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风
多数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一所好大学,让他在里面待几年,出来就是人才了。成为人才就这么简单吗?曾任国家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教司司长,担任过武汉大学校长的刘道玉先生告诉你——
华罗庚只是初中毕业,可后来成为世界级数学大师。而师从他的学生不下百人,其中获得世界公认的杰出数学家,不过五六人
笔者:您从事高等教育工作近60年,与大学生打交道半辈子。据您观察,最后能成为人才的年轻人比别人强在哪里,是高学历、高学位,还是名校、名师?
刘道玉(以下简称刘):我觉得都不是。具有高学历、高学位的人,很多后来并没有成为杰出人才,反倒是有些学历、学位都不高的人后来成了杰出的人才。进入重点大学或师从名家的孩子,环境、家庭条件都非常好,但能够成为杰出人才的依然不多,而没有进入名校或跟随名师学习的孩子,有些反倒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比如华罗庚。他不过初中毕业,可后来成为世界级数学大师。师从他的学生不下百人,其中获得世界公认的杰出数学家,不过五六人。
决定成才的五大重要素质:爱读书、善自学、强记忆、文理兼修、有悟性
笔者:那么要成为真正的人才,您认为取决于什么?
刘:能否成为真正的人才,不取决于外界,而是取决于自己。根据对国内外著名学者成才经验的研究,我认为年轻人如果想成为真正的人才,需要淡化名校情结,别太在意专业的选择,走出盲目追求高文凭、高学位的误区,紧紧抓住、培育和强化成才的五个重要素质即可。
笔者:请详细讲讲这五个重要素质。
刘:第一,酷爱读书,立学以读书为本。
成才者的共同特点就是酷爱读书,甚至可以说,读书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
北宋欧阳修4岁丧父,家境贫寒,买不起书,母亲借书给他看。而他通过抄写母亲借来的书,最后成为大文豪。他说:“立身以学习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一个不爱书、不读书和不会读书的人是不可能成才的。
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的毕业生刘维宁,初三考取大学,大三考取留美研究生,现被聘为中国“千人计划”专家,主持由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与欧洲航天局共同发射的“夸父卫星”项目。他识字后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雷打不动,而且是跨学科的广泛阅读。
武汉大学2014年录取了13岁的汪逸凡。他从2岁开始阅读简版的中国四大名著,超强的阅读能力使他连连跳级,用5年时间就完成了中小学12年的学校教育。
第二,善于自学,这是成才的关键。
人类文明的传承是从自学开始的,一个没有强大自学动力和能力的人,不可能成为俊杰。
自学,需要建立在高度自觉的基础上。不少所谓的“天才”,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如刘维宁在大学期间基本不听课,他的学习方式是每学期教科书、教材发下来后,快速自学一遍,然后广泛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刊,积累、构建其知识结构。而华中师范大学教历史学的张舜徽教授,一天校门未进,完全通過自学成为公认的一代通儒。
大量事实证明,只要你有小学文化程度,就已经具备了自学能力。可如今,自学仍不能在大学里普遍推广,原因在于学生有依赖思想,意志薄弱,迷信教师。同时,僵化的课堂考核管理制度,也不利于学生自学。我们现在到了大数据时代,获取信息非常便捷,为在线自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三,超强的记忆力,是成才的基础。
记忆力强不等于死记硬背,我们批评死记硬背,并非反对加强记忆力,不要模糊这两者的区别。其实,世界上就没有记忆力迟钝的学术大师。作家茅盾年轻时能把《红楼梦》全本120回背得滚瓜烂熟,而钱钟书读书一遍成诵。更令人称奇的是学术大师陈寅恪,留学国外12年没拿一个学位,却博览群书,掌握了12种语言。晚年,他双目失明,完全凭口授整理出版了《再生缘》《柳如是别传》,总共120万字,甚至连注释也是他口授的。他强大的记忆力,被后人称为“妖孽”式的。
记忆力与天资有关,但主要还是后天培养,因为“记忆力如同人的肌肉,越练越强”。
第四,文理兼修,以博取胜。
我原是个理科至上主义者,30岁前没读过一本小说,认为那是浪费时间。当我40岁时,因工作需要,不得不恶补人文社科知识,可谓教训深刻。
我国在1951年提出学习苏联“老大哥”,大学也采用苏联的教学大纲、教科书和专业化教学制度。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追求高升学率,各高中陆续实行文理分科教学,大学也随之按文理分科考试、录取,进一步强化了实用主义的教育目的。从70年代末,众多教育家开始呼吁恢复通才教育,清除苏联专业化教育的弊端。因为事实证明,文科单科独进和“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都是行不通的。
世界上最有名的奖项——诺贝尔奖,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共有近千人获此殊荣。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只知道诺贝尔是发明大王,是19世纪集科学家与资本家于一身的人,很少有人知道他同时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文学家、诗人和精通5种文字的翻译家。
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不要太在意大学专业的选择,要走出专业化教育的误区,打好厚实的文理知识的基本功。
第五,悟性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开启智慧的根本途径。
什么是悟性?所谓悟性,是一种感悟的思维能力,具有偶发性、跳跃性和创造性特点。一般来说,它的表现形式有未卜先知、举一反三、去伪存真、触类旁通和心有灵犀等。比如,9岁的高斯利用等差级数,瞬间算出了1+2+3+4+5+……+100累加数值为101×50=5050,这是悟性;7岁曹冲脱口说出称象的办法,震惊满朝文武大臣,这是悟性;7岁的司马光破缸放水救同伴,这也是悟性。
其实,学习的优劣,不在分数的高低,而在悟性的有无。悟性与知识多寡无关,与学历、学位无关。一个人无学历而有悟性,依然能够有效地获取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反之,有高学历、高学位而没悟性,是绝对成不了杰出人才的。
每个生理发育正常的人,都有潜在的悟性。那么,怎么开启悟性呢?悟性,是在无功利、无压力、无恐惧的心境中,通过自学、自问、自疑、自答、自赏、自娱等一连串的顿悟而获得的。
孩子无论有无机会读大学或读名校,只要具备成才的重要素质,都可能成为杰出人才
笔者:您的观点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人看似条件不好却成了俊杰,有人看似条件不错而未能成为俊杰。换言之,无论孩子有无机会读名校从名师,只要具备成才的五大重要素质,都可能成为杰出人才,是吗?
刘:确实如此。但这不是说,不上大学会更容易成才。而是说,上大学不意味着一定会成才,而不上大学也不意味着一定不成才。所以,当你身处大学时不要懈怠,当你身处社会时不要绝望,朝着成才的方向努力,成功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