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深度融合的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020-12-23 04:10曹锦锦
企业文化 2020年33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培养模式校企

曹锦锦

摘要: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经过很长阶段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相对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但是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主要就是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方向选择情况难以在教学中渗透,其中主要的特点就是:课程的设置稍显落后,同时没有形成立体的教育体系,其教师的队伍也缺乏多元化的发展空间,这会显著影响国内大学生正式毕业后的成长状态,对最终的培养效果也有极大影响。实际上纵观全球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还需要在其教育模式上着手,本文重点提出校企深度融合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以此更好地促进本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进步,为培养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校企;深度融合;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对于大学生创业培养的推进时间较为短暂,整体而言存在较为显著的滞后性,当前在该领域的探索中,获得了初步的推广成果,培养了一些有良好创业素养的人才,但相较于发达国家的成果而言,中国在该领域依旧有着显著的不足。其中核心原因為,在大学生创业培养的探索活动中,未能充分关注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也忽视了企业在其中的融合作用。这导致毕业后学员的创业素养相对较差,对于后续的成长形成了显著地负面影响。所以,论文围绕校企深度融合所涉及的培养方案开展研究,期望可以为后续的创业活动提供可靠支持,进而驱动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大学生创业现状

当前国内大学生规模快速提升,但在相对较大的基数之下,最终选择创业的人员却非常稀少,其中的核心原因即大学生欠缺创业思想。认为创业要求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在自身毕业之后因为缺乏资本,难以实现相应的创业活动。也有许多人欠缺关于创业的意志力,因此后续的创业活动会遭遇较多难题。许多学生在完成自身预定目标的过程中,都存在诸多难题,这些问题会显著影响未来创业活动的推进效果。通过前述分析可以发现,大学生创业素养的提升,对后续的成长与创业推进有极大的价值。

二、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创业教育目标不明确

发达国家所构建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不断加强创业课程的普及,核心目标为助力学生自身的成长,按照学生当前的发展状况给予最新的教育内容,这也属于发达国家的重要成果。但当前有许多大学在课程学习体系内,通过教育让学生产生了错误的认知,即创业的目的为应对就业难题,而且相关课程的推进也有着较为简陋的问题,乃至于将此视为简单的实践活动,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来提升实践素养。这些不正规的教学方式,都不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培养。参考相关的调研资料,在现有体系下学生无法通过创业教育发展为可靠的创业思维,依旧会惯性的选择正常就业,没有创业思维。也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自身没有创业的能力。

(二)创业教育支持体系不健全

若是想要有效推进创业教育,还要求构建更为全面的支持机制,这也需要社会多个领域提供可靠的扶持,但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体系中,未能构建可靠的创业教育扶持机制。即便中央与政府对此有高度关注,注重该领域的工作效果。但配套的规章与支持措施都有所不足,有着许多问题有待处理。这也造成许多大学即便推进了此类课程,但因为应试教育思想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再加上社会支持的不足,使得学校和学生会更多关注专业课程,重点考虑后续的求职问题,这也会对创业教育的最终效果形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三)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专业

此类教育本质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活动。因此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导理论的各类内容,还需要考虑实际动手素养与整体理念的培养。针对此类多元化的教育要求,就要求在实际校园环境中,安排有良好理论素养的教师,推进专业课程的深度教学。而且教师还要求有着良好的思维能力,这有助于理论以及实践内容可以实现有效的整合。但在当前的大学校园体系内,因为创业教育体系的推进相对偏晚,许多老师都是刚开始进行此类教育活动,要求在教学的基础上同步学习与探索,这会显著影响学生后续的成长。

三、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能力较低,校园体系不完善

因为中国在较长时间的演变进程中,长期以来都高度关注应试教育,所以许多校园都有着过度关注理论、忽视实践等问题,更有甚者几乎所有科目都采用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这一点对于校园中学生操作技能以及应用的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很多高校由于其教育体系不够完善,造成实际的创业素养相对较差,乃至于创业积极性遭遇显著地挫伤,许多学生都希望开展创业活动,但有着知识不足的问题,很难探寻到符合需求的导师,最后创业规划也会因此而终止。

