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琦雯
笔者在本文将人教版必修1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必修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必修3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和选修4中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内容进行整合,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角度,设计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的单元教学——“改革开放新时期”。笔者试图通过单元重组教学设计,使学生对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历史形成整体性认识,使学生多角度地把握改革开放成就和影响。
一、基于核心素养,打开单元教学思路
1.单元课时计划。
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江苏)考纲,确定本单元的主题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并确定单元课时计划(见表1)。
2.教学目标计划。
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角度来制订教学目标计划。
二、开展单元教学,落实历史核心素养
第1课时 依托学习小组,收集整理史料。
第1课时是本单元组织教学的基础。首先,将学生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各自高效完成本组收集史料的任务,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史料实证能力。其次,以小组为单位将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整理取舍,制作成幻灯片。最后,各小组在课堂上推荐一位发言人向全班同学展示前期史料收集的成果。
第2课时 选取学生史料,教师讲述为主。
第2课时是本单元组织教学的关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因为有第1课时每位学生亲自寻找史料的过程,所以第2课时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学生收集的史料穿插到课堂中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其次,教师认真备课,高效利用好史料。通过主题阅读,教师对于史料的选择面更为广泛且准确。再次,精心选编课堂练习,将着力点放在提优补差、查漏补缺上。
第3课时 选取学生史料,学生讨论为主。
第3课时是本单元组织教学的升华,起到总结提升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寻找有关改革开放的史料,教师讲述1978—1992年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迁,都是为了第3课时学生能够自主复习1992年至今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做铺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宏观调控、串联全局。
三、反思总结
1.单元教学需立足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三直面高考,高考江苏卷不仅考查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更注重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如何在高三紧张备考的课堂教学中穿插提升历史核心素养的环节,成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现实挑战题。为了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在上第1课时前,师生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通过准备环节,学生从历史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型为主动探究者。只有敢于放手让学生大胆进行史料收集、鉴别,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改革开放四十年宜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在整理史料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会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激发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
2.单元教学需要借力合作学习“深度学”。
正如日本学者佐藤学所说:“学习是相遇与对话,是客观世界对话(文化性实践)、与他人对话(社会性实践)、与自我对话(反思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活动。”因此,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学习中来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高中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笔者在第2课时中设计课型为讲述复习课,就是为了起到引导示范的作用,从而为第3课时学生的自主讨论复习打下基础。在三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既是学习小组的参与者,也是历史深度学习的建构者。通过活动,学生将所学的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深入理解历史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