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朝的衰亡品历史的惯性和动力

2020-12-23 04:37李虎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宦官王朝历史

李虎

对于中学生而言,以历史课堂获取的知识为基础,形成自己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知并不容易,而历史发展的大潮又总是起伏跌宕、难以把握。如从中晚唐至五代十国这段典型的转折时期,教材篇幅较少,有着很大的学习空间。由盛转衰之后的唐王朝内外部矛盾相互交织,纷繁复杂,困扰着很多热爱历史但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安史之乱究竟给唐王朝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唐王朝的衰亡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很多学生对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感到思路混乱,无从着手。这就需要我们用一个较长的视角,系统地廓清历史发展的主线,建构自己的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我们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实有准确的理解。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特定的时空着眼,找出唐王朝发展的“惯性”和“动力”,深度把握这段历史的发展脉络。只要我们掌握了这段历史发展脉络的思维方法并使之内化成自己的思维习惯,相信我们在掌握其他类似历史阶段(如魏晋南北朝)的发展脉络上也会游刃有余。

唐朝时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它孕育了绚丽多姿的思想文化,铸就了名垂青史的文治武功,建构了和而不同的对外关系,它是自强汉以来中华民族自信心的又一源泉。“贞观之治”,千古佳话;“开元盛世”,无与伦比。站在历史最高峰睥睨天下的唐帝国却在安史之乱之后跌进深渊,走上了衰亡之路。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历史悲剧?唐王朝衰亡的过程反映了哪些具体的历史惯性?唐王朝延续的动力是什么?笔者带着以上问题作出如下探讨。

一、从安史之乱的爆发看唐王朝衰亡的根本原因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它的陡然衰弱决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安史之乱。自魏晋以来形成的北方政治传统深刻地植根于隋唐的最高统治者的头脑之中。汉唐雄风,以武立国,我们以唐代的军事为切入点,分析唐衰弱的深层原因。对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壮大起了重要作用的府兵制也延续到了盛唐,而府兵制的核心内涵是“寓兵于农,兵农合一”。这种理念长期存在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中。然而,府兵制的力量源泉是均田制,均田制为唐代前期的稳定和强盛起了巨大的作用。在初唐到盛唐百余年繁华的历史进程的背后,支撑唐朝强大军力的均田制却悄然走向瓦解,这对盛唐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贵族官僚、寺院道观和地方豪强对土地的大肆兼并使得均田制名存实亡,以均田制为基础的赋役制度租庸调制和以“寓兵于农,兵农合一”为核心理念的府兵制都难以为继,农民大量逃亡,引发流民问题。实际上,唐王朝没能解决因均田制瓦解而产生的经济问题才是唐王朝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至天宝时期,表面上光鲜亮丽的唐帝国实际上已是积弊丛生、危机四伏。晚年的唐玄宗没有了当初的励精图治,痴醉于自己缔造的“盛世”之中,对危机的来临浑然不知。

唐王朝改革的方法看似很有效:改府兵制为募兵制,把流民募入军队,既减少了流民又扩大了兵源,一举两得。但是,这种做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在事实上还加深了唐王朝的财政危机。募兵制本身是无益于增加农业税收的,反而助长了土地兼并之风,更因需要增加军费支出而加剧了财政窘境。与此同时,频繁的边境战事急需来自国内的兵力、财力支持,皇室贵族的奢华生活又使财政问题雪上加霜。唐王朝对以上种种问题无力应对,便继续沿着偏离解决根本问题的方向上作出对策:把大批精兵猛将派驻广袤的北方边境,充斥着流民和市井人物的禁军戍守京畿要地,这就造成了“外重内轻”的防务格局。同时,唐王朝的统治者造就了自己的掘墓人——权力过大的节度使。节度使控制数量相当可观的土地、财赋、兵源,在军政和民政上的自主权也逐渐扩大,具备了能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的物质条件。此时的唐王朝犹如最后一支待放的烟花,只需要有人点燃它的导火索,繁华即要谢幕。终于,安禄山点燃了这支烟花,盛唐华丽的大厦轰然倒塌。

