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薇薇 蔡晶晶
摘 要 区域产业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是促进区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引领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以东部五省2012-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耦合模型对五省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进行测算和比较。实证表明,东部五省的高职教育与地区产业都属于中度耦合,广东和江苏的相关性最高,而福建的相关性最弱;在耦合协调程度上,福建和山东处于轻度失衡,其他三省为轻度协调,总体上五省的高职教育与产业协调度都不高。各地应适度提高高职教育规模;立足本地产业,打造特色化、集群化的专业群;进一步優化高职专业与区域产业的对接机制;突破高职教育社会服务水平低的瓶颈。
关键词 高职教育;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耦合模型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27-0056-06
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是高职教育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行业联系密切,与产业对接性强的特点,是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区域产业的发展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和生存空间,同时为高职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指明了方向,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路标。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应如何在新一轮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发挥自身特点,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是亟需思考的问题之一。应用系统耦合模型,对东部5个省区的样本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形成我国东部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实证研究,为探索如何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一、文献综述
高职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可以追溯到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以及著名的内生增长模型。学者们认为教育可以提升人力资本素质,进而影响技术创新和模仿的速度以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从而促进经济增长[1]。许玲(2013)计算了我国1992-2010年高职教育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发现该阶段二者关系的密切程度高于普通高等教育[2];钟无涯(2015)检验了2004-2013年高职教育投入及就业规模与整体经济增长、工业发展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因果关系,发现高职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因产业性质和行业属性有所差异[3];樊奇(2016)测算了2008-2013年我国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认为高职教育发展虽然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其贡献率仍偏低[4]。
专业是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逻辑起点[5],一些文献以微观的高职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为切入点,对各地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展开研究。沈陆娟(2018)通过计算高职专业布点、招生规模等指标与行业间的相关系数和偏离度,分析了浙江省高职专业设置与行业结构的适应度[6];张等菊、江洧(2017)通过对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的设置状态与产业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等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广东省二者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错位问题,并提出解决的路径[7];龚森(2016)在分析福建产业结构现状和发展趋势、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度的基础上,提出提高福建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的若干措施[8]。
从现有文献看,学者们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关系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有一些不足:一是只谈高职教育规模或只提专业结构而忽略了高职教育整体系统与区域产业的关系;二是多数研究或以全国为样本,或以个别省份为案例,缺少在中观层面区域间的比较分析。东部沿海省份是我国社会经济较发达地区,根据相关文献的结论,以上地区的高职教育不管在规模水平或是资源投入上都高于其他地区。虽然东部地区存在共性,但他们的发展并不均衡,在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协调性发展上仍存在差异,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并梳理和总结经验。
本文选取我国东部沿海的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五省为研究样本,一方面是因为五省在地理位置上较为靠近,经济体量较为相似,易于比较;另一方面是因为五省的高职教育数据较全,易于分析。因此,本文拟在对现有文献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高职教育和地区产业两大系统的耦合模型,研究和比较以上五省的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协调性。
二、研究设计
