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区草帽书记张立祥

2020-12-23 05:44张文宝
铁军 2020年12期
关键词:紫菜重阳草帽

张文宝

连云区黄窝村书记张立祥有故事。

夏天,头上总爱戴着一顶半新不旧的草帽,看起来,像有些土气的老渔民。有的村民对张立祥爱人徐英说:“你关心一下张立祥,打扮一下,书记头上戴着旧草帽,外边人看了不好,以为黄窝人买不起帽子呢。”

徐英说了、嗔怪了张立祥,他不介意,笑着说:“戴草帽很好么,凉快、方便,丢了不心疼。”

夏天的早上,太阳没有升出海面,山上的小鸟没有睡醒过来,他已经起了床,戴上草帽,绕着村子,一路走、一路看,盘算着工作,村里旮旮旯旯发生的大小事情,都莫想溜过他的眼睛。

一个夏天,张立祥会用上两三顶草帽。海边风大,不是被吹进海里,就是忘到了工地上。

张立祥爱戴草帽是有原因的,他是退伍军人。

1990年,22周岁的张立祥从武警部队退伍。退伍后依然喜欢穿军装,时间一长,一顶绿色的军帽洗了戴、戴了洗,泛了白色,舍不得再戴了,收藏到箱子里。后来,做了村委会主任、村书记,他把戴军帽换成了戴草帽。

经历两次失败

张立祥当村委会主任是1998年的事,那时,黄窝村还很贫困。

黄窝村有近200户人家,600来口人,绝大部分村民靠出海打鱼为生。后来鱼越打越少,连渔船也养不起了。

要脱贫,就要选好当家人。大家看好了张立祥,担任村主任两年后,又被选为村书记。

张立祥上任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搞养殖。

他带着村委会一班人南下北上,看山东、河北、辽宁沿海养的青石斑鱼、海参、扇贝、鲍鱼、对虾等,看浙江、福建沿海养的海带、紫菜、龙须菜,还有蛏、蚶、虾、蟹、蛤类等。

但第一次养殖实验,张立祥失败了!集体投入的五六十万元打了水漂!

村里过起了苦日子,水电费交不起。张立祥带头不拿工资。村里会计不干了,水表工走了,驾驶员辞职了。张立祥带着留下的村干部,咬着牙坚持着。

张立祥又千方百计申请到“羊栖菜”养殖项目资金,和浙江洞头客商合作养殖“羊栖菜”,号称“海大麦”、“长寿菜”。他戴着草帽,忙得浑身精神,信心十足,浙江人提供苗种和技术,他们负责养殖和买养殖的各种绳子什么。日本客商看上“羊栖菜”,大包大揽说,只要养的好,有多少就收多少。

5月初放苗,6月份日本人来看,十分看好小苗,长势很旺,青嫩肥壮。

7月,突然变了,海水温度升高,超了25摄氏度,“羊栖菜”长得紫绒绒,晒干变成了灰白色。

失败,又一次无情地降临了。

失望的阴影相伴着张立祥,心里煎熬,独自徘徊在海边,海风掀跑了头上的草帽都不知道。

靠紫菜致富

张立祥没有被再次失败击倒,他眼睛又盯上了养紫菜。

紫菜,又叫神仙菜,最早起源于中国,后传入日本、韩国得以广泛养殖、加工,紫菜营养丰富,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张立祥发现本村的三四个老渔民,靠着村子的海边,养了10亩、20亩紫菜。紫菜长得很好,油黑发亮,靠着养紫菜,几个老渔民每年挣了几千块辛苦钱,养活着全家人。

张立祥的心被激活了,村里有人能把紫菜养好,说明黄窝村能养紫菜,我们为什么放弃不养呢?

一次买海域,促进了养紫菜。

2004年,国家刚实施海洋法,村委会开会商量申请办理海域使用证,每亩海区要交10元钱使费用。有人摆手不同意。张立祥怎能不理解他们的心情,渔民用海自古以来没有交过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现在突然要交钱,怎么能习惯?张立祥给他们一点点分析、破解,细心的引导,他说:“既然海域有偿使用已经立法,这是谁都不能更改的,我们应该积极响应。我们渔业村要想发展离不开海洋,我们传统海域面积很小,以后不利于发展,现在刚刚实施海域办证,其他渔业村没有认识到,都还不想办证,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契机,扩大我们村的法定海域,这样的好事我们为什么不做呢?”

