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雷斯
随着高考改革和新课改的要求,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得到各方面的重视,所以要格外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就学生本身而言,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对于语文成绩提高以及语感、概括总结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在很多城市,很多学校并没有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没有这个意识或者说有些学校有意识但是并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所以就会出现很多问题,要理智面对,合理处理。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观念落后、学生缺乏阅读兴趣以及缺乏教师合理指导三个方面来讨论。
(1)教学观念落后。受当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语文教师都长期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学思想落后而且根深蒂固,难以转变,他们认为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考试得高分,就是为了考个好学校,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锻炼。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仍然作为课堂的主体,这就导致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参与太多,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沉闷压抑,孩子们接受能力也就减弱,不利于孩子阅读能力的提升。
(2)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质量不高。处于小学时期的孩子,对世界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形成,还有很多不懂的,所以处于这段时间的孩子们往往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现在孩子们课业压力太重,每天写作业都忙不过来,所以大多数孩子现在对阅读都是一种抗拒心理,写完作业有时间了就想着玩儿,想放松。即使有些孩子能够塌下心来读书,读的也都是以漫画、小故事等轻松幽默的书籍为主。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孩子不喜欢读书,也不读好书,影响孩子身心发展。
(3)缺乏教师合理指导。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大多数老教师也都认为孩子应该少读课外书,他们持有的观点就是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的一种行为,会耽误学生写作业、会耽误学生参加辅导班(很多家长也一样),所以他们自然不会对学生的阅读有正确的指导。即使想好多老师也不会,也很难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也难以形成系统的全面的指导。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出现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遇到问题就要迎难而上,合理解决语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1)努力创设情境,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做什么样的事情就需要有什么样的环境,想让学生提升阅读兴趣就得营造一个轻松自在的閱读环境,但是这个往往是很多老师忽略到的一点。创设情境也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学习内容而是通过描述、提供和创建一个合理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把学生带到那个情境里,引导他们能够主动的、自主的去探讨书里的奥秘,去读书。
(2)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单调的学习和语文教学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疲倦,更何况是小学生,本来就是好动的年纪,在教室里待一天就已经够难受了,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又应该是一个比较轻松的学科,语文教师应该采取更多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际课堂的教学中,最简单、最方便的就是借助多媒体教学来丰富教学,语文教师借助多媒体在教学中添加音频、视频或者动画的播放,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丰富学生词汇量,注意对学生的词句练习。小学生的词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弱,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努力提升学生的词汇量,注重加强学生的词句练习。从词汇到短句到长句,由小到大,用词组成句子,带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合理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和感受。可以采用阅读完提问的形式或者布置复述、概括大意等类型的作业,来锻炼学生。
综上所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努力,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改变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努力丰富学生词汇量同时也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