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打通文学与教学的边界

2020-12-23 04:57罗铖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词汇量作文语文

罗铖

教材上的大部分文章都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关于这些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是如何把握和传授语文的文学性,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通过语文的学科教育来渗透和实现语文的人文教育,即如何通过阅读和写作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悲悯情怀和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思索。

我们清楚“积字成句,累句成文”的常识,通常,中学生的智识能力的大小和閱读积累的词汇量的多寡成正比,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词汇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现状是,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听不明白,且悟不透彻;表现在写作上则是难以提笔,或言不及义。

我非常赞同李希贵先生的观点: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阅读比上语文课更管用。也就是说,扩充词汇量的重要途径是大量的阅读,而非教师在课堂上的太多讲解。而且,语文教材的内容量较少,它只能是一个很小的载体,难以让学生主动获得足够的词汇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每周至少让学生去一次图书室,并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来分层要求所读书籍的类型,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基础级的可以先读作文类和文摘类的报刊杂志,发展级的可以阅读纯文学的期刊和作品集。做语文老师又当班主任,可以把进图书室读书变成一种奖励,既避免了任务性读书的枯燥,又营造了班集体的良好氛围,课堂表现积极主动,背诵默写质量高,考试成绩进步,获得周评流动红旗……都可以是恰当的理由。

除此之外,购置书架,订阅报刊杂志,并安排学生做班级的图书管理员,于是,教室里便有了一方精神的小乐园,《散文》《美文》可以扩充见闻、陶冶性灵;《散文诗》《星星·散文诗》可以激发灵动的思维、品悟精妙的语言;《全国优秀作文选》《作文通讯》可以关注同龄人的思想、领会作文的基本技法;《青年文摘》《读者》可以开阔眼界、认知世界;《名人传记》《南方人物周刊》可以寻找榜样的力量,树立远大的志向……

无论什么形式的阅读,都不能只侧重于目之所及,最好是辅助以摘抄,让学生去粗取精,学会辨识和品析,而且数量宜少不宜多,每周精选自己喜欢的一篇或一个重要章节即可。在摘抄本上,先工整地抄录,再圈点勾画,旁批旁注,落实在品词赏句的细处。最后,在文章的末尾,从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结构特征、语言特点、写作手法等角度加以阐述,力求深度阅读,深刻领悟。

正所谓“学理如建楼,学文如堆沙”,量的积累总会引起质的改变。当阅读、摘抄、赏析做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安排更多形式的活动了,如美文推荐、经典诵读、名著评价等,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由学生轮流进行,着重要求阐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做到积蓄于内,发之于外,以此来循环叠加,培养出愉悦阅读的氛围和精细阅读的能力。

再说教师的课堂讲解,课堂像一艘远航的大船,讲解恰如鼓帆的风力。有人说需要多讲,有人说最好少讲,多少是根据作品的品质而定,不必拘泥于教参上关于课时的划分,讲课就像做导游,突然遭遇意想不到的美景,突然有良好氛围的产生,就可以停下脚步,悉心欣赏。

当然,在学生自主阅读积累具备了一定广度的主动性词汇量的基础上,语文课堂就需要一定的深度,以便让学生更加充分地储备被动性词汇量,从而逐步趋近深刻的思考和理性的领悟。语文课也是常识、知识和认识组成的有机整体,而认识往往需要借助教师明白透析的讲解来引导完成。比如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两个“一”字即是具体的体现,“上下一白”的“一”表现大境,状其苍茫;“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的“一”表现小景,状其朦胧,镜头从大到小,直至微乎其微,作者对所写之物不渲染、不雕饰,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语言简洁朴素、自然凝练,读来意味深长。在学生想象画面、理解手法的情境下,再例举清代诗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加以讲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独钓秋江的自在逍遥和借酒遣怀的落寞孤寂。我认为,对文本解读的角度和程度往往决定了学生知识吸纳的深度和广度。

还有一个亟待探求的疑问,语文有标准答案吗?我的回答是有!

举个例子,李森祥的《台阶》一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浮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这段话该怎么理解呢?

从人物刻画的角度来分析,运用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父亲踏黄泥准备建新台阶的勤劳;从细节描写勾勒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形象地描绘出父亲朴实的劳动者形象;从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角度分析,露水和晨雾对人物的形象起衬托的作用;从语言的角度分析,一个“浮”字,一个“挑”字,传“神”状“态”,把人物描写的无比真切;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比喻、拟人的修辞又恰到好处。由此看来,哪里没有答案呢?关键是阅读思考的“角度”问题,不同的角度自然就有不同的答案,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看”得出的答案是“岭”;“侧看”得出的答案是“峰”。只是说,标准答案可以不唯一,但不能说没有标准答案。这也才是人们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正解。

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书使人渊博,辩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细。”可是,没有无数的精细,就没有渊博;没有知识的渊博,就没有机敏;没有思维的机敏,就没有精细,这是一个互相生发的过程。由此看来,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的体系,应该引导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应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阐释问题的能力,长期如此,语文课堂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一定能展现出母语的深厚内涵和无限魅力。

