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建波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其中,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作为新课改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手段之一,已然成为当下教育的重点内容。生物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其更注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可以通过社会责任、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等形式来体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如何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发展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教学优化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高中生物可以说是比较全面地向学生们展现了生命的发展历程,小到细胞大到生命体,早到胚胎的出现,晚到生命的衰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组成、生命的经历以及各种各样的生命现象,使得学生对生命现象有着科学的认识,同时也为今后科学生活、理性思考奠定基础。在核心素养的前提下,既要让学生科学认识生命,同时也要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的兴趣,优化生物实验教学迫在眉睫。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生物教学目标分析
核心素养之所以成为各个阶段各个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各方面发展非常迅速产生了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国家国际化脚步飞快,国民素质也需要与之同步。高中作为学生相对来说获取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为之后的大学学习以及深入专业研究奠定基础的时期。核心素养之下的高中生物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构造以及生命的历程,更深入的需要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同时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的兴趣。希望通过高中生物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我国的生物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融入核心素养的意义
首先,生物学科向学生讲述了各种各样的有趣的生命现象,核心素养的融入,让学生相信科学,在生活中养成用科学道理解释现象的良好习惯。其次,科学素养的融入能够让学生更加完全的参与到课堂中,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并且通过实验的教学,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能够发现之前所没有经历过的情景,乐于探索、善于观察、勤于总结,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和消化知识是学习效率最高的状态。
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互动较少
由于教师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上课,教师一个人很难能够照顾到所有同学的听课状态。再加上有时候课堂教学任务比较重,教师便自动忽略的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所谓“灌输式”教学,学生的听课效率是非常低的。一味以教师的讲述为中心,学生不但没有自主探索的过程甚至连普通消化知识的过程都缺失了,所以说课堂互动的缺失不仅仅不能够达到融入核心素养的目的,知识传输的过程也大打折扣。
2.学生自主能动空间较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自己动手才能够体会其中的乐趣,才有可能激发继续深入探索的兴趣。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学生的自主能动空间非常狭窄。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更加注重的是对试题的分析,对知识的记忆。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考试试题也在悄然发生变化,2017年的理科综合生物试题部分就出现了让考试自主设计实验的题目。据调查,有一半的以上的学生对此类题目表示非常棘手甚至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状况。而如果学生平时在学习生物学科实验的过程中能够自主设计方案,多加思考也不会造成在考场上的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说,自主空间狭窄不仅仅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3.总结反思过程不够完善
总结反思过程在数学以及物理的学习中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通过总结自己犯错的题型以及步骤能够使得自己的分数有很大提高。在很多的学生眼中生物是比较偏向于文科的学科,所以很多时候忽略了总结反思,因此造成了不能够深入理解生物知识。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成了天方夜谭。
四、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增强课堂互动
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生物实验使得学生对生命现象有更为具体的认识,让学生在轻松专注的氛围中实现对生物知识的深刻理解。而通过课堂互动可以尽可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分子与细胞”章节的学习中,在课堂开始前先向同学们抛出问题:大家认为自己的身体最小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呢?又是什么在支撑自己在进行生命活动呢?提出问题之后,给出两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之后教师提问,各组成员分别说出自己的答案,有的说牙齿,有的说血液,答案虽然说有偏差,但是学生有了思考的过程,同时有了去了解答案的好奇心,然后教师引出“细胞”这个陌生的概念,学生不仅仅会改变自己错误的认知,还会有更加深入地思考。接下来,在组织进行显微镜下细胞的观察实验,通过自己的双眼发现细胞的存在,解开其中的奥秘。
2.加强组织引导,鼓励学生探索
自主能动性是生物实验的灵魂,改革教师设计实验,学生作为执行者的教学方法。将生物实验的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教给学生,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按照指定的步骤去自行探索是生物实验的教学成功标志之一。宇宙的奥秘需要探索、生物体的奥秘需要探索。历史也告诉我们自主探索往往是发现真理的有效途径。牛顿对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感到好奇,因此才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存在。而著名科学家爱迪生也是因为对事物充满好奇,自主探索直到明白其中的道理才能罢休,才有了不朽的科学成就。因此,核心素养下生物实验教学需要学生对生物只是充满好奇,并自主探索。
例如,在物质鉴定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还原糖和斐林试剂结合会出现什么现象?脂肪和苏丹三、苏丹四结合又会出现什么现象?”通过一定的引导,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在实验课程中通过自己设计的实验尝试得出相应的结论,并与课本上的结论相比较。这样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流程得出结论有,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记忆。另一方面,启迪学生在生活中善于通过自己动手来解决问题。
3.共同总结反思,不断解决问题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错,所以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和反思,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进行交流,或者是通过匿名提交纸条的方式提出问题。总之,教师带领学生有一个反思总结的过程,在不会打消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使得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对今后自己学习生物的方法有所改变。带着兴趣学习生物,在生物实验中探索生命体的奥秘,在生物实验的失败中总结教训,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在生物实验的成功中增强自信,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五、结束语
生物学科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学科,生物实验的教学也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激发自主探索生命的兴趣。核心素养下的生物实验教学,让学生有了更多发现奥秘的机会,使得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够注重亲身实践,用自己的双眼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通过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使生物实验教学在今后的生活中得以延伸。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实验中总结生活经验,将来为我国的生物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宋传凤.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16):65.
[2]冉琼.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3]沈瑜.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的策略研究[J].中学生物学,2019,(06) :34.
[4]李明.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