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阈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2020-12-23 04:19王昆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47期
关键词:关联理论语境教学

[摘 要]外语学习中阅读理解是一块重要的内容,人们通常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它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大学英语课程中,英语阅读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近年来,基于对阅读理解的研究不断发展,阅读理论和技巧的大量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斯波伯(Sperber)、威尔逊(Wilson)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书中详细论述了关联理论,引起很多研究者的关注,有被用来解释翻译学、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等语言现象的,也有分析阅读教学的。论文在关联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阅读理解拥有关联理论相同的本质,在阅读中,作者和读者展开了交际,这个过程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读者可以通过语境找到和作者之间的最佳关联;然后详细探讨了关联理论视阈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以加强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关联理论;大学英语阅读;语境;教学

[基金项目]2017年度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关联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135240)

[作者简介]王昆芳(1971—),女,浙江绍兴人,硕士,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47-0-03[收稿日期] 2020-09-16

一、引言

现代社会中阅读的重要性更加彰显,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阅读;现代人要学习前人创造的经验,也离不开阅读。在英语学习中,英语阅读始终贯穿整个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日常生活中,阅读是人们学习英语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们有查找英文资料的需求。有人甚至觉得,和口语技能相比,阅读技能没有更重要,起码是同样重要。一些学生在阅读中等难度、题材一般的文章时,如果要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进行推理和判断,发现难以确定。关联理论以认知的角度对语言交际进行研究,试图揭示信息接受者对信息发出者的真实意图进行理解与推断的认知过程(熊学亮 1999),同时试图揭示理解语言的规律与原则,以认识语言的应用规律和原则,而阅读理解也具有相同的本质,它也是一个认知心理過程,必须从语言的表层信息去推理信息产生者的深层意图。

二、关联理论

Sperber和Wilson(1986)在他们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书中,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语言交际的实质,提出了关联理论。他们认为,在语言的交际中,人们认知的过程是一个推理的过程,往往通过他们已经拥有的经验。整个过程中,人们综合处理了语言的字面意思和所包含的认知信息,接着利用语境假设,尽量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最佳关联,希望用最小的努力达到最大化的理解。Sperber和Wilson对交际双方的信息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在他们看来,对语言的理解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过程, 不同的人理解会不一样,人们可以根据明说和暗含来理解,也会因为语境不同而理解相异。要达到对话语确切的推理和预测,需要找到话语中的最大关联,才能正确理解与合理反应,不然,人们之间的交际就无法实现,人们在交际中,如果信息与语境的关联很小,那么交际对象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理解,相反,如果话语与语境的关联性很强,交际对象就只需要付出很少的努力。比如:(1)A:你喜欢吃饺子吗?B:我是北京人。此问答听起来好像文不对题,而中国人一看就懂,因为了解北京文化的人都知道,北京人喜欢吃饺子,听话人从回答中立刻得出结论,甚至觉得这样回答很风趣,但如果一方是英国人,或者此问答是在英国的街头,那这个回答是令人费解的。以此可见,不同的认知环境和对象极大地影响交际的成功。因此需要用理性的推理,缜密的思维,再结合语言和非语言知识,对明示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合理预测、推断,找到隐含的内容,最后完全理解话语。在理解语言信息时,人们怎么对话语进行推理而达到交际的意图?又是按照什么线索进行推理?根据关联理论,关联性就是话语的推理依据。人们通常通过寻求语言交际中的关联性,推断话语隐含的意义,这种语言交际的实质,是一个暗示和推理的过程,人们的阅读过程也是寻找关联性的过程。

三、关联理论下阅读理解的本质

阅读理解是人们生活中信息的重要来源,它属于语言的交际活动,它是人们透过语言表层信息推断信息给予者真正意图的认知过程,用关联理论来分析阅读理解的相关认知过程,在此理论指导下进行阅读理解教学,必将会促进质的飞跃。

