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蓬勃发展,地铁公共艺术也在日益丰富完善,如何打造良好的地铁公共艺术,并使之成为城市的文化展示窗口与城市形象象征,是许多城市都在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地铁公共艺术的色彩应用角度进行思考与论述,探讨了环境与光线、材料与肌理对地铁公共艺术色彩表现的影响,并联系色彩心理学与色彩地理学对地铁公共艺术的色彩应用提出了反思与建议。
关键词:城市地铁;公共艺术;色彩应用
一、地铁公共艺术的背景
城市的产生是人类发展走向成熟与文明的标志,地铁是由于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难以承受巨大的交通压力从而应运而生的产物,地铁公共艺术则是地铁建设的附属品与衍生物。
公共艺术被置于公开、公共的环境之下,公众可以近距离与之接触,随着互动性公共艺术的出现,公众还可与之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公众与艺术品产生了开放式的交流,艺术品不再高高在上,不再是大众难以欣赏的“阳春白雪”。
地铁公共艺术,顾名思义,即地铁内的公共艺术,我们大可不必将其阐释得过于复杂,地铁公共艺术不过是将公共艺术所处的环境进行了特定限制,而关键又在于此,正是由于这一特定限制,我们对地铁公共艺术的思考必须与地铁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二、地铁公共艺术的特殊性
地铁站是十分特殊的公共空间,它多位于地下,地铁站内的光线几乎都依靠灯光照明,尽管如此,地铁站的整体采光依旧不佳,整体视觉感受偏暗,略显压抑;此外,身处地铁站内,我们最为直观的感受是不断流动的人群以及拥挤、吵杂、焦虑、急促。因此,地铁公共艺术的功能定位便不能仅限于单纯的装饰或艺术传播。既然是面对公众,且有一个预先设定的公共环境,那么艺术家在创作时便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地铁公共艺术作为地铁建设的一部分,从整体上来说是极其微小的一部分,地铁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技术、安全等因素,在一切理性主体确认完毕后,我们才会考虑其附属品,即装饰的布置。地铁公共艺术本质上可以说是地铁的装饰品,既然是装饰品,自然要与所装饰之物相和谐,譬如我们要装饰一间房屋室内的墙,我们就需要考虑这间房屋的整體风格,是中式还是西式,是地中海还是洛可可,此外我们还需考虑房屋主人的喜好,他喜爱蓝色还是灰色,喜爱简约还是繁杂等等。当所需装饰之物空间较小时,我们往往能游刃有余,考虑周到,但当所装饰之物如地铁站这般复杂庞大时,艺术家们或许也会有疏漏之处。
三、对地铁公共艺术色彩应用思考的必要性
我们有理由相信进行地铁公共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都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水平与艺术素养,所以本文并无意在地铁公共艺术的内容上多加论述,且对于公众来说,地铁公共艺术的内容本身对于他们认知与感受公共艺术品来说或许并不是真正的关键点。试想一下,假如艺术家以抽象的方式创作了一件地铁公共艺术作品,那么那些并没有接受过更高层次的美术教育的人多半并不能理解艺术家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思想,再试想一下,在公众对内容无感知的情况下,他们认知一件作品最直观的切入点在哪?很显然,即是色彩。
人类拥有与生俱来的感知色彩的本能,即便一件艺术品的内容使人觉得晦涩难懂,他们也能够获取色彩所传递出的信息,当艺术品的色彩应用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时,便可使观赏者感到身心愉悦,这种平衡不仅是指作品本身的色彩平衡,还包括艺术品与所处环境之间的色彩平衡,这很容易理解,如果将康定斯基或是米罗的作品放置于一堆杂乱的背景之中,我们就很难感受其画作中的色彩理性平衡,因为这种自身的平衡在视觉感受上受外界环境影响而被打破了。由此可见,当艺术家们进行地铁公共艺术创作时,如果只是完成一幅作品,而没有考虑到实际环境的各种因素,那么这幅作品的“视觉价值”毋庸置疑会大打折扣。
四、对地铁公共艺术色彩应用的具体思考
那么地铁站具体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公共对于地铁公共艺术的色彩感知呢?
