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龙
摘 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现代教育重视各学科围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开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游戏化教学是兴趣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低年级学生教学活动中被广泛应用。实践证明,游戏化教学对低年级教学发展有莫大裨益。因此,通过探究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能够为新时代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有别于传统艰苦、沉闷的体育教学模式,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情绪,让学生在游戏玩乐的过程中汲取体育知识和锻炼身体素质,既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又能达到生理质素提升的目的,是现代教学体系发展下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开展的问题
1.教师对体育游戏化教学认识不足
教师对体育游戏化教育认识不足,一方面体现在教师设计的游戏化活动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要。例如游戏开展的难度过大,游戏流程过于复杂,学生难以完全理解游戏规则导致开展时出现诸多的违规情况,阻断了游戏活动的流畅性,自然也降低了游戏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忽视学生的身体体能素质,持续满场跑的游戏活动容易在中后期阶段让学生产生疲惫感,降低参与积极性,甚至因为体力不支出现意外事故。另一方面,教师忽视体育游戏化教育的意义,缺乏对游戏化教学的深入了解,游戏活动的开展局限在形式上。例如教师采用的游戏过于简单,学生缺乏开展的兴趣,或对同一游戏进行长时间的开展,缺乏形式多样性和表现趣味性,导致学生逐渐丧失积极性。
2.教学资源紧缺导致游戏活动缺乏保障
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对小学教学资源的投入,提升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视,但由于学生基数大,人均教学资源仍然紧缺,主要体现在教师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小学教师出现重大缺口。有小学仅有1~2名体育教师,需要承担全校的体育教学活动,教学任务繁重。课班学生人数众多,难以对所有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活动,导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开展游戏化教学,不但要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导,还要控制游戏纪律和把控游戏安全性,单凭教师一人难以进行有效管理,有教师为避免体育游戏出现安全事故,甚至取消或形式化开展体育游戏活动。进行游戏活动,需要一定的游戏器材,保持游戏的创新与多样性,首先要保障体育器材的形式丰富,但现实中小学体育器材不足,导致游戏化活动的形式创新受到限制。
二、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1.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游戏
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前提是科学合理性,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学生的个体特点考虑,针对个体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时,让学生之间互相沟通,互相促进学习,实现一个竞争的学习环境,带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体育游戏学习的核心是以生为本,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发展,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制定目标,并且对目标的完成有一个合理预期,在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不断地调整,使得学生逐渐地提升自身体育能力。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身体素质不同,因此体育游戏的强度和目的须随之调整,例如针对低年级小学生,游戏活动应避免强度过于激烈,游戏活动可与身体延伸性运动结合。对高年级小学生,教师可设置游戏比赛环节,增加活动的刺激性,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学生为争取游戏比赛胜利必定百分百发挥自身实力,这样有利于学生不断突破自我,提升身体素质。
2.鼓励学生进行游戏创新,激发体育创意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创新,让学生思考体育游戏的活动形式,既能够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让体育游戏丰富多彩,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意,符合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要求。结合小组合作教学,分组开展游戏活动,通过缩小学生群体来让学生得到充分参与的机会,避免出现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的尴尬局面。
3.教师积极参与,重视课后总结
小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教师参与学生的体育游戏活动,例如担任比赛的裁判或成为游戏一员,能够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重视性,全心全意投入游戏活动。教师还可以从旁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让体育游戏的开展更为流畅。教师的直接参与方便了教师的教学。例如在运球比赛时调整学生的运球手部技巧和腿部移动方法,帮助学生快速提升。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游戏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体育知识缺憾,有利于日后调整教学策略。
小學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通过体育游戏化教学,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升了训练效率,形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短期有利于学生健康,长远而言能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傅小琪.欢乐氛围,游戏创造:小学体育的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9):21.
[2]薛琼.浅析体育课堂游戏化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6(30):71.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