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思考

2020-12-23 09:40李毓华
知识文库 2020年21期
关键词:思政法治道德

李毓华

受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积极影响,各个小学都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主要是因为这门课程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重要路径,也是向学生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关键路径。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了现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所面临的一项教学任务,也是实现理想德育目标的一个环节。本文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展开了一系列的思考。

在小学阶段的课程体系当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关键性的教育意义。小学生还处于思想意识形成阶段,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能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品格,还能提高这门课程的教育质量。因此,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对“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进行深入解读,并能将其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教学当中,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

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范围较大

政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学习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但是大多数老师,对于爱国主义的教育范围涉及的较广,也只是大范圍的讲解了爱国主义的教育范围概念,导致教师在实操过程中会缺少趣味性,教师只是把普通的概念描述了一遍,然而把学生的兴趣点忽视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降低,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导致课堂效果极差,这样的教学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1.2 教学方式老式、单一

影响教学交过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往往在教学方式上总采取单一的模式,受义务教育的影响,大部分老师都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令学生缺少课堂上的自主思考能力,教师只是保持了整堂课的连贯性,往往会把学生忽略,缺少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沟通,所以导致教学课堂的氛围较为沉闷。除此之外,这种模式的教学往往也会忽略实践对于探索真理的重要性,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主要是要通过生活实践以及老师的讲解,才能令学生感悟其中的真理,仅仅讲解书本上的概念知识,会导致学生缺乏兴趣,也不能很深刻的了解其中的道理。

1.3 师资的匮乏

据目前老师,许多学校道德与法治的教师都是其他语文、数学等主科老师所担任的,许多学校没有专门担任道德与法治的教师。所以大部分不是此专业的教师都会缺乏对专业法律知识的了解,所传授的经验也会比较片面,教师只能照搬教材的内容,不能够对部分刑事案件进行具体、简洁的分析,从而导致学生的法律知识交薄弱,这样不利于自身的发展,综合素质能力也会较弱。其次,许多学校所涉及的教材内容也会比较老旧,典型案例也没有跟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这样是很难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导致学生的成长也会受阻。

2 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问题对策

2.1 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理念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心智和学习意识。这样的特殊情况需要教师从教育理念方面进行优化,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寻找二者之间的结合点,代替一味的说教。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将所学到的知识实际运用于生活中的意识和能力,也能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内容形成更加透彻的理解。例如,教师讲解到“吃饭有讲究”这个部分时,可以从生活化角度为学生设计几个问题:大家有没有和父母一起吃自助餐的经历?你们都喜欢吃哪几种食物呢?你们是自己去取餐,还是需要父母帮你们呢?等。当学生们融入到讨论这个问题的氛围中,教师发现原来大部分学生都愿意自己取餐,教师接着问:那么你们有没有拿完,但是吃不了的时候呢?那要怎么办呢?很多学生都表示可以让父母帮忙吃,有的学生则说可以扔掉。教师可以借着这个话题为学生讲道理,尽管自助餐的价格是固定的,但是食物都是来之不易的,即使吃自助餐也应该懂得珍惜粮食以及他人的劳动成果。

2.2 结合教学目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丰富的活动更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上。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尝试结合教学目标开展实践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更加具有直观性,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学生获得更多学习体验。这是实现提高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路径。例如,教师讲解到“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个部分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去到学校附近的一些地方,比如,街道上、公园里、小河边等,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环境情况调研,比如,在教师的帮助下将一些环境问题以照片的形式保留下来,或者询问一些路人对环境污染的看法等。当实践活动结束,回到教室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活动经历写一篇学习心得,或者是环境保护的倡议书。通过活动与反思相结合,能使学生从更加完善的角度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3 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效果

近几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被实际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当中。对于小学生而言,思政教师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不仅有利于在课堂中融入更加丰富的元素,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思政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上。因此,小学思政教师可以尝试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标。例如,思政教师讲解到“我是小学生啦”这个部分时,很多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后,表现出较强的不适应感。教师为了使学生放松,并使其认识到上学的意义,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利用学生比较喜欢的卡通形象进行自我介绍,使学生能知道如何与新同学进行互相介绍。思政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来选择互相介绍的对象,比如,教师在大屏幕上滚动数字,每次喊停后,出现在屏幕上的两个学号所代表的学生就要站起来进行自我介绍。这样的教学方式既有趣,又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2.4 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仅能使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课堂活动当中,还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因此,小学思政教师应该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思政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比较幽默的语言,或者在课堂上为学生开展一些趣味活动。例如,思政教师讲解到“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个部分时,可以为学生创设出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比如,过马路、等公交车、在公共场合看到有人抽烟……思政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将这些场景中应该如何遵守规则呈现出来,比如,过马路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按照信号灯来行动;在等公交车时,应该有秩序的排队;在公共场合看到有人抽烟可以试图劝阻等。学生参与表演的过程是其逐渐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过程。

3 结论

综上所述,构建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还能激发其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因此,思政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理念;结合教学目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效果;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本文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展开的一系列思考,希望能为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抚顺小学校)

猜你喜欢
思政法治道德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