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村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步伐的一个途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通过在易地搬迁项目德吉村实施以藏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模式,逐渐形成德吉村特色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几年,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藏区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增长,对藏区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以自然景观为依托的生态旅游、寺院为中心的文化旅游、草原为载体的民俗旅游活动得到国内外广大游客的认可,各级政府也对其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作为新型藏族村落,以政府扶持和自身建设的方式,超越了传统的文化和民俗旅游。在政府的财政支持和大力宣传下,德吉村依托黄河水岸景区,以藏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文化旅游+精准扶贫”模式,通过种植藏茶、体验乡村文化等多种渠道,推动了特色村落的蓬勃发展。
德吉村概况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东南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和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为邻,西北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贵德县和海东市化隆、循化县接壤。州府所在地隆务镇距省会西宁市182公里。全州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面积的2.63%。黄南藏族自治州南部泽库、河南两县属于青南牧区,是畜牧业的主要基地。全州辖有同仁县、尖扎县、泽库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有28个乡、7个镇、7个居委会、251个村(牧)委会。
尖扎县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北部,全县总面积1714平方公里,占黄南藏族自治州总面积的9.57%。全县辖3镇6乡1个办事处, 86个行政村,全县现有人口64138人,有藏、回、撒拉、土等民族。昂拉乡是尖扎县黄河南岸典型的安多农耕文化区,总面积47.7 1平方公里,辖有10个村,共有1052户,4272人,全乡共有回族70户、303人,是一个藏回杂居的农业乡。现有耕地3368亩,人均占有耕地1.19亩,均为自流水灌溉的水浇地。2015年,当地政府投入400万元对措加村60户、尖巴昂村10户农家乐进行改造,投入200万元修建昂拉乡旅游集散中心,并对昂拉乡旅游业进行整体规划,以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辖区横跨黄河两岸谷地,地势较为平坦,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大田蔬菜、特色杂果、冬小麦等喜温作物,是尖扎县最早也最成功发展复种作物的乡镇,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
2016年,德吉村建立,成为昂拉乡的一个行政村。“德吉”为藏语,具有“幸福”之意。这一年,尖扎县为了实现2020年脱贫攻坚,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对全县浅脑山地区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7个乡镇30个村农牧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26户893人,同步搬迁非建档户25户53人,共251户946人进行集中搬迁安置,在青海省尖扎县昂拉乡河东地区实施了易地搬迁项目。2017年集中安置落实完成后,德吉村依托黄河水利风景、气候、海拔、区位等优势,积极创新探索扶贫易地搬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与新能源利用相结合、与发挥资源优势相结合、与发挥区位优势相结合、与文化旅游业相结合的新路子,培育了以乡村旅游为龙头,特色农业、文化、光伏等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多业共生、多轮驱动”扶贫特色产业。据统计,2018年,德吉村接待游客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20万元,门票收入10万元。
德吉村特色村落的发展路径
2017年以来,德吉村以民俗文化、射箭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等元素为载体,建设了独具民族风格的藏式搬迁住宅,并实施了休闲广场、码头、自驾游营地、露天沙滩、婚纱摄影基地、花海、农耕体验、农家乐、小吃广场等旅游后续产业项目,还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中青建设集团对德吉村景区进行市场化运营,为搬迁的贫困群众“背靠山水美景吃上旅游饭”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以优势资源为主的文化旅游,夯实脱贫攻坚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欢迎。德吉村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融合的重要战略,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文化品位,使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地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过程中,瞄准德吉村依山傍水,景色宜人,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的优势,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动员30户搬迁群众开办了各具特色的农家乐,38户搬迁群众在美食广场经营土烧馍、酸奶、糌粑、酿皮等当地特色饮食,逐步打造出“品地方美食,住藏式民宅,游黄河风光”的旅游发展模式,将搬迁群众牢牢绑定在产业发展链上,开创了文化旅游与脱贫致富融合发展的新局面。2019年,德吉村接待游客28万人次,车辆5.2万辆,旅游综合收入740万元,群众分红80余万元。
