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晓敏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模式越来越开放,从以前的读书至上到现在的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个大转变。小学生处在一个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教师在重视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应该让其多参加课外活动,教师要注重班级的文化建设,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成长。
关键词:班级文化;文化建设;全面发展
一、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核心素养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少年强则中国强”,小学生处在一个成长期,应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成长,要让学生全面发展。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心理压力非常大,小学阶段,孩子的生活应该是愉快丰富的,但是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单调,每天两点一线,这样的生活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班级文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
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缺陷
新课改提倡要加强小学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学校也开始行动起来,努力让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充满乐趣,但是在文化建设中还是存在一些缺陷。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班级文化建设进程缓慢。其中最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缺乏民主性。
1.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意识较为薄弱
在家里,学生有家长去管教,在学校,老师就成了学生的第二家长。一个老师管理一个班级的学生,各方面都要考虑到,生活上,学习上都要兼顾到,但是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往往就有可能忽视了,许多老师只是拿成绩说话,成绩好的有发言权,成绩差的就好好学习。其实一个学生成绩好,并不代表他就是最出色的一个,只有各方面都出类拔萃,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学生。
2.班级文化建设单一
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许多学校都开始班级文化建设,这样做是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开端。但是,由于文化形式单一,反反复复就那几种活动,这样的文化建设更像是走过场,老师没有用心参与其中,学生也只是刚开始有点新鲜感,时间长了就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样的活动建设是违背初衷的。
三、建设小学班级文化的策略
1.班级文化建设要有民主性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象征,所谓民主性就是让每位学生都有话语权。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本身就是讓每位学生参与进来,这样的活动才有意义。文化建设活动的目的就在于让每位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成长。这样通过文化建设活动,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愉悦了学生的心情。所以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之前让每位学生发言,说一说自己喜欢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喜欢做什么,老师要一一记下来,与学生共同讨论。老师扮演的不是一个领导者角色,而是要融入学生的群体之中,体会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老师可以将学生的建议记下,然后在之后的文化建设活动中落实下去,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体会到自己也能在活动中有话语权利,便于以后活动的开展。
2.减轻学习任务,增加学生的业余时间
小学生的文化建设活动开展不顺利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学习任务太重,业余时间很少。鉴于此学校要重视,要适当减轻学生的压力,不要给学生布置太多的学习任务,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课外时间。老师不仅要在布置课外作业方面减轻学生的学习任务,更要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现在学校两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学生苦不堪言,要想快速提高学生成绩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小学生正处于成长期,需要充足的睡眠时间,众多考试只会让孩子熬夜复习,身心交瘁,久而久之身体素质下降,成绩自然也提高不了。因此学校每学期只设置必要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就可以了,剩下的时间可以开展文化节建设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开发了智力,让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3.丰富文化建设活动的形式
教师学校开展文化建设活动,形式要多样化,单一的形式激不起学生的兴趣,也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反一个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感染力是非常大的,它的内在有一股非常强大的班级精神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增强学生的核心素质,使得学生全面发展。
在开展班级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候,要采取各种各样的形式。如,设置黑板报的时候,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设计出符合班级精神面貌的板报,让人耳目一新。另外一个班级能做到地面整洁,桌面整洁最能反映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它能给人营造一种干净和谐的班级氛围。老师可以不定时带领学生开展班级文化活动,以此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及自主决策的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
班级文化是学生学习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老师要充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级文化让学生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并能从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发现乐趣,这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学校要坚持以核心素质为基础去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李雪,孙绵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探究:兼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商榷[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