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瑶 梁林飞
摘要:由于公共卫生事件本身具有不确定性、紧急性、突发性、危害性以及不可预知性,若不及时处理则会出现极大的不良影响。高校辅导员在面临公共卫生事件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方面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探讨高校辅导员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这类危机时的具体方法,并分析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具体策略。最终可以为辅导员处理高校公共卫生事件和疏导大学生各项心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校公共卫生事件;辅导员;危机应对;大学生心理疏导
引言
在高校中所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敏感性、危害性以及复杂性的特征。这类事件中主要包括了集体食物中毒、传染病以及公共心理卫生事件等。高校人口相对于其他区域较为集中,而且流动性相对较大。因此,被列为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重点区域。目前,在对高校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处理基本上是以采取相应的制度框架为主,但对学生事后的心理疏導以及思想教育并不多。因此需要重视其在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的作用,并促使其在后续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方面的价值。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一、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在“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下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一)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处置问题
在高校中对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设置了校医院这类具有专业卫生职能的部门来按照统一的流程和处置办法进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辅导员所要承担的责任是要根据学校的具体安排和规范主动进行安抚和规章制度落实、解释工作。另外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前,高校辅导员应当做好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辅导员应当配合学校工作,组织和疏导学生冷静应对这段时间。而且还要对现有的事件进行控制,对突发事件及时上报给领导;在事后的恢复阶段中,辅导员对后续事件发生的情况进行反馈。但实际上,由于相关的制度不健全、流程不规范,无法发挥出高职院校辅导员本身所具备的价值和作用。
(二)衍生事件的危机处理问题
公共卫生事件后续会衍生出学生的心理危机,这也是辅导员在面对危机处理过程中的重难点内容,辅导员需要对明确学生的个人立场和引导学生思想价值走向正轨。但在实际的过程中,由于信息反馈渠道存在着滞后的情况,而且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相对较少,这也导致了在处理这些衍生事件危机的过程中很难及时处理,往往辅导员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发现学生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
二、构建高职院校辅导员“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策略
(一)完善辅导员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机制
辅导员要和学生建立起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这有助于辅导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学生作为真实的信息,同时对学生的各项心理发展动态密切关注。通过利用新媒体平台互动、宿舍走访以及课堂深入等多种方式方法来和学生展开有重点有层次的交流,进而双方之间的信任和情感得以不断的加深。辅导员需要用知心朋友的身份对学生各项问题引导和解决。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向辅导员在第一时间内寻求相关的帮助。
(二)有意识培养学生党员、宿舍长和学生干部的防范危机意识
辅导员、宿舍以及学校管理层应当构建出一体化、整体化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心理疏导机制。辅导员应当充分利用学生骨干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锻炼学生自我管理与监控的各项能力。要求学生在面对班级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和关注,这样才能让辅导员采取各项措施来对这些异常情况进行处理。辅导员还要做好学生骨干的心理疏导措施的培训机制,要求这些学生骨干能对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之后对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并将出现严重情况的上报给辅导员,辅导员再按照相关的流程和规范进行处理。以最大化的程度提高辅导员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既要给学生一定的安抚,还要遵守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原则,同时考虑学生个人的情感诉求和实际需求,给予学生温暖和人文关怀;另外由于公共卫生事件所出现的舆论危机也属于衍生事件的一种。辅导员应该对事态的发展原则进行把控,积极走访学生宿舍,尽可能消除学生们出现了偏见;还应当建立学生干部和导师的协同跟踪机制,把握好学生对公共危机事件看法。
(三)辅导员要明确自身的角色与定位
辅导员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和进行大学生心理疏导的过程中,要明确自身在其中的定位和价值作用,这样才能有效的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和本职工作。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疏导和处理公共卫生事件是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但由于高校辅导员本身具有着管理者和教师的多重身份,因此在面对这些问题处理过程中有着较强的特殊性,必须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角色。针对具体问题,辅导员要进行具体分析,高校辅导员并非是专业的危机干预人员,更多是以辅助性和协助性的角色为主。只有明确了这样的角色定位才能在大学生心理疏导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避免出现错位越位的现象发生。
(四)积极采用“云上育人”辅导员管理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属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大部分的学生都选择了在家隔离配合好防疫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大学生不可避免出现了恐慌、焦虑等多种心理问题。辅导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向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利用微信公众号、学生群以及家长群等网络渠道向学生提出预警,做好防控疫情知识的宣传,要求和引导学生做好防控;同时辅导员定期召开视频班会,借助QQ、学习强国以及微信平台让学生可以学习有关“疫情防控”这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发布的一系列文件,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意志品质来战胜公共卫生事件所出现的危机,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结语
高职院校辅导员要能坚持思想和价值,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个人特点,站在多个角度和多个形式方面来创新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进而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解决学生存在的个人心理问题和困难,构成具有交互式、导向式的辅导员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及大学生心理疏导等机制体制。
参考文献
[1]梁宁. 高校辅导员利用重要契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J]. 才智,2020(19):65-66.
[2]刘艳勤. 后疫情时代高校辅导员对返校复学大学生心理工作的思考[J]. 国际公关,2020(12):304-305.
[3]石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辅导员思政教育的策略[J]. 商洛学院学报,2020,34(05):87-91.
[4]熊慧. 战“疫”复课下辅导员为大学生戴好“心理口罩”[J]. 就业与保障,2020(13):193-194.
[5]刘迪. 辅导员在疫情下做好“线上育人”工作的对策思考[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0):242-243.
[6]王雅君. 公共卫生事件危机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20,4(19):152-153.
作者简介:雷瑶(1988_08)女,回族,山东淄博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运动训练.
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辅导员“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以公共突发事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