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俊
摘 要: 区域公共管理在推进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社会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好区域公共管理工作,必须对相关概念厘清,不断推进区域公共管理的进步。在本文的论述中,要求明确区域公共管理的概念,现状,进而论述了如何做好区域公共管理。
关键词: 区域公共管理;定义;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9.019
引言:自20世纪末贝恩、纽曼和柯林的论文发表后,“大问题”研究在经历了短暂沉寂和个别学者的反对后,不但未像许多时髦话题那样昙花一现,反而随着21世纪的到来突破早期聚焦于基础理论和普遍性问题的界限,在分支学科、具体部门或应用领域得以延伸和拓展。这种延展也波到中国公共管理学研究群体。
1 关于“区域公共管理”的定义综述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围绕着这一核心,学者们对“区域公共管理”作了不同的描述。根据已有文献,我们可以总结出两类有代表性的区域公共管理定义。
第一类是从管理活动角度看,区域公共管理主要指区域内的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经济、文化、交通、教育、环境、医疗卫生等领域出现的区域公共问题,通过协调、谈判、合作等方式对区域内多元主体之间的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活动。
第二类是从管理制度角度看,区域公共管理主要指在“复杂性社會”生态环境下,为了解决区域内公共问题,提供区域公共产品或服务,区域内政府组织、企业、社会团体等多元治理主体所构成的组织形态及其治理区域公共事务过程中共同遵循的治理理念和制度设计。
上述两个角度的定义,各有其侧重点。第一类定义从管理过程角度侧重于区域公共管理的活动和职能,第二类定义从管理制度角度侧重于区域公共管理的组织形态及制度设计。具体的区域公共管理活动需要建立良好的区域公共管理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来保障,而区域公共管理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也需要通过具体的公共管理活动来得以实施。因此,将区域公共管理活动与区域公共管理制度严格区分开来是不现实的。接下来,为了能够更加明确地界定区域公共管理这一概念,我们将对区域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进行探讨。
2 我国公共管理工作现状
2.1 缺乏完善的区域公共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在信息化、智能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不可能按照已经过时的管理制度开展工作,否则就会产生新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在老百姓心目中的评判,也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延伸管理。所以,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认识到公共管理制度对保障工作的影响,并且及时更新管理制度内容,为公共管理工作指明管理导向,利用完善的公共管理制度对受众群体进行道德和法律上的约束,通过共同努力完善公共管理工作。
2.2 治理能力明显不足
现存的管理体系中习惯于将政府部门、社会阶层以及个人归纳为主体的身份,导致整体治理体系结构复杂,组织成员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都有待提高。与此,在实际工作当中,不同主体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沟通,导致出现分工不清、权责不明,难以发挥聚合效力的问题。所以,清楚地看到治理能力明显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公共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也是影响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3 单体素质弱化
公共管理工作属于系统化工程,只有参与主体的配合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后,整个工作才能发挥效能,才能成为推动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日常管理中,单体的思想和行为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如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根本是因为思想教育不完善导致的。缺乏文化观念,就很难产生归属感,在工作中很可能会不思进取。缺少文化自然而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
3 区域公共管理的创新
3.1 完善区域公共管理制度
政府部门既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同时还要不断优化更新管理制度,用制度约束来指导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在制定管理制度内容时要因地制宜,考虑到我国公共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把握管理导向,明晰管理目标。充分利用好规章制度形成的约束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公共管理工作必然会更加复杂,所需要的投入也会越来越多。所以,要让不同的工作衔接环环相扣,必须利用制度明确个体的责任和义务,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此,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学习理论实践和应用实践,借鉴优势地区的公共管理工作经验,完善公共管理制度,确保在后续的公共管理工作提升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2 应用大数据技术
区域公共管理关系也是公共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因此,必须对公共管理关系予以有效维护。政府或者单位可以形成属于自己的公关团队,这样不仅能强化各部门交流,还能对管理者以及管理对象关系进行维护。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关系维护往往是在长期训练中逐渐积累的,所以,应该重视公共管理关系,保持管理者和管理对象之间的良好关系,推动公共管理相关工作有序进行。大数据环境下,不仅强化了管理对象的沟通,还使沟通信息途径变得多元化。面对该种情形,如果管理者不能转变观念,有效审视与管理对象的关系,一方面会使公共管理决策受到阻碍,不能得到群众的有效支持;另一方面也会制约管理行动开展,影响管理工作。
4 结语
区域公共管理是在社会关系复杂化、环境不确定性等背景之下出现的产物。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历史条件、自然地理状况等不尽相同,发展差异较大。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这种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将体现得更加明显,大量的区域公共问题亦会呈现出新的特点。因此,厘清区域公共管理的概念、提炼区域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辨析其与相关概念的异同,将为我们观察和理解新时代区域内和跨区域的公共事务及公共问题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永新.加强区域合作中的公共管理职能的措施分析[J].才智,2018(33):242-243.
[2] 谢奇妙.浅谈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J].中国市场,2018(19):103-104.
[3] 张哲,夏慧.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2018(0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