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田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攻陷全球,整个世界被迫切换到非常态运行模式。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最具战斗力和最值得信赖的“美丽”。如果说医护人员是逆流而上,用生命守护生命,那么广大教师就是破浪而行,以智慧唤醒智慧。
2月1日,学校通知要保证正常“开学”,要求全体教师准备好利用钉钉授课。一周以后,以家为校,我直播教学,孩子在线学习。“离校不停课,在家不停学”,特殊时期的特殊课堂,对学生、老师和家长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我收获着、成长着……
一、现实的土壤要长理想的苗
全球化、信息化带来的是开放、互通和共享,在信息科技时代,在线教育已经不算新鲜产物。虽然这次被动催化的空中课堂带给人们的冲击很大,但是日日备课上课,周周计划反思,我逐渐从陌生忙乱到习以为常,从点滴积累到有所收获。
“培训讲得再多再细,听完依然一头雾水”怎么办?当然得自己多尝试、多操作,“用中学、学中用”,一懒毁所有;设备网络不给力怎么办?网线、电脑和耳麦配套是最佳组合,是不卡顿、低干扰的有效保障,如果条件有限只能用手机直播,除了专门的手机支架,衣架配纸箱似乎也是不少老师的选择;要解决“课本、板书与PPT同步使用难”的问题,用电脑直播需用手机拍好课本图片上传,辅以钉钉白板或板书小软件,用手机直播需用自制手机支架(可用烤箱或冰箱里的架子),调整角度分别拍摄电脑屏幕、课本或练习本;显示内容(无论是PPT还是文字内容)比例稍大些,上传图片时(无论教学用还是布置作业用)选用原图模式,不要考验学生们的视力和耐心……此类细节问题很多,且不容忽视,不过终究比较容易解决,只要有心解决,总有千方百计。
二、网课冲浪确实是知易行难
课堂回放是空中课堂的一大优势,不仅学生能反复观看解决疑问,讲课教师也可以用来检视自身教学得失,还可以观看其他教师的课堂回放深入了解学情,发现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链接。因为能够选择观看的时段和倍速,显得更加便利高效。然而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就不好说了,首先一天课时有点紧,再加上完成各科作业,观看回放自然成了被忽略的部分。
学生的兴趣激发与思想导向也是一大问题。各科老师都化身为一块屏幕,如何留得住少年躁动的心?上课开始时可以跟学生一起关注时政新闻或网络资讯,在等待学生到齐的同时可以加强跟学生的情感共鸣;另外一定不要拖堂,一节课的时间学生的注意力已经达到极限,网课对学生的视力和专注力本来就挑战很大,学生们从内心深处抵触拖堂,学习效率难以保证。通过了解其他课程,我发现各科目之间的一些知识链接:比如英语课最近学习内容涉及到物理中的功和欧姆定律,而数学最近学习的三角函数的应用又是电工课程部分内容学习的基础……虽然这些链接算不上决定性因素,但是如果能适当融合,必然对激发学生求知欲与提高综合迁移能力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空中课堂的互动是一大痛点,尽管私聊、群发言和连麦相辅相成,配合得当,能够起到有效作用,但是多数学生排斥连麦,别说学困生,就是平时喜欢发言的学生也不愿出镜,再加上设备局限性、网络卡顿等时有发生,所以效率不高。比起学校课堂里教师对学生主动全面的“扫视”效果,面对面的表情、肢体等辅助反馈渠道,个体范本对群体的辐射作用,及时且有温度的情感交流……空中课堂的互动显得苍白无力。
三、空中课堂不能是空中楼阁
空中课堂已经进行两个多月,无论是对学生的教学还是对孩子的教育,其中出现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都在不断警醒我。
实际上,网课状态就是在校学习状态的加强版,是家长和老师全面了解孩子的一个难得机会。孩子们从开始的新鲜到现在的平淡甚至厌倦,状态已经分化,孩子们由于个性的成长经历基础和共性的成长阶段特点,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力存在很大局限性。因为我们无法解决学生的心理内因(学习的意义和目标,自身的认知和规划),所以总是被環境的物理外因(手机电脑的便利诱惑、家长老师的监督缺位)所困,这种教育努力方向的偏差在网课期间体现得尤为集中尖锐。初中和高中的孩子们有着旺盛的精力和丰富的情感,需要释放的出口;需要同龄人的交流;需要高质量的陪伴……然而多数家长忙于生活事务,很难做到真正陪伴和理解,因而家长的督促会被孩子归为过度干预也就不足为怪了。
时代和社会在不断更新变化,什么才是对学生长效、有根本影响的思想教育,如何进行更贴近他们实际的课堂教学,实在是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能在物理上解决的问题不要用心理战解决,现实条件的不同必然会拉大学习状态的差距;必须在心理层面解决的学习习惯与意识远远比某个具体的学习问题更重要。
疫情尚未消散,网课仍在继续,“离校不停课,在家不停学”,家校同携手,师生共成长。我们不应做被困网中的鱼,而要做结网授渔的人,掌理想之舵破现实之浪前行,即使难以满载而归,也要争取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