(一)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耦合机理分析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最早起源于物理学,现已在社会科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具体可以表述为两个具有静态相似性和动态互动性的相近相通又相差相异的系统,通过引导、强化、促进二者良性的、正向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激发二者内在潜能,从而实现二者优势互补和共同提升[9]。
区域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的输入与积累。高职教育立足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以培养和输送面向本地区生产、管理、服务等行业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目标,是与地区行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之一。同时,高职院校也担负着技术创新、科技服务的任务,通过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此外,高职院校向社会提供的各类培训也将更好地协助产业升级政策落地生根。
反过来,高职教育的持续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区域产业的支持和引导。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水平往往决定了该地区高职教育的办学起点和发展速度,健康有序的地区产业发展有利于扩大该地区高职办学规模,提升教育质量;同时,地区产业结构是决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结构、方向和目标的重要指南,只有在深入和全面了解本地区产业结构及特点的前提下制定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才可能有效地推动本地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虽分属两个系统,但二者之间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在理想状态下,当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形成耦合协调关系时,产业链和教育链将实现有机对接,校企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发展局面。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耦合关系见图1。
(二)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系统评价体系
按照图1的耦合关系分析,高职与产业的协调发展可以从总量、比例和效率3个方面进行衡量,因此我们将分别从规模、结构和效益3个层面分别对高职教育和区域产业发展构建系统评价体系,见表1。
在高职教育发展子系统中,教育规模反映高职教育的总量水平,包括院校数占比、校均专业布点数和在校生数占本专科生比重等;教育结构反映高职办学的内部结构,包括对应第三产业在校生比例、理工农医专业相关度、双师比重等;教育产出体现当前的办学效益,即为社会提供的服务等,如毕业生就业率、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收入、职业培训人次等。
在产业发展子系统中,考虑到各省份人口密度的差异,产业规模用相对数的形式来衡量,如人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时用从业人员占比反映产业用人水平;在产业结构方面,强调产业内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突出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区域产业中的比重,选择的指标有产业结构系数、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在产业绩效方面,通过地区的劳动生产率、产能消耗水平来衡量产业效率,同时用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比重来反映产业升级的质量和方向。
注:本文参照沈陆娟(2018)对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和高职高专招生大类进行简单匹配的方法,将高职专业简化为11个大类,其中一产对应1个专业大类,二产对应3个专业大类,三产对应7个专业大类;由于我国目前现代服务业统计核算尚未完整,本文将统计年鉴中扣除了批发零售业、餐饮住宿业、居民服务维修和其他之后的第三产业近似替代现代服务业;除Y31每万元GDP能耗为逆指标以外,其他均为正指标。
(三)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系统耦合模型
通过建立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耦合模型,对高职教育和产业发展两个子系统的静态耦合度和动态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从而反映二者的互动变化。耦合度模型如下,
其中,Ci为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静态耦合度;u1和u2分别为高职教育和产业发展的综合贡献值;Ci在[0,1]取值,值越大,说明系统间耦合程度越高,相互影响程度越高。
由于耦合度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指标,只反映某时点下两个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强弱,为进一步反映两个子系统的动态关联水平,从发展的视角衡量体系间协调的好坏程度,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公式如下:
其中,Di为动态耦合协调度;Ci为耦合度;Ti为两个系统综合协调指数;α和β表示两个系统对整个系统的贡献度,为待定系数,由于地区产业的内涵和范畴较高职教育更广,前者对后者起的作用更强,因此本文设定αi=0.3,βi=0.7。Di∈[0,1],Di值越大,说明系统间动态协调程度越高,良性互动促进整体优质发展。
三、实证分析
(一) 数据来源及初步统计分析
高职数据来源于各省历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产业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历年统计年鉴。我们对各地产业规模和高职规模、产业结构和对应专业高职在校生比重进行简要的初步分析,结果见图1、图2。
从图1看出,五省的人均GDP值在2014-2018年均呈现增长的趋势,远超各年全国的平均数,其中江苏和浙江位居前列,山东省居于各省最后,说明以上五省的产业规模较大,水平较高;对比各省高职生规模,除山东省在2016年的高职生占比有小幅增加、浙江省占比水平持平以外,其他各省高职在校生比重均呈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福建省高职院校在校生比例最低,2018年仅不到35%。可见,以上五省高职规模与产业规模发展没有呈现明显的同向变化关系。