黄窝村在连云区高公岛乡带了一个好头,第一个响应国家海洋法,掏了3万块钱买下3000亩海域,有了一个蓝本子海域使用证。

张立祥带着人摇小船,用绳子拉出来一块块海区,每一块100亩,准备分到每家每户养紫菜。

想不到,出“海”遇上顶头“浪”,渔民們根本没有热情,绷着脸,不要自己“领地”,抵制养紫菜。

张立祥带头要下了自己100亩海域。

村里一个金姓村民,不能出远海,不是棒劳力,靠修船谋生。渔民捕不到鱼,修船的少了,老金收入也少了。他找到张立祥,伸手要活干。张立祥劝他养紫菜。老金说:“风险大,没有钱。”张立祥说:“不冒风险哪来出路。”老金说:“你拿钱,我来帮你养。”

“此话当真?”“当真!”“好!”张立祥立马回到家中,朝爱人徐英要房产证去银行抵押贷款。徐英不给,张立祥对她说:“养紫菜是我出的主意,我是村书记,能不带头?!”

张立祥用房产证贷了30万元钱。

张立祥给老金找了一个40岁熟练工,能下海,能干活,是个棒劳力。又花了2000元钱买了一条12匹马力的旧船,买了100亩的缆绳、网帘、插竿的毛竹,到厂里花2万元钱育紫菜苗。

张立祥白天忙着村里事务,晚上与老金商量紫菜生产。

没想到这次差点又输得净光。不知怎么,连续几天阴天后,紫菜烂了,张立祥一听,头脑涨多大,懵了,不知如何是好。难道黄窝村不能养紫菜,可为什么几个老渔民能养好呢?他想到自己养紫菜万一颗粒无收,鸡飞蛋打,那对老百姓造成的影响就太坏、太大了,村书记第一脚没有踢开门,他们怎么会再养紫菜呢?

村里有人看笑话了,说风凉话:“旱鸭子养紫菜不是找死吗?”

张立祥请来了淮海工学院教授,他们看了看紫菜,说:“晾晒的少了,吊在杆子上晾晒一下就好。”

照着教授的话一试,晾晒的紫菜果然渐渐变得油黑起来,红点、红斑消失不见,紫菜又正常生长了。

11月底紫菜收割了,卖了35万元钱。刨去成本和老金、帮工的5万元工资,张立祥剩下2000元,没赔钱。张立祥比赚了大钱还开心,养紫菜成功了。

第二年,张立祥他们养紫菜利润10多万元,他和老金各分到5万元。

第三年,78户人家热情全上来了,撸起衣袖,热火朝天养紫菜。有的人家卖了大船养紫菜。

养紫菜使黄窝村人看到了希望。村里第一次办理的3000亩海域用完了,村民想要扩大再生产,多要海域。海域是寸“土”寸“金”,拿钱买不到。在张立祥东奔西跑努力下,黄窝村海域逐年增加,到了2013年,村里共有养殖海域4.1万亩。有了新海域,一年一分配。村里规定每家海域不超过300亩,村民手中都有200亩,没有200亩的可以再次分配。

海上“土地”吃香了,村民想法多了,打起“小九九”,有人想要多一点海域,有人想要风小、浪小、水流清的地方。张立祥是水泼不进,对村民和干部一视同仁,平均分配。分配海域用抓阄分到各家,不管老弱病残,每位村民都能保证分到海域。残疾人、贫困人家先抓阄,有时让他们直选,看中哪里选哪里。他被亲戚误解过,被村民扔过草帽、拍过桌子,更有甚者动过拳头,他都扛过来了。

张立祥说:“我们村要共同致富,一户不能落下。”

插杆到深海

村委会几间小平房在山坡上,居高临下。张立祥出了办公室,抬眼看到海面上一排排紫菜,横竖成行,浪动“田”动,“田”动浪花闪耀。小船上的人,穿红戴绿,如同勤劳的蝴蝶,在紫菜行间不住忙碌。

张立祥朝大海深处望去,一望就是半天。他想把紫菜向深海拓展,扩大再生产,还想解决紫菜毛竹插杆在海里腐烂问题。

黄窝村一直用毛竹插杆养紫菜,最高15米,插到海里3米,露出水面1米,加上潮差6米,剩下5米就是海域等深线的高度。如果朝5米等深线以外海里挪一挪,毛竹就不够高,露出水面空间不够用。

偶尔一个机会,张立祥听说日本、韩国都是在用玻璃钢做养殖撑杆,柔韧耐用,不怕腐烂,总体造价也不贵。他心想,我们能不能用玻璃钢做插杆呢?