首先是环境与光线。我们不可能撇开公共环境去谈公共艺术,因此,环境必然是影响公共对于地铁公共艺术的色彩感知的首要因素。环境又包括整体布局、环境光线、人文环境等众多因素,光线实际上是包含在环境中的一个关键点。光线之所以是关键,是因为光线乃是人们色觉产生的前提,自然界的光线通过眼角膜再经由一系列传递与信号转换才最终到达大脑,从而产生色觉。假若周围环境一片黑暗,我们是无法感知色彩的;再以日常经历思考一下,同一样事物,比如一朵红花,它在夜晚昏暗的灯光下与在明亮的日光下所呈现的色彩实则是不同的,前者色彩饱和度低、明度也低,后者色彩饱和度高且明度也高,尽管我们仍能在夜晚辨别其为同一朵红花,那是因为人类具有“记忆色”,即某样事物已在人们的记忆中“概念化”的色彩。因此,艺术家在为地铁创作公共艺术作品时,应当充分考虑环境光线的影响,否则一件本可在日光下无比光鲜的作品到达地下时便会黯然失色。
我们用案例来分析,图1是德国慕尼黑的玛丽亚广场(Marienplatz)地铁站,素来以设计严谨、理性、高质量闻名于世的德国,其地铁站的环境与装饰多为简约与实用的工业风,玛丽亚广场地铁站的设计者从一开始便将公共艺术与地铁构造融合到了一起,其简洁而鲜明的色彩在环境中显得十分突出,展现出了强烈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很容易便成为公众的视觉重心,且给公共创设了一种安全感与舒适感。
相比之下,图2中南京南站的地铁站环境则显得较为拥挤,地铁站建设并无明显风格,这点无可厚非,但其所装饰的紫铜浮雕在地面的大理石花砖、厅中白色立柱以及深蓝色指示牌的映衬下显得有些色彩黯淡,这与车站中的照明较为昏暗也有重要关系。我们当然应该赞许这组寓意“虎踞龙盘”的紫铜浮雕本身,但同时也为其未能与周围环境的色彩达到更完美的和谐统一而感到可惜。倘若这组浮雕放置于精心布置的美术馆中,其给人的色彩视觉感受必将更为厚重与深沉;既然其实际上被放置在了地铁站中,就应当充分考虑环境与光线的因素,使得作品与环境的融合达到1+1>2的效果。
材料与肌理的應用也是影响公共对于地铁公共艺术的色彩感知的重要因素。我们将深蓝色的布料与深蓝色的墙砖作对比,虽然同为深蓝色,但深蓝色的布料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宁静与柔和,深蓝色的墙砖则是冰凉与冷漠,这即是材料的差异造成的不同色彩心理感受。此外,布料上的褶皱以及墙砖上的水纹即是肌理的体现,褶皱使得深蓝色显得更为稳重,水纹则使得深蓝色仿佛具有了流动性,同时也造成了不稳定性。基于此,在地铁公共艺术的实际应用中,艺术家们或许可以在坚持自身色彩使用偏好的基础上多关注色彩的心理倾向,如此,一件地铁公共艺术作品才能更为直观地通过色彩给公众带去良好的心理体验。
近些年来,人们对色彩心理学的关注度颇高,尤其是在设计领域。设计师们愈来愈注重用户体验,因此即使是色彩的选用也要兼顾受众的心理感受,这是一个好的趋势。
公共艺术与纯艺术是不同的,公共艺术的定位十分明确,是面向公众的艺术,它应当比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更要注重公众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不仅仅体现在内容与形式上,也需要体现在色彩表现上,这也是本文思考与论述的出发点。
国内外对于色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实际上鱼龙混杂,总体来说色彩心理学并没有形成一个正式的学术体系,也并未正式纳入心理学的范畴,更多的是学者们对于色彩心理学自我研究与思考的成果。色彩对人们心理感受的影响是很难有一个固定标准的,我们在这里讨论色彩心理学也是以“大部分情况”为前提作论述。几乎所有关于色彩心理学的文章与书籍都会提到的理论是色彩的冷暖对于人们心理感受的影响,往往暖色会使人感到舒适、温暖、安全,冷色会使人感到冷漠、安静、孤独,如此看来,似乎在面对公众的地铁站中应多选取积极向上的暖色,但这一结论实际上过于断然。我们在前文提到,地铁站是一个相对封闭且嘈杂的环境,暖色应用过多可能会导致公众在视觉感受上更加混乱,以致内心烦躁不安;而冷色的合理应用则会起到舒缓视觉疲劳的作用。此外,也不可忽视已论述过的环境光线对于色彩呈现的影响。
日本学者滝本孝雄与藤沢英昭即著有《色彩心理学》一书,该书出版于上世纪,书中从色彩知觉、色彩特性、色彩与调和以及人们对色彩的感情等角度阐述色彩心理学,其中细化到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种族的人群对色彩感知的差异性,但此处细化的论述较为泛泛,我们可以联系法国著名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的“色彩地理学”进行综合论述。
朗克洛是现代“色彩地理学”学说的创始人,色彩地理学通俗来说,即“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也就是色彩偏好的地域性差异,这样便很好理解,从国别来说,提到我国即会想到故宫的红色与黄色,提到日本便很容易想到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中的蓝色;区域再缩小,我国以小桥、流水、烟雨为主要印象的南方更偏向于淡雅的地域色彩,而庄重、热情的北方则更偏向于浓重的地域色彩,这种由于自然环境与文化氛围而形成的色彩印象差异,在“色彩地理学”学说中称之为“景观色彩特质”,这种“景观色彩特质”会显著影响生活不同地理区域的人们对于色彩感知甚至于色彩偏好的差异。从这一点出发,艺术家们在为不同地域的地铁站进行公共艺术创作时,还需要注重提炼该地区地域性色彩,从而更契合此区域公众的色彩感知。
对于色彩偏好,还有一个有趣的事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李文馥与张筱菁撰写了一篇名为《美术专业人员和非美术专业人员颜色爱好特点比较研究》的论文,其通过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相比非美术专业人员,美术专业人员更偏好无彩色,即灰黑白颜色。很明显的是,地铁公共艺术的受众绝大部分都是非专业美术人员,刘以鸣、杨建明在《艺术走入地下——公共艺术与地铁》一书中指出“公共艺术体现着普遍的社会审美”,基于此,艺术家或许可以在应用色彩时寻求一种两者间色彩偏好的平衡。
六、结语
地铁公共艺术是展现一座城市文化风貌与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艺术家们在创作地铁公共艺术时,不应仅将其当作一件普通的作品进行创作。公共艺术面向公众,不仅要在内容与形式上面向公众,在色彩应用上也要从公众的角度出发。针对封闭嘈杂的地铁环境,艺术家们要综合考虑地铁站中的各类因素对色彩表现的影响,并关注色彩对公众的情绪感知,同时力求表达出具有地域性的色彩,最后使之能够达到色彩的平衡与和谐。
参考文献:
[1]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刘以鸣,杨建明.艺术走入地下——公共艺术与地铁[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
[3]滝本孝雄,藤沢英昭.色彩心理学[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4]武定宇.地铁公共艺术创作——从观看,到实践[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宋雨萍(1996.10-)女,汉族,江苏镇江人,江苏大学艺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环境与公共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装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