从图2看出,以2018年数据为例,五省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二三产比重占地区GDP的93%以上,除福建外,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各省的第三产业占比都超过第二产业,浙江、广东两省的第三产业优势地位更为明显,说明东部沿海五省的产业结构类似,二三产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同时,在高职对应产业的在校生规模比较上,五省区表现为高度的相似性,第三产业对应专业在校生比重远远高于第二产业对应在校生。以2018年福建省高职数据为例,第二产业对应专业的在校生比重为24%,而第三产业对应的在校生比重则高达74%,相较于该省的二三产比重,凸显其二产对应专业培养规模不足,而三产对应专业培养过剩。其他省区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即三产对应专业培养规模超过了第三产业的结构比值,专业分布与地区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
(二)权重及系统贡献值确定
本文采用熵权法按年度对两个指标体系的指标客观赋权。限于篇幅,本文不列出熵权法的步骤和公式,感兴趣的讀者可参考相关文献。我们在表2中列出2014-2018年各项指标的平均权重。
我们用以上方法得到的各年指标权重,加权计算得到各省各年高职教育和产业发展的准则层贡献值和综合平均贡献值。表3和表4分别列出各省在高职教育子系统和产业发展子系统的平均得分。
在高职教育方面,综合贡献值平均水平最高的是江苏,平均得分为0.611;其次为广东平均得分为0.602,两省的综合水平差别不大;福建和浙江则得分较低,处于五省的末尾。从具体的准则层来看,广东在高职规模上排名第一,福建居于末位。在高职结构方面,广东和福建居前,但浙江最弱。从高职教育的效益产出来看,浙江和江苏名列前茅,而广东的效率则最低。整体来看,沿海五省的高职教育发展相比,以苏粤较有综合优势,闽浙在高职规模上略显劣势,而广东在高职教育的产出效率上则略有短板,山东基本处于中间位置。可以看出各地高职教育有不同的发展特征,有各自的优劣势。
在区域产业发展方面,综合发展水平平均值最高的是江苏,其次为广东和浙江,山东居后,福建则位列最末,基本与目前五省的产业发展现状吻合。具体来看,江苏在人均GDP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产业规模指标上最高,福建与山东在产业规模上得分最低;在产业结构方面,本指标体系主要反映与第三产业相关的指标,即与产业升级有关,广东在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上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而福建在该项得分中最低,第二产业为该省的支柱产业;在产业绩效方面,江苏得分最高,可见在提高产能效率和产业创新方面江苏省优于其他省份,而福建省R&D占比指标较低,因此其在产业绩效得分上最低。
从图3中各省子系统的贡献值走势图来看,高职教育系统贡献值的各年波动较产业子系统较大,趋势不明显,除山东省有明显增长趋势外,其他各省的波动幅度都较大;产业子系统的各年贡献值较为平稳,除江苏、山东两省外,其他各省都有较明显增加。由于从图形上无法明确判断两系统的协调关系,我们应用系统耦合模型来进一步验证。
(三)系统耦合估计结果
我们按照公式(1)、公式(2), 分别计算2014-2018年东部五省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的耦合度C和动态耦合协调度D,得出实证结果,见表5。
从表5中看出,五省各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差别并不明显,除福建省在协调度方面得分较低外,其他各省在耦合度和协调度的得分基本都在0.5左右。具体从排名来看,平均耦合度最高的为广东(0.498),其次为江苏(0.497),福建最低(0.480);从动态来看,平均耦合协调度最高的为江苏(0.586),其次为广东(0.542),福建居末位(0.364)且平均协调度得分与其他省份差距较明显,但总体来看五省的协调度都不高。
借鉴已有研究,将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列于表6,以进行对比分析。
对比表5和表6发现,东部五省在2014-2018年间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的耦合度都属于中度耦合,说明以上地区在高职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但二者的关联度还有待加强;同时五省在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上略有不同,山东和福建为轻度失调,而江苏、浙江和广东属于轻度协调,说明鲁闽两省的高职教育和产业发展两个子系统存在一定低水平的相互制约,要及时关注和调整;但同时也发现,虽然苏浙粤满足轻度协调的标准,但其取值都较低,靠近标准下限,未来应继续向良性互动方向发展。
从五省实证结果比较来看,江苏不管是在高职教育体系的体量还是地区产业综合水平上都居于各地的前列,两个系统间的协调性也优于其他地区。这种优势一方面来源于地区产业在转型升级中强而有力的推动,相关数据显示,江苏高职院校行业背景明显,行业特征显著,在电子信息、化工技术、农业经济、交通运输、铁道交通、建筑工程、卫生健康等行业中拥有丰富的行业资源[10];另一方面江苏省在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上有突出优势,如拥有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15所,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7所,为推动地区整体教育水平提升、促进产教融合奠定一定基础。
同时我们也看到,五省高职教育和区域产业发展的耦合度和协调度都不高,与之前预期略有不同。这主要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社会服务等方面存在短板有关。例如,在专业结构方面,“雷同”专业太多,专业重复设置率偏高,以会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和物流专业为例,2017年江苏省在以上专业的开设重复率为60%,福建省则为66.67%;在社会服务方面,由于高职院校存在科研能力提升不足、创新协同机制不全等普遍共性,很难对企业重大技术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从而也体现在高职院校相较于本科院校在技术成果转让收入上非常低,以2017年全国统计数据为例,高职院校当年的技术成果转让收入仅为本科院校的1/72,差距明显。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以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五省2014-2018年的数据为例,分别构建高职教育和区域产业发展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利用耦合模型测算和比较了五省高职教育和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东部五省高职教育和区域产业的耦合关联度为中度耦合,说明两系统间有一定程度的互动关联性,其中,广东、江苏两省的关联性最高,福建最弱;五省在耦合协调度上有一定差异,福建和山东都属于轻度失调,两省在高职和产业间的协调性较差,江苏、广东和浙江则为轻度协调,略优于福建、山东两省,但协调度整体不高。以上实证结果与预期略有不同。这种不协调既来源于产业与高职在规模上一定程度的不对称,也由于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够匹配,同时也与高职教育对社会的服务能力和产出效率“不给力”有关。
