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丽
(甘肃省临夏州康乐县人民医院,甘肃 临夏 731500)
小儿疝气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是指人体部分组织分离于原来的部位,并通过人体缺损或者薄弱部位移动到另一个部位。男性小儿群体为患病高发人群[1]。发生疝气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会导致疝气进一步扩大,对患儿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现以腹腔镜手术治疗居多。新术式能够减少对患儿的伤害,但侵入性操作会对患儿的心理、生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要从患儿角度出发,实施全方位、整体性的综合护理,以促进患儿尽快恢复[2-3]。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3月收治的小儿疝气手术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患儿37例,女患儿3例,年龄8个月~12岁,平均年龄(8.5±2.7)岁;研究组男患儿38例,女患儿2例,年龄10个月~12岁,平均年龄(8.8±2.4)岁。两组患儿临床常规资料样本比对差异不显著(P>0.05),数据均衡性良好。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术前加强对患儿和家属疾病知识、手术知识宣教,并告知术前注意事项,核对患儿信息、手术名称、药物过敏史等,和家属取得良好的沟通合作。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加强术后训练。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术前护理干预。患儿入院后,详细了解患儿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疾病状况、既往手术史等,将病区设施、环境介绍给患儿和家属,将病室布置成童趣风格,如动画片人物、童话人物等,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时解答患儿和家属的疑问,消除患儿和家属恐惧、紧张的心理,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心态。(2)术中护理干预。患儿进入手术室后要核对各项信息,手术室的温度调节至24℃~26℃,湿度为40%~60%左右,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做好保暖工作。(3)术后护理干预。手术结束清洁皮肤,将患儿送回病房后,指导家属了解术后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对于疼痛严重的患儿要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要立即采取措施。做好病房消毒和灭菌工作,用移动消毒机对病房进行全面消毒,每天至少30 min,要用消毒水浸泡拖布对病室地面消毒。(4)出院指导。出院前要协助患儿和家属办理出院手续,并告知出院后7 d内不可洗澡,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及时换药和消毒,以免引起切口感染。告知患儿不能剧烈运动,饮食尽量保持清淡,做好保暖工作。
(1)观察临床指标变化,包括术后疼痛评分、离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4-5]。(2)评价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本科室自制的满意度评分,评价分级包含十分满意、较为满意及不满意三项。总分设置100分,分值界定范围90~100分为十分满意,70~90分为较满意,低于70分为不满意[6]。
研究组患儿的术后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变化情况
研究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 例(%)
疝气患儿年龄比较小,缺乏对手术的认知,而且充满了恐惧和担心,因此加强患儿和家属的心理指导和健康宣教非常重要。综合护理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也是医疗改革的新产物,主要是为了让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过程中能够从心理、生理、疾病治疗等方面接受良好的照顾和护理[7]。对研究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术前对患儿的基本信息、心理状况、病区环境等详细介绍,加强对患儿的心理干预,将疾病知识通过详细讲解手术知识,使患儿和家属对疝气有了基本认识,进一步消除了患儿的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手术过程中要保持患儿的舒适性,如适宜的温湿度,并做好保暖措施等,以防引起并发症。术后对患儿展开饮食、康复锻炼指导,尤其是手术切口的消毒和清洁。患儿术后7 d内切口不可沾水,并且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本研究结果表明,经综合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
对小儿疝气手术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其康复速度,缓解痛感,护理效果显著。