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儒家主张“天人合一”、“仁和”、和谐、纯净、内敛,道家崇尚自然、无为自化、素净、清静、静默、虚灵、逍遥超然,佛家注重“空净”、寂灭、净心明性。中国人敬畏崇拜自然,又欣赏亲近山水。儒道释共同具有强烈的自然哲学思想,促使了中国山水艺术产生,成为山水画的哲学基础。欣赏、书写山水画,必须掌握中国儒道释哲学思想。
关键词:儒道释;哲学;山水画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儒道释思想与秦岭山水画的虚实相生研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类(17JZ029)研究成果。
先秦儒道思想与外来的佛学,支撑和引领山水画的产生发展和内容,构成了中国艺术的灵魂。中国古代崇拜、敬畏自然山川,高山峻岭为投身自然、归隐田园的儒家,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道教、佛教提供了居所以及寄情和修身养性之地,促使超尘脱俗、亲近自然、悠游山水的审美心理形成。“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①融入自然、游于山水是古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对现实的超越,是对心灵的慰藉,是精神自由的实现,也是情感寄托和情绪宣泄。山水画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独立于隋唐,五代至明清丰富发展,成为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中国艺术。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中国千年文化积淀的审美选择,是与人心灵交融的对象,是放飞精神的自由天地,是把握世界的方式。儒家的“仁和”“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和中国化佛教的“空净”,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国山水画。道是中国哲学的核心,也是中国画的内在依据。山水画“澄怀味象”,“含道映物”,“与道同机”,“以形媚道”,创造意境,传达哲理。宗白华指出:“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1]“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②,山水画素净典雅,形而上,给人一种清新、洗练、高雅、闲静的美的享受,人与自然山水相感相通,“质有而趣灵”,参契天地万物之道,任情自适。
一、儒家“仁和”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儒家从血缘亲族关系、伦理道德和社会实效角度来谈“和”,宣扬一种和合相善的伦理美学,强调个体与社会整体的和谐统一,审美与人生有机结合,美与善相融。“仁”是最高的道德规范,是一种人格美的展示,是一种善,是一种爱的艺术的实践,符合善的“仁”才是美的。儒家强调在求“仁”的过程中确定生命的位置,展现为社会伦理之道,达到对个体生命的升华。儒家积极入世,倡导“天人合一”,人道服从天道。儒家理想不在彼岸世界,而在人间社会,在此岸的世俗事务中,认为通过道德实践和日常生活就能实现人生理想,人生的一切在此世即已实现。孔子“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比德”思想影响着山水画映衬人格之美。邵雍“观物之乐”,“以性观性,以心观心,以身观身,以物观物”,“物理悟来添性淡,天心到后觉情疏”③,将主体融入客体之中,客体消融在主体之内,超越“人世之乐”和“名教之乐”,达到“乐天四时好,乐地百物备”④,以无可无不可,超然处世。“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⑤客观事物,“不能为吾病”,而常能“为吾乐”⑥。苏轼主张与物沉浮,与造化游,认真求乐,即事求乐,随遇而乐。
儒家崇敬自然,主张人与整个宇宙休戚与共(“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与天和谐,与物感应,互相融为一体,共同融合为一大生命,融化在大自然、大社会的和谐之中。儒家隐逸思想推动文人走向山林,在改朝换代后或不用于世的“志于道”的士人,便隐居山林,以洁身自好,“独善其身”。人在静寂中与物冥合,体悟生命的节奏,获得宁静的、无言的、心领神会的美。士人回到天地之间,整个人生宁静了,稳定了。用艺术的方式进入隐逸生活,山水画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展子虔的《游春图》,表现了山川的秀丽、草木的丰茂,画面里充满了生机,一派逍遥闲适的意趣。因此,山水艺术在心灵上,不在形色上。
二、道家“法自然”