(二)创业环境较差,大学生创业困难

想要保证学生能够自主创业,并且拥有创业的平台和机会,还需要学生给予学生优质的创业环境。通过围绕目前的创业状况开展相应的观察与分析,许多学生都有着较强的创业积极性以及思路,同时也有一些学生进行深度的实践探索,但大部分教师因为欠缺相应的经验与资金等扶持,同时校园氛围上也有所不足,未能塑造较为优异的创业环境,进一步造成创业道路随之而中断。

(三)创业意识不强,缺乏创业勇气

大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之中,基于较长时间的教育与生活经历,认为加入著名公司、走公务员道路方才属于理想的路径,在这一传统思维的局限下,许多大学生即便在最初形成了创业意图,也会在家庭的影响下终止创业规划,这也是造成许多大学生未能实现理想创业的核心原因之一。还有许多大学生,在实际的创业活动之中,若是遭遇了相关的困境,校园很难对此提供可靠扶持,这也会显著影响后续创业的主动性,所以对于高校此类课程的发展而言,还要求围绕此类问题设计配套的应对方案。

四、校企深度融合的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一)校企深度融合,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

对于课程的具体设计而言,创业思想的持续培养与发展,校企融合进程的日趋深化,作为当前大学迫切需要完善的重点内容。而在该过程中,创业教育思想会对于最终的发展信息形成显著影响,唯有实质转化相应的教学思维,确保对此有充分的关注,方才可以助力课程体系的深入推进。而且大学校园也需要明确社会的具体需求,基于社会需求形成专业的教育思想。在此情况下,方才可以充分关注后续的创新认知与精神,也唯有如此方才可以科学指引后续的创业,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成长提供极大的贡献。同时针对学生的创业状态,给予其正确的创业观念,以此更好地带动学生的进步,让学生走向创业之路,这也是大学生创业培养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二)校企深度融合,构建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

对于新时代的大学校园而言,若是想要实现理想的创业培养效果,还需要考虑创业环节中的体系设定,建立更加合理的课程机制,进一步带动整个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因此大学还应当基于之前的大纲以及课程设定,着重考虑创业教育的关键性,确保广大学生、老师以及家长等都可以有效认知该领域工作的关键性,同时将课程、技能以及法律等进行深度整合。致力于确保创业和专业课程可实现密切的关联,进而确保掌握的知識可有效整合到创业教学体系内,确保学生在之后的实际探索之中,可以将学习的知识实现有效运用。还要求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创新素养,从而确保学生在专业之上深入创新,实现更加理想的发展效果。而且在创业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把教育工作整合到教育体系内,从而确保学生在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可转变自身的状态,进而更加理想地进入到后续的创业活动中。

(三)校企深度融合,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国内有一些创业教育活动的推进,可实现预期效果的原因,就是校园内有大批优秀、稳定的教师。因此参考有关经验,国内多数高校都有必要强化教育师资的构建进程。参考各个专业的具体需求与教师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构建更加高效、优质的创业教师团队。因为中国在该领域的积累相对较少,因此许多教师缺乏该领域的教育经历,大学也应当安排学习、创新素养相对偏强的教师开展进修活动,进行正规培训活动,从而确保教师可认知业界的最新信息,实现整体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这样在老师接受教育之后,也能够更加关注到学生的培养,保证学生在接受教育之后,能够更加良好的掌握想要创业的素质,这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五、结论

伴随着全球的持续发展,创业教育所获得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这源自社会对于优秀创业人才的极大需求,而之前的大学教育体系中,单纯考虑理论课程的关键性,这很难满足社会未来的发展需求,这会显著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相应的创业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通过论文前述内容的分析,创业课程如果能够进行良好的与企业相互合作,形成校企深度融合的模式,对未来的成长有极大的推动价值,还要求校园配合行业内部的相关公司,整理与优化最终的创业课程架构,整体考虑新环境下创业培养的客观需求与基础特征,参考各个院校的具体发展状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进一步持续更新与改进未来的课程设计,着重考虑创业培养的相关问题,对社会输送更大规模、更加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瑞华,吴炳全.基于校企协同的创新创业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探究——以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时代金融,2019(15):114–116.

[2]贺晶晶.基于三螺旋理论视角的高职新工科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探析[J].河北职业教育,2018,2(05):78–81.

[3]唐蓉萍,杨兴锴,夏德强,等.基于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工科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9):212–213.

[4]关海宁,刁小琴,李杨.产教融合工学交替模式下的区域性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J].农产品加工,2018(17):94–96+100.

[5]江定心.基于“校企联合,科教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14):233–236.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培养模式校企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