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俊霞
“教育诊断”栏目的专家:
您好!
一年一度的元旦马上又要到了,我们幼儿园特别重视的传统节日课程又要开始了。
中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节日活动的经验,依据我园自主理念,按照常规,我们进行了前期调查,通过谈话了解孩子的兴趣和需求。
針对“元旦想在幼儿园怎么过”,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我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我想坐在那里发呆”“我想像在燕山公园那样舒服地躺在帐篷里”“我想和同伴吃吃东西聊聊天”……孩子们的想法让我产生了困惑:是不是每一次的节庆活动都得搞得那么轰轰烈烈呢?孩子们忙碌着、老师们辛苦着。是不是可以像孩子们说的那样“躺着发呆”“坐着聊天”?
于是,我们组织老师们进行了研讨,基于“可不可以这样过元旦”展开了讨论。
教师A:我觉得可以这样,我们一直倡导要尊重孩子的想法,既然孩子们提出来了,我们就可以做。
教师B:孩子们提出来并不一定就要采纳,作为教师,我们要进行价值判断。
教师C:课程游戏化的精神旨在“自由、自主、创造”,如果要给孩子们真正的自由自主,是不是可以有那么半天或者一天,让他充分地想说就说、想玩就玩、想做什么做什么,教师只在一旁观察,说不定也会有意外收获呢?
教师D:孩子毕竟还小,没有一定的自控力,如果真有半天让他们尽情玩,对于一些规则意识不强的孩子会不会有安全隐患呢?
教师E:其实,孩子和成人一样,换位思考下,如果是我们自己,一个冬日阳光灿烂的日子,躺在那里舒舒服服的,发发呆,说说话,我们是不是也很喜欢呢?
……
老师们讨论得热火朝天,似乎说的都很有道理,我们陷入了两难。
我的问题是:以往我们的节日课程大多是基于孩子的需求进行游戏的选择,然后开展课程。游戏的内容虽然是孩子提出来的,但也是经过教师的价值判断攫取而来的。课程中孩子也确实有所收获,有游戏、有表达、有成长、有快乐。而这一次的元旦调查很多孩子提出了“想发呆”“躺着休息”这样不同的想法,从自由自主这个角度看,孩子们提出的想法确实应该接纳且尊重。但是从规则价值这个角度来谈,自由又并不是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而且如果是这样,教师的作用又体现在哪里呢?基于元旦节日这个课程来说,如果可以实施这样的发呆日或者畅想日课程,我们的目标又该定位在哪里呢?孩子们会有发展吗?发展又体现在哪里?
非常期待专家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