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云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稍有差池就会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损失。然而基层的食品安全监管是食品安全问题最难解决的部分,也是本次研究所要改善的问题。
一、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基层食品监管工作量大,人手不足。基层食品安全所涉及到的流通地点包括乡镇、农村以及部分社区的各种店铺或者是临时摊贩,尽管每个地方的基层工作都有明确负责人,但是面对如此大的工作量都会显得捉襟见肘。除了所要监管的地点多之外,监管食品的种类则更多,从各种小作坊无证制作的小零食到一些过期变质的粮油、假冒伪劣食品等,都需要工作人员一一检验,还有的店家会将合格食品与不合格食品掺杂在一起,企图分散工作人员的专注力。以上种种情况只是在基层食品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极小部分,由此不难看出基层食品监督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量是多么繁重。
2.基层执法人员消极工作。秩序需要依靠严明的法律、认真负责的执法人员和自觉的人民群众来共同维护,但在基层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当中,执法不明、工作懈怠等问题却较为严重。比较常见的是将食品监督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各大超市和商场中,对于一些乡镇和农村区域的小卖铺或者是社区中的小便利店则经常性地忽略。尽管从执法人员的基数来看,这样的工作分配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意味着对于那些不起眼的店铺就能够放松警惕。很多时候这些小店铺的消费群体都集中于某块区域,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整块区域的人民都会遭受到损失。因此,作为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执法人员,应该对此重视起来。
3.人民群众的监督热情不高。一来是食品检测的费用过高,从群众的角度来说,为了几袋米或者一瓶油去进行专业的检测过于昂贵,而且检测结果与预想结果不一致的可能性很高,付出没有得到回报,群众的热情自然不会太高。二是当地部门对于揭露不法商家的热心群众的态度过于冷淡,导致人民群众将这样热心监督的工作当成吃力不讨好的倒霉事。
二、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立食品安全纠察网络,从源头开始监督。解决问题就要从源头出发,建立食品安全纠察网络,让贩卖食品的商铺或者是大型超市将所售商品的货码输入到网络当中,凡是没有录入网络却仍然在货架售卖的食品都可以勒令下架,甚至给予商家一定的经济处分。通过食品安全纠察网络,可以大大减轻执法人员的工作量,缓解人手不足的问题,还能够观察到执法人员的工作情况,避免执法人员出现工作懈怠等问题。
2.建立合理的群众监督体系,让热心群众能够受益。食品检测部门可以对群众代表的食品检测要求进行核查,一旦明确群众的目的是为了检举不法商家或是不良企业,对于检查费用可以适当的给予折扣;一旦发现群众举报的事实属实,应當退还检测费,让不法商家和不良企业承担。对勇于揭发不法商家的热心群众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并联系当地公安部门,对热心群众给予一定的法律保护,避免他们受到一些不法商家的恶意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