老子把道看作宇宙万物之源,以道为宇宙运动的规律。道家淡泊无为,推崇“无所待”“逍遥游”、“天乐”“至乐”、虚无寂静、“物我两忘”、返璞归真、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主张主体与客体、人与外在的世界和谐一体。这些思想体现在“见素抱朴,少私寡欲”⑦、“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⑧、“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⑨等中。庖丁解牛,“恢恢乎游刃有余”“莫不中音”之“技”艺,这是返璞归真的高妙境界——道。道,所追求的是自然与人工和谐的境界。道家的“忘”即忘却人世间纠葛,“官天地,府万物”,“胜物而不伤”。“把玄心寄托在自然,寄托在自然中的大物——山水之上,则可使玄心与此趣灵之玄境,两相冥合;而庄子之所谓‘道——实即是艺术精神,至此而得到自然而然地着落了。”[2]自然在中国人眼中,是情感审美的对象,在道家思想影响下,其渴望归隐山林,安逸超脱,超脱象外,沉醉自然,注重“方外”“空白”,追求“韵外之致,象外之象”。清空悠远、淡泊幽寂、闲虚灵深,成为其追求的境界。山水画“大象无形”“道法自然”,摆脱现实景象的束缚,神游天外,追求更高层次的生命展现。其中,“有中含无”,“有”,正在失去其有,而“无”,并不是不存在,是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有无相生”,表现为“虚实相生”,相异相成。山水画情景交融,情中有景,景中含情,虚实结合,成就山水艺术。山水艺术崇尚素净、典雅、质朴无华的自然美与精神美,以墨代色,用画家心目中的色彩取代了自然界中的固有色彩,崇尚素淡虚空的黑白之色。“墨分五彩”,黑色居于主体地位,兼五彩。一幅墨色灿然、典雅素净的水墨山水画,可使人得到一种心理上的美的享受。
三、佛教“空净”
“天下名山僧占多”。外來的佛教思想与黄老清静无为思想十分接近,两者都喜好深山野林,也在中国“慕古”(祖先)崇拜方面不谋而合。张彦远论章王微、宗炳:“拟迹巢、由,放情林壑,与琴酒而俱适,纵烟霞而书独往。”[3]“宗炳、王微皆拟迹巢、由,放情林壑。……各有《画序》,意远迹高,不知画者难可与论。”[4]佛家主“空净”、寂灭,净心明性,“四大皆空”。禅宗追求清净、空灵、忘我、万象混化,将主观意识抽离于肉体,释放于大自然中,感悟人与自然统一。禅,是“静虑”,以静坐大彻大悟,所表现的是一种与这深沉静默、无限的自然浑然融化、相互融合的精神。其关注直接体验和瞬间顿悟,追求自然适意、平淡幽远,非理性、非语言和非逻辑的观照,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反对约束和限制,主张“心造万物”,强调心是物质世界的主宰,给艺术提供了创造的空间。在其影响下,山水画家追求自觉体验,专注于内心,表达自我,超越自我,力求简单随意,把画作为内心的直觉体验。在禅宗影响下,从宗炳、王维开始,文人士大夫以禅机入画,删繁就简,以简驭繁,还原朴素的黑白之色。性空、隐逸的思想成为士大夫的志趣,文人画家冷落了绚丽的色彩,将目光转向氤氲淡雅的水墨,体悟一切皆空的大道,其水墨山水画主要表现空寂的意境。
晚唐画家张璪善“破墨法”法,“以水破墨,以墨为色”暗藏着“禅意”,以此表现自然间客观物象和画者主观情绪的统一、人和自然的结合为一。五代荆浩喜欢“全景式”构图,气势磅礴,表现“天地山水之无限,宇宙造化之壮观”的局面。其作品《匡庐图》笼罩在一片雄伟刚劲与寂寞幽静交融之中,安静详和,营造了一个远离人间烟火的世界。关仝用笔简练,设色淡雅,流露其禅心。董源表现江南水乡,以水墨淡色描绘矮丘坡岸、平远山水,画面清淡幽雅,烟雨朦胧,透露出一种空灵的禅境。宋朝山水画强调“顿悟”,画家寄兴抒情,身心不受世俗纷扰,追求主观情趣,保持清净,提倡平淡清新,重视物象神似,强调抒写主观情感,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马远和夏圭山水画用少的线和笔触表现物的形状,如以水上的一叶孤舟,表现海的广阔、渺茫,充满平和与禅味。黄公望格调高逸,禅宗思想在他绘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山水画,构图简单明朗,画中多山水一色之景,笔墨极简,若淡若疏,多处留白,空阔渺远,勾起人无限联想,给人心旷神怡、宁静致远的玄妙之感。倪瓒参禅学道,通过简远萧疏、枯淡清逸的山水画以求“梵我合一”的道统精神。他抛弃名利,不近世事,信奉“一切皆空”,游荡江湖间达二十年之久,其画空寂枯索,无一点烟火气。明朝董其昌认为绘画要像佛教主张的那样做到“心空”“彻悟,强调笔墨虚实关系,用简洁的笔墨表现意境,突出“净”“静”境界。这种沉寂安静,体现了和谐、自然、超凡脱俗、一尘不染。清八大山人的山水画以意象为主,不拘形似,画面意气纵橫,荒寒萧索。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画面气魄宏伟,用笔奔放,刚劲泼辣,具有向外拓展、亢奋的激情,充满壮美的生命力。
如果说儒家偏重人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实现自我价值,那么佛教则偏重人内在精神生活中的心理满足,而道教则偏重于人在生命意义上的永恒与愉快。山水艺术根植于儒道释,也表达儒道释,儒道释成为山水画的艺术精神,山水画创作过程不能忽视儒道释的哲学底蕴。明代李日华说:“学画必先学书,方知用笔。其学书又须胸中先有古今。欲博古今作淹通之儒,非忠信笃敬、植立根本,则枝叶不附。”⑩
注释:
①②语出庄周《庄子·知北游》。
③语出邵雍《答人放言》。
④语出邵雍《乐乐吟》。
⑤⑥语出苏轼《宝绘堂记》。
⑦语出《道德经·第十九章》。
⑧语出《庄子·刻意》。
⑨语出《庄子·天道》。
⑩语出李日华《紫桃轩杂缀》。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59.
[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242.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54.
[4]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俞剑华,释.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30.
作者简介:
李富贵,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画、美术教育。
作者单位:
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渭南师范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