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价值引领 培养时代新人

2020-12-23 04:37王勇王爱忠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试题考查法治

王勇 王爱忠

2020年菏泽市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命制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依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强化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注重考查学生素养,发挥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导向作用。

一、试卷特点

1.突出价值引领,彰显育人功能。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初中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国家意志的体现。2020年菏泽市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从引领学生成长角度立意,坚持正面教育和积极价值导向,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

第13题对黄旭华事迹的描述,意在引领学生向黄旭华学习,教育学生爱国、敬业。第21题通过火神山医院护士吴亚玲、武汉居民庞益兵、美国洛杉矶几位年轻华人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亲社会行为)、爱国的高尚品质,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如何演绎生命的精彩:拒绝贫乏,充盈自己的生命;拒绝冷漠,关切他人生命,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用平凡的人生创造出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把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生命教育结合起来,提高自身素养,书写生命华章。这些试题由现实生活中具有正能量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

2.聚焦重大热点,把握时代特征。

关注社会热点,是道德与法治课鲜明的学科特征,也是道德与法治学科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综观这份试卷,作为试题背景材料的重大热点问题有:中国女排以十一战全胜的成绩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赴陕西秦岭考察、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隆重举办、抗“疫”故事、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开幕、首届世界5G大会、3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决战脱贫攻坚座谈会、5月22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等。2020年菏泽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考点源于教材,材料取自社会,命题突出教学重点,材料紧扣社会热点。在这里,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成为试题呈现的重要方式,成为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这样设置试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国内外的大事,拉近他们和现实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增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贴近现实生活,指导道德实践。

关注现实生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道德与法治课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要求。《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运用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通过亲身体验与感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给出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让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判断,给出一些典型性、启发性的案例、资料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交流、去认识,给出一些价值冲突情境让学生去比较选择,是核心素养背景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理念。2020年菏泽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的命制,为我们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教学提供了范例。如第12题,如何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学习压力;第15题,对山东枣庄两名初中学生在家中模仿网络视频用易拉罐自制爆米花,造成一死一伤的评析;第16题,《问政山东》栏目上线以来,聚焦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整改落实;第23题,三个法律案例都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等等。2020年菏泽中考道德与法治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的学科素养。

4.试题设置灵活开放,强化思维能力培养。

试卷非选择题的4道大题基本上都是开放的。这些题目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试题的情境选择比较宽泛。无论是讲述抗“疫”故事、分析生活情境,还是决战脱贫攻坚座谈会、政府工作报告,都给了考生展开想象的空间。二是试题设问相对比较开放。如“我们应怎样向他(她)们学习,演绎生命的精彩”(第21题)、“请谈谈对创新的理解与认识”(第22题)等。三是试题答案灵活多元。开放性的材料和设问,决定了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作答。这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无论是第22题让学生谈对创新的理解与认识,还是第24题让学生回答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重要意义,都关注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第24题,第(2)问特别注重考查学生从已知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养成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的学科思想和方法。第23题,让学生从三个案例中选择两个进行作答,体现了试题的开放性与灵活性。这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体现了中考过关性与选拔性的有机统一。

二、阅卷分析

根据市教科院要求,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中低档题、中档题、高档题的比例由上一年的5∶2∶3调整为6∶2∶2。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中考试题的选拔功能,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但从阅卷反馈的情况看,主观试题平均分偏低,学生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

1.基础知识薄弱。

2020年菏泽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素养的考查,检验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引导学生夯实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如何演绎生命的精彩、对创新的理解与认识、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自由与法治的关系、如何全面提高个人素养等,考查的都是学科主干知识,教材上基本上都有答案,但从阅卷情况来看,考生原原本本答出来的寥寥无几。

2.审题能力欠缺。

良好的审题能力是考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与深造必备的学习素养。从阅卷反馈情况看,考生阅读试题不深入、不认真、不思考,审题能力差的情况比较突出。

第21题强调“讲述抗‘疫故事 书写生命华章”,很明显是提示考生答题的角度。特别是第(2)问,“我们应怎样向他(她)们学习,演绎生命的精彩?”结合“书写生命华章”的提示,我们不难发现,该问侧重点是让学生回答如何演绎自己生命的精彩。我们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回答:拒绝贫乏,充盈自己的生命;拒绝冷漠,关切他人生命,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用平凡的人生创造出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等等。这也是七年级上册教材最后一框“活出生命的精彩”的主题框架。但是,真正能从这个角度来回答的考生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很多考生回答“从小事做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好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等,造成失分比较严重。

再如第24题第(1)问,“夺取脱贫攻坚全面勝利有什么重要意义?”该问考查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意义,一些考生却答出“增强综合国力”之类的答案。还有一些考生把“意义类”试题答成“原因类”“措施类”答案,答案离题较远。第(3)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应如何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不少考生答成了国家应有的做法,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依法治国”等。审题失之毫厘,答案谬之千里!

3.学科思维能力不足。

相当一部分考生的学科思维能力较差。例如第23题,给出了三个案例,明确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相关原理来分析其中的两个案例,考查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但从答题情况来看,效果很不理想:大部分学生就事论事,不会运用学科语言和有关原理进行分析。

对案例一,首先应明确原理内容,然后结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原理进行分析。大部分考生只分析了大妈们的行为,强调大妈们跳广场舞,锻炼了身体,丰富了生活,是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有些考生甚至为大妈们跳广场舞出谋划策,偏离了答题的方向。

对案例二中所描述的事情,要运用所学知识,谈自己的观点、看法或认识,不要想当然,不要漫无边际地谈。我们可以分别从道德的角度和法律的角度谈晨光和交警的行为。如从道德角度:晨光为消防车辆疏导交通,是助人为乐的表现,是亲社会行为,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晨光愿意接受处罚,是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从法律角度:晨光违反交通规则是不对的,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交警对晨光处罚是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的表现,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4.学科素养较低。

高考新课标和高考评价体系强调,思想政治学科主要考查学生认识与评价、分析与判断、探究与论述问题的能力。初中是为高中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应具备进一步学习与深造的能力。当前,创设试题情境已成为各地中考道德与法治命题的主流导向。通过精心选取的材料创设试题情境,可以考查学生获取、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4题第(2)问让学生归纳材料二说明的问题,以及提出自己的建议,考查了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等。通过阅读材料,不难归纳出:2019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保持较高速增长;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我国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就,但脱贫任务依然艰巨。然后提出相关建议: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等。从实际答题情况来看,大多数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学科用语也较少,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准”的现象,学科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思考与建议

1.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培养时代新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一定要强化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综合素质方面的教学,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重视主干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理解与应用能力。知识是能力和素养的载体,没有扎实的知识与技能的积累,能力与素养就没有了根基。因此,在平时我们要认认真真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结合统编教材落实基础知识。但不能信奉“知识至上”,对知识要重在理解、重在整合、重在活学活用,会运用所学知识、原理指导自己的生活,使知识服务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服务于自身成长。

3.关注热点问题。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考试从来都不回避热点。积极主动地关注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与学的重要原则。因此,我们要有目的地看报纸、电视上的新闻,关心家乡和身边发生的事,特别关心与自身有关的实际问题与热点问题,学会整合资源,借助热点问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形成分析、综合、归纳、判断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正确对待练习与老师的讲评课,培养良好的应试习惯。适当的练习是必要的,但搞题海战术是不对的。能力和素养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和思维训练不断提升的,我们要加强习题训练,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要重视讲评课,总结方法与技巧,学会规范答题、综合答题、创新答题,力求做到“四要”:答案要点化,要点段落化,段落逻辑化,语言专业化。

猜你喜欢
试题考查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