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士伟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大学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教育教学、科研经费的规模也在与日俱增。这有力保障了高等院校办学水平实力的提高,引进人才力量的增强,也同时提升了所培养学生的质量。但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各类科研经费在支出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甚至贪污腐败问题却屡禁不绝:浙江大学原教授陈英旭暗中把自己负责的科研经费转到自己的企业(两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则为他的两名博士生),运用编制虚假预算等,编制虚假账目等恶劣手段套取国拨科研经费,贪污945万余元,被判刑10年。厦门大学教授何孝星、林伯强负责的项目组于2008年至2012年内,使用与课题毫无关系的发票支出科研经费问题。2013年12月,厦门大学给予何孝星党内严重警告和降低岗位等级处分;给予林伯强行政警告处分,并责令退回违规报销经费12万元。为了稳步推进高等院校科研经费预算、划拨管理和支出规范,杜绝科研经费在支出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国家和一些经费归口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这些举措有效的防治了高校资金使用的违法违规行为。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高等院校建立一套健全的内控体系也是当下防治财务风险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财务风险 内部控制 现状 建议
一、高校财务风险内控的概念和目标
内控是指高等院校为了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制度、实施配套措施和运用程序,对高校各类经济活动可能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加以有力防范和管控。换言之,高等院校财务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其内部经费各类支出合规合法,确保各项资金安全落实而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采用的必要手段。
内部控制体系则是涉及各个部门和各类型人员组成的防范财务风险发生的一个严密的、完整的体系,它制约着高校经济活动中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将各个环节和细节加以有效控制,以保证财务的安全性。
高等院校实施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目标为:充分确保高校经费使用符合国家和主管部门规定、资金预算和划拨合理有效、报销活动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增强资金的效率和效果。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和有效实施负责。
二、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的意义
高等院校实施财务内部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涉及学校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问题,也同时保证了内部控制体系各个部门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自身的法律安全。
健全的内控制度是高校保证资金划拨和使用的安全壁垒,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充分保障。高等院校的经费来源多种多样,总体来说有国家和政府财政拨款,即公共预算拨款;收取的学杂费,科研教师从企事业等申请的科研经费;以及社会各界捐资办学经费,高校和其他单位的合作经费,等等。可以说,不同性质的经费,支出规范各有不同,有的相对宽松,另一部分则需要严格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的要求,加强管理,合理使用。而使用经费要想安全规范有成效,就要有一套完整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保驾护航。反过来,卓有成效的内控体系是保证学校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高等院校的财务部门可以说是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要素,而作为工作人员,他们经办和处理着经费预算与拨付、报销、复核等一系列资金支出与审核的经济活动。这些工作不仅对于资金的分配和支出结构比例起着关键作用,所以,他们有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还将导致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如果建立了完整而严谨的内部控制体系,工作人员就能够遵守法律法规,按规则办理各项业务,避免了高等院校出现诸如“小金库”等贪污腐败等财务风险,这同时更保证了他们的个人经济安全。
三、高等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相关人员风险意识相对有限,内控知识水平匮乏
对于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而言,无论从招聘还是日常工作当中的常规学习而言,对于预算、报销、复核等一系列环节的财务风险控制的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的知识储备都相对有限。不仅如此,财务部门的日常工作通常十分繁重,而月末、年末又面临的堆积如山的各类型任务,工作人员往往埋头于工作而不能进行内部控制方面的学习与思考。因此他们的风险意识和内控知识水平也相对有限。在此种情况下,要想使内部财务风险控制达到理想状态可以说是难上加难。不仅如此财务管理部门的相关岗位轮换相对频率较低,这也使得工作人员对于本部门的其他科室的工作内容缺乏充分认识和深入了解,这就使得整个财务的各个环节的人员知识相互脱节,也间接地造成了内部风险控制的不理想。
2.学校内控的各个部门的协调不足
内部控制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孤军奋战的不行的,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高等院校的内部控制需要财务处、资产处、审计处等许多部门参与。甚至每个部门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全身心的参与进来。而实际上,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目前许多学校都成立了内控部门,其中的组成人员也有涉及到了财务处、审计处、资产处等部门组成。但是,这样的内部控制体系看似很好,但实际上却缺乏各个成员的有机结合,各个部门的内控工作也只是流于表面,重视形式而轻内容,大家只会定期聚积一起开会讨论一下,相关工作永远在“推进”过程中。不仅如此,许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少自我约束,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可想而知,这样的内控部门“形同虚设”。