(一)阅读理解的过程是解读明说与暗含

关联理论中,基本所有的交际都包含两个方面:明说、暗含。信息的接收者当然要了解明说,但是对信息发送者的暗含更需要挖掘而深入理解。暗含其实是说话人间接表达意思,我们可以通过推理获取暗含的意思。正因为阅读理解是一种交际活动,它也蕴含了明说和暗含两个方面,所以读者不仅需要完全理解阅读材料中的文字内容—明说,更需要领会字面之下的意思— 暗含, 而理解暗含是阅读材料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二)阅读理解的过程是明示—推理,寻求最佳关联

Sperber和Wilson(1986/1995)把语言交际看成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它往往有着一定的推理规律,进而展开认知活动。关联角度下,阅读理解是推理语用的一个心理过程,在此过程中,读者尽量用关联程度最大的逻辑推理,去理解作者的意图。读者在篇章中尽力获得作者在文字表达中的明说信息,然后需要用到认知语境的三类普遍信息:百科知识、逻辑信息与词汇信息,做出语境的假设,选择最佳关联,以取得相应的语境效果。也可以说,人们在理解话语时,需要付出某种努力,在新信息和语境假设之间去寻找关联。而语境效果和处理努力程度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关联的强弱。关联越强,效果就越好,关联越弱,努力就越大(Wilson,1994)。基于此,人们对明说交际的语言进行理解,可以轻松获得语境效果,不需要很大的努力;而在暗含的交际话语中,新信息会影响读者此时的语境假设, 受体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以求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

人们在面对面交流中,听话者很容易预测最佳语境,当他对信息产生误解或者理解有困难时,说话者会相应变换表达方式,以期达到最佳关联。但是阅读理解难度较大,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际更为复杂,当理解错误或者感觉困难时,无法进行表达方式的变更,导致读者付出最大的努力但无法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因此用关联理论分析解决英语阅读中的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四、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关联理论为基础,在大学英语的阅读理解中,务必重视语境,其中包括认知语境,才能在作者和读者之间产生互明,读者可以按照作者的信息明示,推理出作者的交际意图。在阅读理解时,读者需要利用全新模式的语境认知,和作者之间进行互动,把文本语境作为背景。按照阅读理解的认知过程与规律,阅读理解教学可以借鉴以下方面:

(一)把握语境

读者需要消除对阅读理解的认知偏差,不要认为文章的阅读语境是作者本来安排好的,阅读者只能被动接受语境。事实上,语境并不是作者先设定的,而是读者在阅读交际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寻求最佳关联,最终目的并不是去理解明示行为,而选择了最合适的语境,才能让处理的信息达到最佳关联(张亚非2002)。不同语境中,同样的文字也许会产生不一样的含义,例如:

“Then he moved to Rome, surviving the occupation by his linguistic ability. Quite Fluent in Italian, English, and his native French, he earned a living by placing subtitles on Italian films.”

从字面看来,以上句子中“surviving the occupation”会引起读者歧义,“occupation”的意思有“职业”或者“占领”,但如果把语境考虑其中,句子中的“occupation”是和工作有关的,因此应该理解为“职业”。

我们可以通过以上例子看出,在阅读中,语境扮演的角色完全大于文字本身,英语阅读实际上包括两个层次:“低层次”和“高层次”。“低层次”阅读时,读者只需要辨认文字符号来识字、词和句子;而到了“高层次”时,读者就需要结合本人对篇章的认知,进入实際的语境,激活现有的文字符号,让这些和自己无关的文字符号走进生动的认知环境。

(二)建立最佳关联,整体理解文章

阅读理解中,绝对不能“只见树不见林”,为了获得尽量多的信息,需要综合运用阅读技巧,建立信息之间的关联, 最终理解语篇。在处理一些特殊的语言问题时,关联原则十分有用,如选择词义时(某些隐含特殊语用关系的词,可能产生歧义的词);理解反语时,有时作者为了增加幽默感和讽刺性,往往使用和本意相反的词。例如:

Her dormitory is really funny. They have a photo album called “Photos We Took to Use Up the Rest of the Film”.

