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文
民国艺术史料是指1911年到1949年间以图书、报刊、影视等载体出版发行的绘画、书法、雕塑、设计、建筑、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电影等中文文献,也包含非正式出版的手稿、抄本、油印资料、海报、宣传册、节目单、书画作品、音响音像资料等,它多方位呈现了民国时期的艺术成就,也见证了历史转型时期艺术思潮的互动与流变,因而具有极高的史料、艺术以及版本学价值。
民国时期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特殊时期,短短的几十年,中华大地发生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社会经历了“旧”与“新”的更迭、“中”与“西”的冲撞、社会政治与文化艺术的转型。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的文学革命、国画改良、西乐东渐激荡着艺术家的心灵:一方面是保存国粹,一方面是主张西化,艺术家群体的情感世界在摹古与西化、保守与开放、淡泊与功利之间升腾与沉淀。正是在这样一个新旧社会交替、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仁人志士走出国门,到日本,去欧洲,在世界各地寻求救国救民之真理,对科学救国、民主救国、文化救国、实业救国等济世方略的思考与追求异常活跃。随着西学东渐和向西方学习时代思潮的兴起,日本和西方的艺术史观和方法被大量介绍到中国来,中国的艺术研究也逐渐具有“世界眼光”。像姜丹书、陈师曾、潘天寿、黄宾虹、傅抱石、滕固、李朴园、胡蛮、郑午昌、余剑华、李叔同、沈心工、黄自、赵元任、青主、宗白华、马采、邓以蜇等一大批有志者留学海外,其思维方式、艺术观念、审美情趣无不受到日本、西方文化和科学的影响,他们以异域文化为参照反思中国文化,用跨文化、跨视域的方法,改造、创新中国传统的画学、乐学和戏剧学,推动着中国艺术文化从中国民族传统向以科学精神为标准的现代转型。
启蒙与变革时代,这群归国精英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对外交流频繁、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组建艺术社团,创办艺术期刊,建立艺术师范或专门学校,开办美术展览、音乐演唱会等。他们借鉴“新史学”观、唯物史观等方法论研究中国艺术理论、艺术思潮、艺术史学、艺术流派、艺术考古等学术问题,编撰出版大批独具个性的艺术史论研究著作,展示出全新的艺术史观、研究方法、写作体式以及艺术史学科思想;他们利用社团力量、期刊阵地、学校教育、展览演唱舞台等社会条件,通过艺术理论研究、艺术教学实践、艺术人才培养、艺术作品创作与展示、艺术服務社会等大胆尝试,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艺术文化的现代变革、创新与繁荣。也正是由于这些艺术社团、学校、期刊、展览、演唱的互生、互补、互助、互动,催生了一批批拓荒性、多元性的艺术类著述、期刊、报纸、视频等媒介的问世和传播。而且,艺术社团纷起、流派纷争,使艺术理论研究各具特色,无论是发表在期刊上的文章,还是出版的论著,都形成了一种竞争态势,构成了民国艺术的不同语境;艺术教育的发展,各级各类艺术师范或专门学校的大量涌现,编写和出版现代形态、不同层级的美术、音乐教材成为一种时代必然,成为学子和百姓接受“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艺术报刊不仅是艺术社团、学校教育的重要传播与交流平台,而且是政治倾向、艺术传播理念与经济效益动态平衡的产物,作为一个文化产业,艺术报刊的创办、繁荣、出版无疑为民国艺术文化的中西融合、现代转型、时代印迹保存了珍贵的记忆;美术展览会与音乐演唱会作为艺术救国和社会美育的一种手段,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大规模涌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对于艺术品在传统观念下的观瞻与欣赏的方式,使中国艺术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单一走向了多元,从传统走向了现代。总之,风云变幻的时代精神催生了艺术的繁荣,民国时期构成了中国艺术史上承先启后、璀璨耀眼的独特风景。