3.内部控制奖惩体系相对匮乏
众所周知,一套好的监督管理体系对于任何工作的进展效率来说都十分重要,内部控制也一样如此。应该说,一套好的奖惩制度对于高等院校内部财务风险的控制可以起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效果。奖励措施能够鼓励人进取,惩罚措施能够鞭策人进步。目前,各个部门成立的内控管理体系往往在这一点上很欠缺。比如,财务报销人员审核错误时,往往得不到深刻的反思,相反只是获得一些口头上的批评,而这样长期以往的后果就是,大家不用为由于自身造成财务风险的产生买单,渐渐地就忽略了风险的重要性,最后导致积少成多,成为潜在的隐患。而那些对于工作细心负责,发现可能存在财务风险的情况而防微杜渐的工作人员来说,结果往往面临的是“谁提议谁干,谁能干谁干”的费力不讨好的局面。所以说,高等院校的内部控制评价监督体系的提早建立,是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也是内控工作效率提升的必要手段。
四、完善内控体系的一些建议
1.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高等院校科研教师和在校研究生可以说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发明创新等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的稳步推进,各类科研经费流入高校的规模也在逐年成上升趋势。但是,随着科研经费提高,一些财务风险也逐渐显现出来了,一些高等院校对科研经费支出没有严格把关,一些支出结构则明显不够合理,比如科研经费在解题时发现90%以上都是餐费、汽油费等,这不免让人产生疑虑。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高校财务内控要想发挥作用,对于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将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是高等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能否让科研经费的使用合法合规将是内控能否发挥作用的显著标志。对此,笔者有以下几条建议。
(1)加大科研经费使用完毕后的审计监督力度。科研经费使用后结题工作是一项意义重大的风险内控工作,加强科研经费的支出是否合理,是否按照符合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等相关制度要求进行支出是防治挪用、侵占、弄虚作假等行为的重要手段。对此,财务档案保存完好,账目清晰,也为科研项目的结题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2)逐步推进科研经费使用奖惩机制。高等院校要逐步建立科研经费使用奖惩机制对于科研经费使用不规范的行为,应及时防微杜渐,防范并加以纠正。对于性质恶劣的应该通报批评加以警示。而那些使用规范并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经费负责人,应加以表彰并推而广之。相信只有一套完善的奖惩制度才能保证科研经费的使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提高内控合规管理水平,打造一支过硬的内控合规队伍
高等院校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体系地构建一定要渗透到高校财务处、资产处、审计处的各个部门和各项业务过程及其每个具体事项,覆盖所有的岗位和科室,只有所有员工具有充分的业务能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高校内控体系的人员内控知识储备至为重要,尤其是管理人員的内控意识水平的高低可以说直接决定着财务风险的防控是否有效。所以,职工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应该定期开展一些必要的内控知识培训和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个人素质,掌握内控知识,自觉地将内控融入落实到日常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提高监督强度,深入奖惩结合机制
高校内控体系要想充分发挥作用,一套好的奖惩监督体系必不可少。目前许多高等院校的财务工作人员很多都只会因为工作中的疏忽收到“不痛不痒”口头批评,那些为了内控建设作出贡献的人员,也往往会给人“费力不讨好”和“得罪人”印象。而这样的理念一旦深入人心,便会导致恶性循环,导致内控体系形式主义。有些高校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既没有检查监督,同时,又不具备完整的奖惩措施,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也就成为一纸空文也就见怪不怪了。所以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内控体系的建立必须匹配一套完整的奖惩机制,只有这样能人尽其事物尽其用。
五、结语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与此同时,很多高等院校也正处于在深化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的关键阶段。国家和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规模也比较之前有着明显的提高。不仅如此,高等院校的经费朝着多样化发展的趋势明显,经费管理规则也各有区分。因此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内控防范体系,才能使学校朝着正确的方向安全发展,才能保护科研教师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合规合法。当然,内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变革创新,需要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国栋.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财务风险管理[J].财会学习,2019,(34):46.
[2]姜书燕.论高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J].财会学习,2019,(05):242.
[3]王文明.完善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析[J].会计之友,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