2018年,尖扎县总投资450万元,修建德吉村花海及农事体验区、售票管理用房、围栏、廊道、停车场和游步道及观景亭等易地扶贫产业项目。为了提高贫困户收入,尖扎县委、县政府总投资180万元改造提升30户农家乐基础设施,安排16户贫困户在景区入口、出口、停车场等区域工作,有的还成了观光车驾驶员,每人每月发放补助500元。购置5辆自行车和10个沙滩椅,分别分配给六户贫困户自行管理运营。2019年,与中青建设集团签订协议,着力建设集水上旅游开发、休闲游乐设施、中高端游客接待中心、民俗文化餐饮一条街、拓展训练基地、农耕文化休闲体验、异地化季节性康养基地于一体,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旅游综合体。
为了开发农村旅游,在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和五彩神箭等文化旅游经验基础上,德吉村在尖扎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实现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多元化、扩大化、纵深化,促进德吉村文化旅游发展,是当地村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為尖扎县的脱贫攻坚作出了贡献。
(二)发展特色农业,推动旅游文化多样化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设施的不断改善升级,以特色农业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对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一定的影响。虽然青海藏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鲜明的农牧业特色文化,有利于形成农旅融合发展的典型模式,全面推动藏区脱贫攻坚,但由于生态脆弱、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人才短缺等因素,仍然存在旅游无法转型升级为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尖扎县德吉村由传统农业转向特色农业,以种植藏茶、各类鲜花、经济作物等农业为基础,形成农业产值为主要受益来源,旅游附属发展的“旅游赋能型”农业。
德吉村坚持把特色农业作为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根本举措,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做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主要途径,因地制宜,以土地流转、租赁等方式,利用230亩土地(每亩每年1000元),其中40亩土地创办苗木合作社、160亩土地创办藏茶种植合作社、30亩土地建设农事体验园,引导和扶持村民创办农业合作社,增加了群众收入。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贫困群众创办以苗木、藏茶种植和农事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农业园,形成了集聚优势和规模效应。通过与当地政府签订协议,苗木合作社培育的苗木在每年的国土绿化中自产自销。贫困户村民通过苗木培育、藏茶种植和农事采摘等年收入达100万元以上,年人均增收达7000元,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就近就地打工难的问题。
(三)加强光伏扶贫,提高贫困户收入
2015年,全国光伏扶贫试点建设规模达1836兆瓦,对956个贫困村、4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和8.8万户失能贫困户解决了无集体收入问题。德吉村作为一个藏区的贫困村落,存在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形式落后、能量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为了有效利用新能源,2018年起,德吉村每家每户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给德吉村村民带来了新的收入。2018年,为了充分利用德吉村光照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通过扶贫开发与新能源利用及节能减排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援建资金在德吉村发展户用光伏扶贫产业,为251户搬迁户在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并接入电网,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每户每年实现5000余元的稳定收入。在后续产业发展中,德吉村不仅坚持绿色发展,而且还为无劳动能力或弱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谋到了生计,改变了从前只能靠政府兜底维持生计的困境。
(四)加强技能培训、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
近年来,各级政府逐年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极大地提升了农牧民技能水平,为农牧民就业及农业增收奠定了基础。2016年德吉村实施易地搬迁以来,尖扎县大力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走出一条“强、改、全、保、扶”的培训模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德吉村的农牧民个人收入,为藏区的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德吉村作为尖扎县境内贫困户集中安置的扶贫点,全村人较缺乏就业技能,而且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进程。为了激发搬迁群众的内生动力,尖扎县委、县政府积极发挥“引路人”“铺路人”的角色,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两手抓、两促进。始终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让搬迁贫困群众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结合生态管护、旅游开发、藏区社会治理、产业扶持等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先后开发生态公益性岗位181名、旅游服务人员29名、村警2名、水管员2名、环卫工30名、保安10名、光伏管理员15名,直接解决就业达352人,占全村劳动力的70%,全面实现了就地就业局面。同时,开设农家乐30家,对60名搬迁农牧户开展厨艺培训,让搬迁群众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实现“开门是店、关门是家”,并引导38户群众经营土烧馍、酸奶、糌粑、酿皮等特色餐饮产业,让游客不仅能够赏美景,也能品味地方民俗风情。德吉景区成功入选“2018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被评为“全省移民易地搬迁安置示范点”和“AAA级景区”,已成为生态环境优美、风格独特、特色鲜明的生态景观村落。
