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燕
【摘 要】 真正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情感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让学生可以全身心沉浸其中的地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文学世界的魅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学生
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保障,更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方自由的沃土。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这也为语文教师带来更严峻的挑战。为了成就更具魅力的语文课堂,教师需要优化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沉浸在语文世界。
一、利用游戏激趣,开启奇趣世界
一节有魅力的语文课,其核心标志是“有趣”。所谓有趣,就是不走寻常路,用创意十足的方式展开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真正全身心投入在课堂氛围中,教师不妨用游戏激趣,让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开启语文奇趣世界。
例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时,如果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向学生提问,“哪位同学可以给咱们介绍一下威尼斯呢?”因为威尼斯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城市,而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自然无话可说,课堂氛围必然无趣乏味。但是,如果教师尝试换个思路,用游戏的方式开启教学,又会形成另一番教学局面。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个名为“小艇翻不翻”的游戏,然后要求学生三人一组排列好座次。接着,教师向学生提问,每提出一个问题,教师会念出一个口令“小艇要翻了”。口令念完以后,学生会有5秒的时间思考并作答,只有答对了才可以继续闯关,答错了“小艇”就翻了,学生可以选择放弃一名成员继续比赛,也可以选择被淘汰出局。当学生明确规则以后,教师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提出问题,比如“读完课文,你对小艇有怎样的印象?”“你认为小艇美在哪里?”等等。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能完成教学,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打造真正魅力的语文课,第一个要实现的目标是趣味教学。为此,教师需要采取游戏的模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心情中展开语文阅读。
二、以文章为载体,深入情感内核
一堂有魅力的语文课,第二个核心标志是“感性”。所谓“感性”,指的是用充满情感的方式教学,教学目标也以“情感”为主导。而且,教师的教学语言、神态也洋溢着脉脉温情。只有运用感性的方式,回归真正情感性的教学,才能在悄无声息间触摸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梅花魂》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三件事,从三个角度渲染了祖父对祖国的情感。在上课的时候,“体会这三件事中蕴藏的情感”才是教学真正的重点。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这样三个问题:(1)为什么祖父在吟诵唐诗宋词的时候会流下眼泪?(2)为什么祖父那样疼爱“我”,却还是因为“我”弄脏了《墨梅图》而大发雷霆?(3)为什么祖父要将自己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从中说明了什么?这三个问题步步深入,学生将在梳理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祖父深沉的、秘而不宣的爱国赤子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以品读和朗诵为主,重点在于对情感的把握和体会,这样的教学才能触碰学生的心情,让学生对文章产生共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营造感性的氛围,教师需要运用感性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围绕着“情感性目标”而展开。
三、运用情境教学,增添生动体验
和其他更注重逻辑和理性的学科相比,语文更加适合生动的教学方式。而“情境教学”就是一个可以增添教学生动性的模式。所谓“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运用人为的方式,给学生营造一种特殊的心理氛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进而完成教学目的。创设恰当的情境可以带给学生奇妙的学习体验,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让语文学科更加生动、且富于变化。
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游记”是非常常见的语文题材。而学习游记类课文时,教师就完全可以运用情境教学的模式。如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时,教师不妨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用“情境教学”这一模式开展文本学习。教师可以转换教学角色,化身为“导游”,而台下坐着的学生就是一个个“游客”,这样教学就不再是教学,而是像旅游观光一样妙趣横生。教师用自己独特的手段,带领学生畅游文字世界。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施,将金华双龙洞的风景照片或者视频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直观看到这一风景区,并形成感性的认知。然后,教師可以结合具体的风景点向学生进行介绍,就像导游向游客解说一样。这样的教学别开生面,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期待与惊喜,教学氛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
案例中,教师面对的是“游记”这一常见的体裁,但是并没有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用“导游”这样一个独特的身份带领学生走入文字的魅力世界,留下了美好的阅读体验。
为了成就独具魅力的语文课,教师既需要保证课堂的有趣,还需要让课堂充满情感性和生动性。而本文也正是从这三个角度入手,深入分析了教学策略的应用方式,以期带给学生更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1]温泉霞.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研究[J].课外语文,2020(19):106-107.
[2]徐咏梅.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0(19):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