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婧
那是一个记忆碎了一地的下午,我心惊胆战地看着一个个在我卷子上铺开的红叉,它们像一把把尖利的刀子,直直地向我的心刺去,把它刺得鲜血淋漓。我大脑中的每个分子仿佛都在挣扎,都在呼喊,都在呻吟。
化学老师来了,却没有劈头盖脸给我一阵吼。她安静地拿出实验用品,开始制取氧气。看着一个又一个均匀的气泡连续从水槽中冒出,我震撼了。我惊异于那古怪丑陋的紫黑色固体,能在酒精灯的炙烤下产生如此重要的气体。
做完实验,化学老师叫我们做好实验记录。走到我身边时,她拉出了我藏在课本下的试卷看了一眼,发出了一声叹息。叹息声很轻,如果不注意,还以为那只是呼吸。她慢慢地放下试卷,摸着我的头对我说:“你不认为你应该给我个交代吗?你是个极聪明的孩子,可现在你做题做成这样,我觉得你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声音里满是失望。
我羞愧地低下了头,心想:古怪的高锰酸钾都能制出氧气,我为什么就不能大放异彩呢?
期中考试,我的成绩高居榜首,化学老师高兴得像个孩子。同桌很是不解,我告诉他,我只不过是以化学老师的警醒為反应物,以自身努力为反应条件,完成了一个最美的化学反应。(指导老师:刘景珍)
【简评】因了老师的警醒,原本学习态度不佳的学生奋起直追,以此为题材的文章可谓多矣。本文的亮点在于写出了新意。“最美的化学反应”,既贴合化学学科的特色,又揭示了老师的神奇作用,更寄寓了作者对老师的真诚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