艺术的繁荣,也极大地刺激了中国出版印刷机构的蓬勃发展。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立达书局、开明书店、良友图书公司等出版单位的建立,为学术著作、各级各类教材、“美育”普及读物、展览演唱资料、漫画木刻画与抗战音乐等的出版发行和传播推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也促使了艺术类著作、教材、绘画音乐等编撰与创作之风的盛行。各出版机构创新出版策略,开拓出版市场,引进平版、凹版设备,也在相互竞争中形成了出版繁荣的市场生态。觉醒的市场需求、旺盛的市场生态、优越的出版环境,催生了民国艺术类文献编撰的兴旺、需求的膨胀、出版的繁荣。据《民国时期总书目》记载,1911年至1949年9月间中国出版的中文图书有12.4万余种,其中艺术类(含音乐、美术类教材)图书1万余种。无疑,这些文献资料对今人研究70年前的民国艺术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极高的史料价值。
“了解时代,资料第一。资料大源,便是书籍。”(周谷城语)综观民国时期出版图书、报刊的数量、质量和装帧,传统的手工纸、雕版印刷、四六眼线装显然已被西方的机械排版印刷技术所代替,机器造纸、机器制版、机器印刷、平精装已成为出版业的主流。虽说机制纸、铅印技术、横排文字、左手翻书代替了传统出版,满足了当时发行图书、报纸、期刊纸张需求的高涨,为其大量印刷和传播提供了保障,但也为若干年后图书、报刊的短命埋下了隐患。机制纸生产过程中所用试剂酸性较大,极容易在保存过程中因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脆化。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大部分藏书单位存藏的民国书籍,发黄、发脆、掉渣、装帧结构破坏正是由此所致。据专家调研发现,80%~90%的民国文献纸张已经达到严重老化程度。随着时间推移以及民国文献自身纸质载体的局限性,民国文献的老化损坏程度日益严重,资料保存面临危机,引起了学术界、文化界的高度关注。2012年2月,由国家图书馆牵头正式启动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开展民国文献普查、建设民国文献标准化库房、有条件的民国文献脱酸、编纂民国文献书目索引等,并在原生性保护的基础上,实施再生性保护:缩微复制、影印出版、数码扫描、数据库建设等。《民国艺术史料丛刊》的编纂、分学科影印出版,正是大象出版社对民国文献实施再生性保护的重要举措。
大象出版社作为一家颇具影响力的教育出版机构,在原社长王刘纯的主导下,注重历史文献的整理和出版,已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民国文献出版品牌。近年来,已承担数十项国家古籍整理出版委员会大型项目,先后出版了《民国史料丛刊》、《民国史料丛刊续编》(4500余种2268册)、《民国教育史料丛书》(4000余种1120册)、《中国抗日战争史料丛刊》(4400余种1037册)、《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第一辑)》(全44册)等,每一套丛书的编辑、影印、出版,从确定书目、选择版本到复制原书、设计装帧等,无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历史史料的真实性,延续了历史文献的生命力,更是为中国现代社会、艺术、历史、文化、教育、军事等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严肃的、翔实的、便捷的史料保障。即将出版的《民国艺术史料丛刊》,一改上述丛书编辑印刷的方式,采用灰度图扫描、仿真式印刷、16开本幅面等先进技术与精美装帧,类分美术、书法、音乐、戏剧等更加专门的丛书系列,展示了各专业领域的一流论著、一流学者,重要观点、重要思潮,以一种全新的更加适合学术、更加适合市场、更加适合使用的面貌与读者见面。
民国虽然短暂,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但作为社会转型、思想更替的重要时期,也是新事物、新学术勃然而兴的年代,民国时期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民国艺术也不例外,它既是时代精神的典型呈现、历史瞬间所铭刻的民族记忆,也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永恒文化遗产,值得进行认真的总结、汲取和借鉴。今天的出版人对民国艺术史料所进行的挖掘、抢救与保护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是为序!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