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羚
无论是赤裸裸展示壕生活,还是智力碾压式秀才华,抑或随手记录日常点滴,人们都是希望用各种方式得到他人的赞美与支持,获得内心的平衡与充实。
因为炫耀,一位微博博主火了。
一句“在不在”的微信,让男友步行15分钟出现在自己面前;男友来酒吧“英雄救美”,先干半瓶白兰地;工作人员让把地址补全到几零几,但住别墅只有几区几栋……相比用图片晒车晒房的简单粗暴,这位博主的云淡风轻似乎秀出一股清流。即便帖文内容被人质疑为纯属杜撰,但近日,网友心目中的这个“凡尔赛人”带动多个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成为网络焦点。
“凡尔赛文学”与文学流派并不搭界,而是出自一部讲述路易十六妻子生活的古早味日漫《凡尔赛玫瑰》,网友因此借“凡尔赛”来形容“互联网贵族”。所谓的“凡尔赛文学”是指“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以朴实无华表现高人一等”。从开设凡尔赛公开课,到建立数万人参与的小组社区,“凡学”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亚文化现象。
此次博主走红,让“凡学”再次出圈。网友们自发造梗、挖梗,一场“凡尔赛文学模仿大赛”如火如荼展开。
从最初的描述,到博主的分享,再到網友的狂欢,“凡学”开启奇幻漂流。有人辛辣讽刺,有人默默吃瓜,有人表达前途无望的愤懑,有人则怀着气人有笑人无的心态。“凡学”最终被泛化为秀优越的代名词,成为炫富讨论的新出口,与低调炫耀的本意相去甚远。
从形式上看,人们早已总结出先抑后扬、自问自答、第三人称的“凡学”三要素,用以判别炫耀的含蓄度。但客观存在和主观故意介乎一心之间,外人未必能够明察秋毫。有人认为晒车钥匙比晒车含蓄,也有人认为只要提车就不含蓄,含蓄与否也只是一个程度判断。一万个人心目中存在着一万种“凡学”,这或许是“凡学”被玩坏的原因所在。
马斯洛需求理论说,人人都有期盼社会尊重的天性。每个处在“凡学”狂欢中的人都是如此,尤其身处网络空间,人们将社交平台打造为个人秀场。无论是本色出镜,还是粉墨出演,都是获得认同的方式。只是相比张牙舞爪,低调谦卑的姿态隐藏了攻击性,别具一格的表达更具吸睛力,在技巧上稍胜一筹。
无论是赤裸裸展示壕生活,还是智力碾压式秀才华,抑或随手记录日常点滴,人们希望用各种方式得到他人的赞美与支持,获得内心的平衡与充实。当我们剥去“炫耀”一词的贬义并用“展示”替代,就能发现:其实人人都是潜在的“凡学家”。正如有学者认为:自我展示、恰当自夸有助于帮助人们提升性格魅力、驱使自己实现目标。这正是“凡学”的积极一面。
在暗流涌动的比较中,一切美好事物都有被当作“凡学”的可能。身处半匿名的社交网络空间,我们回不到完全隐秘、互不来往的格子房间,也不能期待网络平台成为知根知底的熟人交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的展示势必无法让所有人满意。问题的关键在于是盛气凌人地让人仰视,还是诚挚地与人共享;是借表演伪造高级感,还是诚实地呈现生活气。相比张扬还是含蓄,这更应当成为“凡学”的核心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