他從连云区渔业技术科技推广站打听到,连云港有一家江苏创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有意研制紫菜玻璃钢插杆,张立祥兴冲冲找了过去,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为厂家无偿承担海上试验。厂家想拓展新产品、新市场,看到张立祥这样诚恳、积极,握住他的手,达成了合作意向。

第一批生产出来的玻璃钢紫菜插杆长14米,每根造价340元,只供给黄窝村使用。张立祥以为给村民办了一件大好事,结果根本没人领情,渔民对玻璃钢杆不了解,不敢买,更多人是嫌贵不肯买。

按国家规定,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政府应当给予适当补贴。张立祥跑到科技和海洋渔业部门,为渔民争取到购买一根玻璃钢插杆补贴100元的优惠政策。他心里美滋滋地想,这下渔民会买玻璃钢杆了。

想不到,渔民还是不愿意买。

老百姓没见过的东西,朝外掏钱谈何容易。

张立祥把村民代表请到村委会商量,村里也出台扶持优惠政策,本村村民使用一根玻璃钢插杆,村里再补贴80元钱。

张立祥心想,这次村民该积极响应了吧,340元的插杆,村民只掏160元,够便宜了。出乎意料,他们依然如故,不肯买。

张立祥发动党员、村民代表尝试使用,他带头第一个登记买杆,随后村支委张立扬、村民委员胡森林、党员胡韶国、村民代表陆惠成,还有3名群众共8户,站到了前头,登记买杆。

张立祥让爱人徐英掏钱买插杆,她放心不下,不踏实说:“若不实用耽误生产怎么办?”

张立祥说:“我不带头,新技术怎么推广?”

他又耍了一次“家长”作风,买下120根插杆。

徐英拉着脸,多少天没搭理他。

插杆一根根插到深海里,经受住了考验,村民紫菜养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第二年,插杆做高了,政府继续补贴插杆,村里的补贴没有了,一根插杆值上300多块钱。有人看到了插杆好处,态度大转弯,买了。

第三年,插杆做到18米长,卖上500元,没有任何补贴,全村人都不讲价钱买了。

第四、第五年,插杆在村里热起来,供不应求。

黄窝村用上紫菜玻璃钢插杆,养殖面积向深海推进2万多亩,给连云区新增加养殖面积15万多亩。

建码头,走上小康路

黄窝村很小,海却很大。

脱下军装的张立祥心中住着一片海,想要建设黄窝村第一座渔业小码头。

黄窝村渔民真不容易,养紫菜吃尽了苦头,收割来的紫菜,船靠海滩抬上岸。他们没有码头,海滩被征用了,早上下海收割紫菜,步行到四五公里以外的高公岛、连云港渔业公司码头上坐船,晚上靠着两腿走回来。码头是人家的,收割回来的紫菜,等到别人卸完了,才能轮到自己来卸、来卖,这时天已晚了。有时,遇到欺行霸市的人,看人脸色,受欺负,被人打。有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渔民好不容易等到别人卸完紫菜,刚轮到自己来卸、来卖紫菜,有人拼命压价。渔民不买账,气得不卸紫菜了,第二天,紫菜在船舱里变得灰暗,变质腐烂,只能含泪把烂菜卸下海。

尝够了没有码头的愁滋味,渔民们经常来到村委会,不坐不喝茶,带着一脸焦灼,对着张立祥大声嚷道:“我们黄窝村能不能修码头?”