二、从安史之乱的后遗症看唐代政局中的问题

安史之乱历时八载,对北方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难以估量的破坏,加速了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在战争初期,已入晚年的唐玄宗一再误判形势,错误决策;宰相杨国忠等人玩弄权势,给本就经过长期准备的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天宝十五年,叛军攻陷长安。马嵬驿之变后,太子李亨于灵武继位,玄宗统治的时代迅速终结。那么,安史叛军为何没能取代唐朝?我们可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唐王朝曾经的辉煌给了民众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大部分唐朝人支持唐政府的平叛。第二,唐王朝掌控着富庶的东南地区和相对安定的西南后方。也就是说,在经济实力和后备兵源方面,唐政府优于叛军。第三,叛军残忍暴虐,加之叛军高层内讧严重,力量分化,不注重鞏固自身统治,容易被唐军各个击破。公元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下去。但在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留下了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党争倾轧三大后遗症。

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了,唐王朝对安史之乱的收尾工作做得并不完美。以收降叛将来换名义上的归顺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一大批节度使成了唐王朝的后患。安史之乱末期,唐王朝收降了田承嗣、李宝臣、李怀仙、薛嵩等叛军将领并任命他们为地方节度使。其中,由前三个降将掌握的河北三镇(魏博、成德、卢龙)势力较大,对唐王朝的离心倾向也最强。河北三镇往往自立节帅,不服从中央管理,反复无常。好在唐王朝仍然掌控着富庶安定的东南地区,有着绝对的经济优势。割据的藩镇与唐王朝达成了事实上的均势,唐王朝无力彻底解决藩镇割据之实,便默认了它们的存在,直到五代时期,河北三镇的割据问题才得到彻底解决。

宦官专权是安史之乱留给中晚唐时期的又一明显后遗症。宦官是专制皇权制造的畸形群体。我们学过东汉时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知识,那么,汉唐时期宦官专权有何不同呢?很显然,最大的不同是唐朝时期宦官参政制度化并能掌握军权。也就是说唐代专权的宦官比东汉专权的宦官政治地位更高、权力更大。唐代第一个专权的大宦官应从拥戴肃宗、代宗继位有功的李辅国算起,代宗给予其中书令的职位使其有了宰相之位。唐代宗让宦官掌枢密,对大臣抱有戒心的德宗让宦官掌握禁军之权,唐宪宗正式设立枢密使一职,有多位宦官把持,宦官全面干预朝政的局面便有了制度保证。唐代时期,以宰相为首的政府机构称为“南衙”,由宦官掌握的各种机构称为“北司”。南衙北司之争一直贯穿整个唐代后期。权力恶性膨胀的宦官集团严重侵蚀了传统士大夫甚至皇帝的权力,二者的激烈交锋以唐顺宗时期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和唐文宗时期的“甘露之变”为代表,两次交锋均以宦官集团的胜利而告终。此后的宦官更加专权妄为,甚至对皇帝诛杀废立。直到唐末,朱温尽诛宦官,唐代宦官专权问题才最终结束。

党争倾轧在安史之乱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畸形发展。唐太宗时,大臣与皇帝还能直言以对,上演了一幕幕君臣佳话。玄宗统治后期,奸相李林甫、杨国忠结党弄权,对唐王朝的风气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但那时的党争还没有受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直接影响。安史之乱后,藩镇势力和宦官势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普通官员,所以党争倾轧与安史之乱的联系是隐性的。在朝官员对宦官权势的膨胀和藩镇割据产生了不同的态度,这些意见分歧成为相互争斗的口实。为了维护本就不断下降的自身政治利益,官员们甚至和藩镇、宦官结成利益团体,相互攻讦,派系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胜负难分。但党争本质上不是真理之争,而是小团体的利益之争,于大局有害无益。党争倾轧以持续近40年的“牛李党争”为代表,“牛党”维护科举入仕,但对削藩持消极态度;“李党”维护门荫入仕,但对削藩持积极态度。官僚体系内部的党争不仅方便了宦官专权,还更进一步削弱了唐王朝中央的权威。