按照字面理解,得到的信息是 A:Her dormitory is really funny. 而在关联理论下,通过语境加以正确推理,从句子前后矛盾的陈述中,我们可以推断出作者的真实意图是B:Her dormitory is really boring.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关联理论, 也就是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获取关联,产生正确的认知。

阅读中还会遇到很多隐喻,它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或体验另一种事物,把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类比,把人们熟悉、已知和具体的概念范畴映射到抽象的范畴概念,进而构成隐喻表征。要理解隐喻,听者假设说话者具有最佳关联,利用本人关于喻体的一些百科知识,建构前提,得出结论,因此获得隐含。这非常符合关联理论的原则, 寻找关联是正确认知的基础。例如:

Bruce is a lion.

要理解这个句子的比喻意义,听话者需要进行思维的推理,努力找到这个比喻句和语境假设之间的最佳关联: 勇敢的程度有很多,类型也不一样,而说话人的意图是要表达布鲁斯像狮子一样勇敢,找到了最佳关联,也就得到了隐喻所要表达的最佳的语境效果。

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寻求关键词、句和段落时,还要关注其他一些看起来不重要,实际上在语篇中起重要作用的词语、句子或者段落,它们也许是作者最强的明示刺激,提示了语篇的主题或主要思想的关联,在引导读者寻求关联的过程中,它们的作用非常明显,形成了语篇的衔接或者连贯。基于此,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大意,获取语境效果,从而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语篇。

(三)丰富文化知识,填补信息空缺项

人们的认知结构和话语表达方式,会因为社会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的不同而相应不同。跨文化阅读中,学生必须具备跨文化知识。如果没有或者不是全面了解一些文化特征的表达方式,阅读时就无法把作者省略的一部分信息在头脑中重现,也很难建立话语理解的相关语境。语篇理解中,有时作者为了语篇的简洁,会出现“信息空缺”,这时就需要通过关联来填补空缺,引导出话语的真正含意。如:

The river had been dry for several months .All the villagers attended the funeral .

读者根本无法通过第一句话来理解第二句的内容,两个句子看起来毫无关联,如果读者的认知结构中没有相关的跨国文化知识,确切理解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最终有可能还是不理解。而如果读者的认知结构中已经拥有相关的文化知识,就可以填补这个“空缺”:

“If a river has been dry for several months, a river spirit will die .When a spirit dies there is always a funeral in the village. The river had been dry for several months. So all the villagers attended the funeral.”补上了这个文化“空缺”, 理解句子就水到渠成了。

五、結语

交际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存在,也是语言的意义所在,生活中任何交际都需要达到最佳关联,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而交际双方在心理建构方面的相似程度大小决定了语境效果, 好的语境效果取决于较高的相似程度,此时关联性也会更强,人们交际过程中就不需要付出太大的努力,也就是最佳关联。阅读过程也是寻求关联性的过程,关联理论对于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阅读教学中,应该修正传统的语码模式,用语用认知模式取而代之,着眼于对整体的认知,形成一个整体认知环境,获得“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London:Oxford Blackwell,1986:92-135.

[2]Sperber,D.&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London:Oxford Blackwell,1995:102-132

[3]Wilson,Deirdre.Relevance and Understanding[A]// In G.Brown, K.Malmkjer,A.Pollitt,Williams.(ed),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C].Oxford Univ.Press 授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熊学亮.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1-126.

[5]张亚非.关联理论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2-10.

Abstract: Reading comprehens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foreign languages learning but also a complicated mental activity by which people obtain information. English reading is a very important one among the English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tudy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reading theories and skills, English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have had great changes. Sperber and Wilson introduced the relevance theory in their book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in detail, which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among researchers who use the theory to explain translation, pragmatics, passage analysis and reading teaching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levance theory frame,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nature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It's a communication activity between authors and readers and also an ostensive-inferential one, during which readers can find out the optimal relevance with the author through context. Then the paper argues the strategies for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reading in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in detail, thus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for students' pragmatic competence.

Key words: relevance theory;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context; teaching

猜你喜欢
关联理论语境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生活大爆炸》中刻意曲解之关联理论探析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