张立祥立志要建一座黄窝人自己的码头。

赶巧了,2007年国家建设连云港港口,征用了黄窝村海域,给了五六十万元补偿款。张立祥和村委会干部心里热腾腾的,拿出海域补偿款,配上村集体仅有的一点资金,筹集80万资金建码头。村干部工资又停发了,会计小胡经常拿不到工资,父母找来了,张立祥委婉地说:“没钱是暂时的,过了这一段时间,就能过上好日子。”

在村庄北侧海边,海底有一片结实的礁石,张立祥带着专家看了几遍,脚在礁石上跺了跺,选定在这里建码头。冬天,深夜一二点钟,大潮汐,海水退下很远,海底礁石都露了出来,施工人员在上面钻眼打洞,浇灌钢筋混凝土。海边寒风刺骨,黄窝村雇的工程技术监理,年龄大,夜里做事不方便,张立祥陪着他,守在工地上,手冻肿了,脚上的鞋子在海滩上走湿了,冷得扎心。一次,走在光滑的礁石上,他不小心被苔藓滑倒了,礁石上锋利的海蛎壳,划得手上鲜血淋漓。

用了50多天,春暖花开时,一个半篮球场大的小码头建好了。当年为村集体创收10万元。

随着国家港口建设,渔业小码头被征用了,2010年,黄窝村投资160万元,新建一座有两个篮球场大的码头,安装7台吊车,一天可以装卸一二百吨紫菜,村集体每年发包,收入在20万元以上。

2013年,投资90多万元,建了一个6000平方米的船台,修理周边附近小渔村的渔船,一次能修35条。村委会对村民发包时约法三章,不允许高价收取渔民维修费用。每年船台发包,收入均在15万元左右。

四顾茅庐,办起紫菜加工厂

2018年初,黄窝村投资600多万元,新建3000平方米、拥有两条生产线的现代化紫菜加工厂。投产3个月,连续加工紫菜120多天,净收入102万元。

张立祥能把紫菜加工厂搞“活”,因为“四顾茅庐”,请来了一个“能人”,叫张重阳。

张重阳是黄窝村人,黨员关系都在村里。过去村里穷,他走出去,在连云港开发区一家私营企业做操机手,车间主任。他是个响当当的技术人才。

张立祥第一次给张重阳打电话,请他回来,言语带着感情,恳切地说:“你回来,我们共同建设家乡。”并许诺道:“保证工资不低,就拿你现在干的工资。”

张重阳没有答复。

第二次,张立祥找张重阳交谈,是在他回村参加党员活动时。天有点热,张立祥心里急得更热,抓起草帽扇风,急切地说:“在哪儿都拿工资,回来干吧,你愿意在外边侍奉人家、打一辈子工啊?”

张重阳咂了咂嘴,没吭声。

第三次,张立祥推开他家门,找他母亲。张重阳是个孝子,孝子都是有爱的人。张重阳爱母亲,一定爱生他和养他的黄窝村。

母亲给张重阳说:“你回村里来干活吧。”

张重阳难住了。

张立祥第四次上门找他交谈,张重阳坦诚地说:“村里干部、能人多多,我算老几?”

张立祥拍着他肩头说:“加工厂交给你,让你充分有自主权,从我做起,其他人不许干涉,你尽管放心大胆地干。”

张重阳真情之花开了,答应了。

张立祥太高兴了,离开张重阳家时,草帽都忘拿了。

黄窝村由贫困村变成小康村,年产值从2000万元增长到1.8亿元,村里新建了综合文化广场、村民健身游园、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之家、农家书屋、健康小屋等。村委会给村民一次性购买养老保险,使男60、女55周岁以上村民,每月都能领取1000元以上养老金;村委会每年出资50多万元,发放老年村民每月100元生活补贴、春节中秋重阳节过节费,还有洗澡票等。过去老年人是儿女负担,没人想要,现在衣兜里有钱吃香了,这家请那家带。

黄窝村的海风温润地吹,学生考上研究生补贴1万元,考上本科生5000元……

黄窝村富了,变美了,张立祥依然喜欢戴着草帽。

村里小超市卖草帽,销量小,不赚钱,打算不卖了。张立祥知道后,找到店主人,用一句家常话,打动了人心,让他继续卖草帽。他说:“因为买你家草帽,我才少了很多晒,我和你家草帽有感情,离不开了。”

在村里,张立祥戴着草帽很特别,成了一道风景。

猜你喜欢
紫菜重阳草帽
一顶花草帽
刘秋梅
紫菜云集
BTV《生活这一刻》提示 如何辨别真假紫菜
遥控草帽
揭秘“塑料袋紫菜”
草帽歌
吃重阳糕
卷一卷,做紫菜包饭
编草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