂蒙精神有个系统的了解和认识,了解红色精神的内涵、特性及其各种存在形式,沂蒙精神的历史渊源与时代价值、主要特征与主要内涵、沂蒙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关系。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沂蒙红色文化、沂蒙精神概说、沂蒙精神内涵阐释、沂蒙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等方面内容。同时使同学们掌握其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学会并运用相关理论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政治意识。
本课程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应注意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确保学生学以致用。讲课时即要讲清楚理论要点,又要多举例,有针对性地补充教材上没有的实用性的新内容。要组织一些案例进行课堂讨论,并布置一些书面练习,使学生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并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
4.发散性课程
发散性课程是指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相联系的相关课程。其课程的设置依据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根据不同院系的专业特点,结合本地近现代资源优势,打造适合专业学习特点、提升专业技能、凸显学科思政功能、丰富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的特色课程。初步的设想是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积极性,组成课程开发小组,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建设,以专门史或专题的形式,融入课程群的整体规划,这既是专业课程的拓展,也是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形成特色鲜明、深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程,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兴趣,端正专业思想,形成新的研究方向和视角,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养成和提高。发散性课程的设置,体现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宽泛和学科独有特色,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正确专业态度,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专业的深度和广度,对培养复合型人才意义重大,而且也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的科研态度和研究方向,对建设特色专业大有裨益。
在临沂,中国近现代史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红色文化资源更是具有特色和優势,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课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沂蒙精神,既是课程建设的需要,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因此,临沂大学各院系都可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特色精品课程,彰显我们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例如,沂蒙红色歌曲、革命剧团、文艺作品、报刊杂志等资源,对于音乐学院、文学院、传媒学院而言,大有文章可做,可开设《沂蒙红色歌曲研究》、《沂蒙解放区的剧团与剧演》、《沂蒙红色文学探究》、《山东革命根据地报刊探源》等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可以开设《山东革命根据地党员干部教育体系的构架和作用》、《沂蒙根据地各级党校研究》、《根据地的群众路线》等课程,充分挖掘山东革命根据地红色资源;教育学院可以开设《根据地教育研究》等课程,突出战时教育的特点和作用,的呗是战时高等教育对于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启迪和影响;战时宣传画、美术作品等都可以为美术学院开设《根据地美术史》及相关课程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思路;还诸如《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根据地社会生活》、《“识字班”》、《根据地的枪炮制造研究》、《北海银行》、《根据地的整风运动》、《“减租减息”》、《根据地的法制建设》等等,都可以结合相关专业特点进行课程建设,丰富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做好沂蒙红红色文化这篇大文章。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群的构建,必须配合学业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采取灵活方便有效的评价方法,以建立在多元价值观基础上的第四代评价理论为指导,提倡充分尊重学生学业评价利益相关者不同的价值诉求,主张在评价过程中通过交流、协商减少不同价值标准间的分歧,缩短不同观点间的差异,达成评价标准的共识,最终形成评价报告,并在循环中不断改进、完善,以期对学生学业发展做出客观、全面的价值判断。
参考文献
[1] 陆一琼.基于课程群视角的社会学方法类课程群建设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9).
[2] 黄良芳: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J].营销界,2019(43).
[3] 李斌.新闻传播理论课程群建设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1).
[4] 冯彩莉:青海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群建设策略[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
[5] 渠长根: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 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群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0(6).
[6] 冯尚春,王迎春.高校课程群建设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延伸课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