成功的教育往往注重培养学生源自心底的上进心,知识积累的过程和行为准则的规范只是为其服务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需要熏陶而非灌输;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侧重的是引导而非训育,作文教学亦是如此。

可当下关于文章的作法众说纷纭,各种教材和教辅更是繁复而杂乱,学生云里雾里不辨方向,群言之中不明技法。自然,学生就“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了。

最好,还是回到教材中来,通过对文本的深度解析,以小博大,积点成面。如《爸爸的花儿落了》巧妙地运用了伏笔;《信客》以一个小人物的人生经历来反映高尚的大品格;《老王》通過杨绛先生和老王的交往为线索,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将许多细碎的生活材料组成有机的整体;《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展示了群体人物的写法;《邓稼先》通过小标题的形式呈现了横式结构的优点;《我的老师》教会我们怎样通过几件事来写一个人物……由此可见,好的作文一定是按照一定的写作手法来表情达意的。从学生写作能力的长远发展来看,能不能熟练而恰当地使用某种写作手法来写文章就成了衡量中学生作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必须告诉学生,老师能做的,不过是告诉你,这就是范本,作者选取的角度是如何的新颖,怎样选择素材布局才合理,这里使用了什么写作技巧,最终要达到怎样的写作目的……对应考试作文来说,能教的往往是审题立意、结构形式、写作手法,至于语言,更多的是靠自己不断的积累和反复地运用。

当然,对语言描写的熏陶也势在必行,如《背影》一文中,父亲的语言就值得仔细品悟,父亲一共说了四句话,依次是“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首先,这四句话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境下说的?由此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这一细节描写在折射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勾勒人物的形象特点方面的作用,从而懂得语言描写应该注重情景化;其次,父亲的语言朴素简洁,给读者留下了回味和思考空间,那么,大朴,即大实,即大巧。在平常的作文中就应该合理使用“感激”“喜爱”“关爱”一类的抽象词语,更不必刻意追求华丽而空洞的词汇了。

并以此为例要求学生作一个片段,趁着刚才的启发和切实的经验。作文水平的提高没有捷径,只有勤写多作。微写作、片段作文、口头作文无疑是最灵活、最实用的手段。如果老师能亲自“下水”,那么效果就更好了。

那又怎样来平衡创作性作文和考试性作文呢?我把作文教学分成了过程写作和自由写作,过程写作就是依托对教材的分析,以所解析的文本为范例,要求学生按照老师所给的题目和规定的写作手法来作文;自由写作就是不定题目、不限文体、不定时间的纯粹的个性写作。

“带着镣铐跳舞”固然艰难,过程却使人印象深刻;自由写作虽然可以放飞性灵,却也容易毫无章法。当学生完成了作文,最好的方式是面批面改,这个地方为何这样写——理清思路;这一处能否删除或更改——合乎题旨;这个句子如何更恰当——锤炼语言……与学生做细致的交流和细腻的分析,并筛选出几个典型的例子来讲解,作文就不会轻易沦为学生写与不写一个样,老师改不改没区别的尴尬境地。

作文要立足课堂,也要走出课堂。在学校“阅读、写作、演讲,培育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的启发下,我在2011年以任教班级为单位创建了一个班级文学社,最先由初2010级4班和16班的同学组成,历经初2011级18班和初2014级19班,现在是初2018级10班。每一届都由爱好阅读写作的学生带头,收集和整理每次考试的高分作文、过程写作中的优秀作文和自由创作的特色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不断地给学生提供倾吐和展示的机会,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认同写作并喜欢写作的氛围。于是我又鼓励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最开始是由《全国优秀作文选》主办的“雨花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竞赛;接着是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课堂内外》联合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有多名同学还因创新作文大赛获得名校高考自主招生资格,这是题外话。

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写作重于阅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写作是倾吐”,而倾吐的要旨是意切、情真、理明。要实现这个目标,一定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指导,比如说一篇文章不通畅,别扭拧巴,怎么意切呢?通畅的方法就是老师劳神费力地批阅,学生及时勤快地斟酌修订。我从不要求学生写日记,对学业负担沉重的寄宿生来说,这无疑会消耗他们的学习时间,磨损他们的写作兴趣,但美国人维斯特提倡的写“自述文”的做法我却很是赞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外部世界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生活素材进行思辨。触动情思的、新奇独特的、意义非凡的……都可以尽情书写,这样便突破了日记的时间限制,灵活而实际。

诚然,学生对阅读与写作的情绪总是异常的“低落”;毋庸讳言,随着教龄的增长,个人也难免职业倦怠、自我妥协和保守持重,但终究是要想些力所能及的办法去实践,正如标题所言,做一个语文老师,最大的梦想是冲破现实的种种壁垒,尝试打通文学与教学的边界,因为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基于学生的天性(天资)、好奇心(求知欲)和师生彼此的信任(未来期待)。并与同行们共勉。

猜你喜欢
词汇量作文语文
孩子的词汇量与其婴儿时期的看护者有关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带“HAVE”的表达
单词记不住怎么办:8种方法助你提升词汇量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