(二)建议
虽然东部地区同样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产业发展不同步等问题,但各省应如何结合本地社会经济实际,提升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仍有一定共性可寻,就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应整合多方资源,适度提高地区高职教育规模。从东部五省的经验来看,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在资源投入、发展规模和社会关注度上都有明显差距。各地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视力度、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整合行政、社会、企业的多方资源,一方面做好地区高职教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另一方面抓好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在为本地高职院校和企业牵线搭桥、提供资源的同时,给予高职院校更灵活的招生计划、专业设置和办学机制等。
其次,高职教育应扎根当地产业,打造特色化、集群化的专业群和专业链。从目前来看,东部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普遍存在文科多理工科少,重复性专业多,特色化、集群化、专业少的问题。高职院校若不考虑各地经济社会的特殊需求、产业发展的特殊结构,势必会带来教育资源的浪费和人才培养的无效。当前区域产业的发展趋势不再局限于单个或几个产业的孤立发展,而是扩展到以产业链为形式的多个相互联系的产业协同发展。高职院校应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特点,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群,有针对性地为本地产业链提供人才支撑与技术支持。
再次,要进一步优化高职专业与区域产业的对接机制。虽然高职教育应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的观点已得到广泛认同,但在制度设计和具体执行上,还要进一步细化高职专业与产业的对接通道,优化两者的衔接机制。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要合力促进和形成高职与产业协调发展的环境与氛围。政府要提供政策保障、信息支持和平台支撑,企业要转变思路、积极参与、互惠互利,而学校作为对接的重要载体,要进一步提高执行力,特别应根据学校自身资源与办学条件,动态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尝试探索与企业共同制订和执行招生计划、录取标准、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授课团队等,真正做到专业与产业的紧密对接。
最后,要多管齐下,突破高职社会服务水平低的瓶颈。一方面,目前高职校企合作的水平低、内容粗放、形式单一,導致服务产业能力较低。要进一步改革和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开展以各类专业课程、科研项目、产学研平台和技术中心为载体的多维度合作,汇聚政校行企多方资源,提升高职院校服务社会能力。另一方面,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存在动力不强、激励不够、能力不足等问题,也制约着高职院校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高职院校应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师社会服务管理方法、评价标准和奖励措施,并与教师工作量计算、绩效改革、职称评聘等制度挂钩,通过有效的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教师服务社会的积极性。此外,高职院校在继续引进重点专业或重点项目高层次人才的同时,还应有针对性地开展与专业内容、教学教法等相关的培训,鼓励教师学历提升、访学交流等,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社会服务水平。
参 考 文 献
[1][4]樊奇.创新驱动战略下高职教育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63-66.
[2]许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3(5):135-138.
[3]钟无涯.高职教育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J].教育与经济,2015(4):38-45.
[5]张强,邢清华,刘晓梅.京津冀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18):25-31.
[6]沈陆娟.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耦合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6):72-80.
[7]张等菊,江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切性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高教探索,2017(3):96-101
[8]龚森.福建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度实证研究[J].教育评论,2016(11):3-8.
[9]陈妤凡,王开泳.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产业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耦合研究[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8(9):654-661.
[10]胡宏亮.江苏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基础、挑战、目标及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9(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