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瑜
摘 要:“新基础教育”理念提出培养目标: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人。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倡导下,意识到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共同创生者,努力构建开放式的课堂,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关键词:放手;留白;交互反馈;思维
“完型压强”理论认为,当人们观看一个不完美的即“有缺陷”或者“空白”的形状时,会在知觉中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会驱使大脑积极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或者“空白”,使之趋于完美。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积极创设这样的“有缺陷”或者“空白”的课堂环节,大胆放手,重心下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其主动发展的意识。
一、放手不是放任不管,需要适度引导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喜欢思考,具有简单的分析、推理能力,但是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文字、符号等不同方式准确表达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在课堂中,尤其是低年级课堂,充分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搭配”为例,小明、小红和小林要竞选班长和副班长,有几种不同的情况?在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后,大多数学生在拿到问题时直接用文字来记录,效率很低。教师引导:怎样记录更简洁?学生立刻提出简洁的记录方法,如用字母A代表正班长,用字母B代表副班长,或者用数字、符号等来记录。由此可见,在放手时,适度引导非常有必要,学生感受到符号化带来的简便之处,掌握了记录方式,为接下来思考过程的记录打下了基础。
二、交互反馈,促进过程生成
我们知道,课堂的开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放手,而是教师在确认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提出指向目标实现的开放性问题。交互反馈是伴随“有向开放”而生的一个步骤,尽管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已经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面对所有的学生,还是可能有不确定性。学生“动”起来了,对教师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面对这么多资源,是“收”还是“放”,教师要认真倾听、点拨和组织,设计合理的信息采集路线,对学生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例如,在学习交换法时,有的学生写出来有遗漏,有的学生只写出了AB,更有学生无从下手,学生出现的情况与课前的预设有很大的出入,学习过程的推进遇到了困难。教师进行资源筛选后反馈,“老师看到有的同学先选择A和B,组成AB、BA。”接下去教师点拨,“只能选择A和B吗?往下还可以选择谁呢?怎么交换,请你接着写一写。”这样的“回应反馈”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全体学生继续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继续思考和记录。整个过程中,教师在注重“放下去”的同时,还要实时根据学生的多样性资源进行分类处理,及时反馈,促进课堂的生成和推进。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生成,不是用个别学生替代全体学生,而是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积极地思考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升学生的参与感。
三、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提升的放手
在课堂中,开放的教学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过程,是以学生思维水平层次的提升为目的的。教师要舍得将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
例如,学生在掌握了“给三个不同的数,任意选出两个数字,可以写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后,教师提了一个新问题“从2、6、5、9这四个数字中选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你能写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没有任何提示,放手让全体学生动手尝试。由于学生之前充分经历了搭配的过程,已经初步掌握简单搭配现象的规律。在解决这个问题中,学生独立运用连一连、画一画的方法,运用交换法和固定法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所有情况。从中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水平已经由一开始的点状无序开始向全面有序化提升。
四、以促进“拓展生成”为目的的开放
明代文学家谢榛曾经说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应如撞钟,清音有余。”课堂小结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多维、多视角地引导学生对自己课堂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为全体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让课堂小结发挥重要教育作用。
例如,小结方法时说“我们一起回顾下这节课,最初我们选正班长和副班长,东选两个,西选两个,找不全,后来我们学习了交换法和固定法。现在连四张卡片都难不倒你们了。你们用这两种方法时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谈论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有的学生说,我发现有序思考很重要,这样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还有学生说,不管是三个数、四个数、五个数,甚至更多的数,其实方法都是一样的,可以用固定法或者交换法来完成,关键要做到有序思考。从孩子的发言来看,实施了开放性的课堂后,学生对于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不再是被动式的接受,而是亲身体验过后的真实输出,学生的思考有序,对问题的认识也开始呈现“结构化”,可以对问题进行归纳,概括出这类问题的共同特征。
在践行“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期间,面对日益“活”起来的课堂,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惊喜。学生对课堂的情感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主动思考,勤于提问,大胆质疑,勇于接受挑战,真正成为课堂教学过程重建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2]吴亚萍.“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常规课题《基于“生命·实践”教育理念下的“行真”教育实践研究》(FJKYJD16-51)課题研究成果。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