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长江
场景一:
给你一张图纸、一块钢板,最后你把它变成一辆精致的坦克车模型。这需要经过哪些复杂的过程?这就是第46届世赛新增的建筑金属构造项目所需要的必备技能。
选手需要根据图纸在钢板上把零件的样子画出来,再手工切割下料,如果需要弯曲的话,还要在折弯机里去“拗造型”,再根据图纸按照特定的工艺流程和标准装配起来,同时还要进行定位焊接。
这是一场综合性极强的考验,教练们感慨,能从这个项目中脱颖而出的选手已经堪当“车间主任”大任了。
场景二:
左手拿焊帽、右手握焊把、专注的神情、凝固的姿态。这是每一个焊接人的固定写照。在狭小的空间里、闷热的环境中,一丝不苟,聚精会神,像打磨“艺术品”一样打磨自己的作品,一条条整齐美观的焊缝,连焊缝内部都是那样整齐划一,无一瑕疵。
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日复一日高强度训练结成的硕果。在弧光与焊花的映照下,焊帽玻璃后面的脸上写满了青春与梦想。
这是江南造船集团职业技术学校建筑金属构造、焊接两个世赛项目上海选手集训基地集训的场景。
日前,学校教研室主任薛智伟老师作为世赛项目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世赛全国选拔进入冲刺阶段
针对世赛集训选手的培训,江南职校也是多管齐下。定期派出集训选手,到北京世赛焊接项目的主基地单位——中国建筑工程金属焊接协会、四川19冶世赛焊接项目冠军的摇篮进行走训,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场地和不同的设备上进行操作,体会不一样的学习氛围,模拟真实的比赛场景,选手们得到的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视野的拓展。
同时,学校也会请业内顶级专家进来,针对选手们遇到的疑难杂症和关键痛点进行现场指导。专家面罩一戴,就可以看出这个焊接成型有什么問题,哪里会存在缺陷。集训教练们也在旁边一边听一边看,这样的学习过程,对整个师资队伍的提升也大有帮助。
此外,还发挥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学校专门邀请企业里的专家,为集训选手进行氩弧焊等专项技能指导培训。
疫情期间,学校对世赛集训工作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预案,有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加强集训队员安全管理、做好集训物资筹备;强化就餐、住宿、洗浴等后勤保障服务,实时对集训室、餐厅、宿舍、厕所等区域进行消杀;采取“定时检查+随时抽查”形式切实保障集训队员的身体健康和集训效果。
目前集训队员状态良好正全力投入世赛全国选拔赛冲刺与调整阶段的训练,力争实现第46届世赛全国选拔赛焊接项目取得更好的成绩。
世赛项目的推进给学校带来了什么?
经过世赛项目的锤炼,学校基本形成了一套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在这个四级的人才培养梯队里面,第一级是校内技能比赛,涵盖了各个工种和各个学科;第二级是上海市的“星光计划”大赛,两年一次;第三级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焊接作为国赛精选项目,这个月底就将代表上海参加;最后就是世界技能大赛。虽然都是比赛,但是“考卷”不一样,每个等级的比赛考查的方向和内容有很大的差别,最好的选手都会参与世赛的选拔。
我们能够想象,这里的学生一般都是这样的职业路径:在学校把技能学好,接下来就是下场实习,然后就是就业。但是有了世赛就不一样了,在这个“技能的奥林匹克”的舞台上,为每个选手都提供了无限可能,对技能的追求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崇尚技能”的氛围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其次,经过技能大赛的集训、选拔以及管理的实践,以前只搞教学,就按传统的教学模式走下去。现在搞比赛,这条路没走过,必然会摸索出一个合适的机制和合适的运作方式。
通过集训、比赛,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接触到了更多的新标准、新工艺和新设备,然后把这些新的东西融入平时的教学中去。
原来比赛和教学是两条线,最后发现,比赛已经反哺到教学中去了。这些收获的意义远远大于世赛本身,学校花大力气参加比赛,就是要把先进理念、工匠精神薪火相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