德吉村特色村落的发展特点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三农发展热度空前,也为特色村落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活力,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一)依托黄河沿岸文化生态的发展模式
德吉村作为黄河沿岸的一个行政村,以保护黄河沿岸生态、弘扬黄河文化为宗旨,依托黄河沿岸的文化生态和自然地形地貌,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特色村落。游客来这里,可以体验黄河文化、青海藏区农业文化、安多藏族民俗文化等。短短三年时间,曾经贫困的德吉村成为了青海及周边地区游客眼中的“小三亚”。
(二)藏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综合发展模式
旅游业是德吉村最大的收入来源。当地把藏民族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发展,增加当地的旅游人文资源,形成德吉村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实现了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发扬,又推动了德吉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經济收入。2019年,德吉村举行品藏茶、尝地方美食、农产品展示及“德吉杯·五彩神箭”射箭赛等系列活动,邀请到海西、海北、海南、海东、西宁等45支600余名射箭队员及裁判员的参与,共赏德吉美景、感受箭乡神韵、聚力旅游发展,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尖扎乡村旅游的整体质量和服务水平,充分展示射箭之乡的魅力,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促进传统射箭文化的发展,增进相互的友谊,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政府扶持与村民主体性
政府作为特色村落保护者,要担当平衡各方权利和义务的职责,对在特色村落中从事旅游服务业、第三服务业、民俗文化产业等开发商的经营范围和权责义务进行规范和整顿,将村落的保护和产业发展落实到法律的框架内。同时,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和自然资源,激活村民的积极性,进而让村民体现出在旅游文化中的主体性。在尖扎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德吉村充分挖掘藏文化积极因素,并将其融入乡村旅游发展,规范管理,实现乡村旅游的规范化和市场化。通过合理的旅游资源规划和相应的资金扶持,改善乡村的基础旅游设施,完善乡村旅游服务意识、建立乡村行业协会、健全安全卫生救助机制和行政监督管理体系。
2019年7月4日,德吉村外包给旅游公司。根据外包协议,自当年起,外包商对德吉村251家分红户每家补助1000元,第二年每家每户的补助提升为1500元,第三年每家每户补助再次增加为2000元。从第四年开始,以每户2000元的补助为基数,每户每年增加100元。同时,从2019年开始,公司将安排净利润的15%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并保证以后每五年递增3%,最终达到30%。为了推动德吉景区社区集体经济发展,2020年,外包商对德吉社区资助3万元,拟在2021年资助4万元。同时,尖扎县对德吉村21户农家乐24名从业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并帮助村民开发辅助产品,将村民推到开发旅游文化一线,培育村民的旅游文化思想,实现德吉村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总 结
特色村落发展离不开科学规划和旅游资源整合,这不仅要政府加大投入,同时也需要当地居民的积极配合。发展特色村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乡村振兴战略是特色村落延续和发展的主要保障,为特色村落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政策视角。德吉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村落,把特色村落的历史文化、生产活动及藏文化和景观建筑相互融合,保持环境的健康发展和加强生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区域性城乡互动旅游发展模式,对曾经标有“贫困”标签的德吉村特色村落的旅游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村落作为最初的孕育生命的人类聚居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色村落是村落经过长时期积淀并传承下来的人、建筑、自然的协和体,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与自然协调共生的结果。德吉村独具特色的藏文化,形成了尖扎县一带地理气候、地形地貌、地方材料、乡村建筑等自然因素和文脉传承、生活习惯、宗教礼仪和风俗人情等人文因素相结合的人文条件,为德吉村的旅游文化提供了新内容,由此形成“德吉村模式”。毫无疑问,这种模式对藏区脱贫攻坚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也对藏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和谐稳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日]藤井明.聚落探访[M].宁晶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2]孙九霞.传承与变迁——旅游中的族群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3]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经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年.
[4]周建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
[5]周岚,朱光亚,张鑑.乡愁的记忆:江苏村落遗产特色和价值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年.
[6]王思明,刘馨秋.中国传统村落:记忆、传承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
作者简介
罡拉卓玛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藏学和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