三、从唐中后期的理财措施看唐王朝延续的根本动力

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打击后,内部存在着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党争倾轧三大弊病,无力控制辽阔的北部领土,各少数民族政权趁机扩张领土、袭扰边境。那么,唐王朝为何反能延续140余年呢?这就需要我们把目光集中到唐王朝内部重大的经济改革上来。早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前,由均田制的瓦解所引发的财政收入问题就已经暴露,晚年的唐玄宗沉溺于声色,无暇改革。安史之亂爆发后,财政难题集中体现出来,经济改革关乎战局前景,唐玄宗的继任者们进行了多次有效的经济改革。第一,唐肃宗时,以第五琦为盐铁铸钱使,推行榷盐法。榷盐法使食盐纳入官营,由政府统购统销,严厉打击私卖食盐。这一改革给正在经历安史之乱的唐王朝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加快了安史之乱的结束。从此,唐王朝抓住食盐这个生活必需品进行了更多有益于财政的改革。第二,唐代宗时,刘晏理财效果显著。刘晏组织疏浚河道,以官军押运、分段转运的方法提升漕运效率,保障中央的粮食供给安全;对榷盐法的不合理之处进行改革,改统购统销为统购商销,既稳定了盐税收入又精简了办事程序;推行常平法,及时掌握各地的经济信息,调控物资供需,保障了经济稳定。经过一系列的财政改革,唐王朝从安史之乱的泥淖中获得了新生。第三,唐德宗时,以两税法代替租庸调制。两税法适应均田制崩溃、租庸调制难以为继和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客观现状。它要求对财政支出做出预算,制定赋税总额,按财产划分户等,分夏、秋两季差别征税。两税法增加了财政收入,其制定预算、按财产征税的税收理念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进步,它的施行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唐王朝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安史之乱之后,经济持续恢复和发展为唐王朝的延续提供了根本保证。但是,这些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由土地兼并引发的阶级矛盾,藩镇割据、党争倾轧、宦官专权也在不断地发展着。经济上的改革只能使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带着多种后遗症的唐王朝维持一种脆弱的生存平衡,唐王朝无力应对额外的天灾人祸。唐僖宗时期,官府不顾自然灾害厉行催租,食盐走私商人王仙芝、黄巢先后领导农民大起义。前后十几年的战乱波及唐王朝大半个版图,给虚弱的唐王朝以致命一击。以镇压农民起义为契机,各地的藩镇实力急剧膨胀。本为黄巢起义军将领的朱温成为一代枭雄,他先劫持唐昭宗,独霸朝纲,残杀异己,后逼迫唐哀帝禅位,称帝建梁,彻底结束了唐王朝的统治。各地的藩镇纷纷拥兵自立,攻伐不已,历史进入了更加混乱的五代十国阶段。五代十国实质上是唐朝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这种藩镇割据的历史惯性直到北宋初期才得以消除。

当我们从具体的时空范围把握唐王朝的发展趋势时可以发现,历史的发展往往表现为一个惯性和动力交织的过程。唐王朝最明显的惯性显然是节度使制度,它成为中央集权的主要障碍。此外,宦官制度、科举制度也体现出很强的惯性。唐王朝在经济领域的改革是政权延续的根本动力。然而,经济改革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土地制度。总的来说,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中消极的“惯性”大于积极的“动力”。因此,由盛转衰的唐王朝必将走向衰亡,以五代十国为高潮的大分裂时代也终将登上历史舞台。

猜你喜欢
宦官王朝历史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Summer Is Coming
世界上收入最高的五名足球运动员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
公平交易是外交准则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下)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